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分析针对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实施黄芪建中汤联合槟榔穴位贴敷治疗的有效性。随机将医院收治的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9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34例患者实施单纯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针对观察组35例患者实施黄芪建中汤联合槟榔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观察组胃炎患者治疗后的胃泌素水平、胃动素水平、生长抑素水平、中医症状评分、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参照组胃炎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针对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实施黄芪建中汤联合槟榔穴位贴敷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促使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的改善,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促进患者预后及康复。  相似文献   

2.
周信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亚芳  周语平 《甘肃科技》2007,23(3):207-207,24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当伴不典型增生时属癌前病变,治疗颇为棘手。周信有教授从事临床数十年,在治疗胃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治疗癌前病变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其临床疗效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3.
郭潇 《甘肃科技》2006,22(5):192-192,18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无明显节律性发作,甚或仅有消化不良表现为特点的慢性活动性胃部病变。男性稍多于女性,门诊就诊率约50%,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存在各地治疗不积极,药物使用不系统,患者配合欠佳等情况,致使治疗结果欠满意。我在门诊治疗过程中通过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辅以后续综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8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自1975年至2019年所有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采用Excel、SPSS20.0等软件分层聚类分析法,对穴位贴敷治疗胸痹的选穴及用药规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截至2019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共有141篇关于穴位贴敷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从中筛选出35个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的穴位, 97种用于穴位贴敷治疗的药物;通过统计分析各穴位与药物使用的频次及规律,找到7个核心穴位、10种主要药物;对其进行分层聚类分析,所有穴位被聚类成4类,多具有调理气机、活血通络的作用;所有药物被聚类成6类,多具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因此,穴位贴敷治疗胸痹,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作用的药物及穴位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盐烫熨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康复科治疗的81例寒湿痹阻型LDH患者的相关资料.4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了穴位贴敷疗法,40例加用了艾盐烫熨结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与仅使用穴位贴敷的患者相比,采用艾盐烫熨结合穴位贴敷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和直腿抬高角度的改善程度更大,且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盐烫熨结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LDH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主要从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现状及小儿腹泻的发病机理、治法方药、配伍、选穴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特点及优势,总结其临床应用成果,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也格 《科技信息》2013,(19):472-472,502
目的:观察自拟方加味补中益气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以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0例(治疗组),并与铝碳酸镁片合多潘立酮片口服的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有效。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能明显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8.
杨琼 《甘肃科技》2016,(5):104-105
探讨阿莫西林和兰索拉唑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P0.05);实验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22.86%)(P0.05)。采用阿莫西林联合兰索拉唑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临床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发病主要是胃黏膜固有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由感染幽门螺杆菌引起。临床经验显示,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欠佳,并不能彻底根治患者的病情,而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优势,能有效调节患者体内的气机,深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药着眼于病机病理和辨证施治等原则,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科学用药,抑制患者的胃黏膜继续萎缩,改善已萎缩的胃黏膜,阻断肠上皮化生。为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用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情况,本次对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清水县中医院骨科收治的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52例)给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n=52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JO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疼痛状况,有效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患,主要为胃粘膜上皮粘膜腺体发生病理性萎缩导致病变,通常还可伴有肠上皮的化生或异型增生。文章对36例来自张掖医专附属医院住院部,张掖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的患者进行了治疗与研究,结果表明,总体的有效率为9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湖北武汉及沿长江中游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发病的影响。方法 :立行气化湿法 ,制胃炎 1号方治疗 CAG378例。结果 :32 1例症状完全消失 ,占 85 %。其中 2 0 9例经纤维胃镜复查并活检 ,2 0 1例病灶修复 ,病理痊愈达 96 %。结论 :天热地湿是湖北地区居住的人群患 CAG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滞湿阻是其主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王丽梅 《甘肃科技》2016,(24):106-107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胃动素及胃蛋白酶原的影响。选取2013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叶酸治疗,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叶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动素(MOT)及胃蛋白酶原(PG)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OT、PGⅠ及PGⅡ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莫西林联合叶酸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改善MOT、PGⅠ及PGⅡ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秦永 《甘肃科技》2022,38(2):112-115
观察扶正祛痹汤对慢性胃炎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的临床效果.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观察组给予扶正祛痹汤.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内镜积分、病理积分、Hp转阴率、IL-6、IL-10、TNF-α、SF-36评分、临...  相似文献   

15.
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在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G-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显著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调节相关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刘志斌 《甘肃科技》2016,(6):116-118
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随机抽取嘉峪关市中医医院2012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区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区分,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果胶铋,兰索拉唑肠溶胶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复方维生素U(商品名维仙优,日本进口)、瑞巴派特、胶体果胶铋混悬液常规治疗,伴有胃粘膜糜烂的给予替普瑞酮,C14呼气试验阳性的给予清除HP治疗。腹胀和消化功能不良的患者交替给予莫沙必利和复方消化酶胶囊(商品名达吉,韩国进口)。4周后给予维酶素和六味地黄丸服用8周。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多种药物综合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中,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秀锋  陈一伟  白亮寅 《甘肃科技》2006,22(4):170-170,172
目的研究心理治疗与护理对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28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心理因素的测评,分析心理因素与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发作的关系,及时了解并减轻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妥当的心理治疗与护理。结果128例患者通过心理治疗与护理后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降低了复发率。结论:心理治疗与护理对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康复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少数患者伴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有癌变可能。笔者近五年经治的37例CAG中,从中医络病辨治,以张锡纯活络效灵丹加减为基本方,并据辨证施治原则,将其分为五型,疗效尚为满意,兹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患者性别:男性28例,女性9例;年龄:23~30岁6例,31~50岁19例,50~  相似文献   

19.
探讨祖国医学耳穴贴敷按摩和耳穴贴敷结合散瞳等传统疗法治疗假性近视以及单纯散瞳治疗假性近视的疗效差异。方法:耳穴贴敷按摩结合传统散瞳治疗假性近视与单纯散瞳等传统方法治疗假性近视各取36例观察疗效比较结果:耳穴贴敷按摩结合传统散瞳疗效优于单纯散瞳传统方法和单纯穴位贴敷治疗假性近视的疗效。结论:耳穴贴敷按摩结合传统散瞳治疗假性近视的疗效明显较单纯散瞳和单纯耳部帖敷疗法的疗效优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传统穴+神阙、命门穴三伏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方案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咳喘三伏贴药饼贴敷在肺俞、定喘、风门、百劳、膏肓、天突、膻中穴;运脾开胃降气贴药饼贴敷在神阙、命门穴上。于初伏开始,每5日贴敷1次,贴满三伏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6个月后统计疗效;对照组胸背穴位贴敷同治疗组,神阙、命门穴未贴敷。于初伏开始,每10日贴敷1次,贴满三伏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6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控制显效率为72.5%,对照组控制显效率为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75.0%,对照组痊愈显效率为4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传统穴+神阙、命门穴三伏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肯定,优于传统三伏贴,可以起到防治小儿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