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碳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     
《实验室科学》2009,(6):67-67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3.
杨仁帆 《科技信息》2009,(2):267-267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所以,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物种,保持生物多样性,使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业生物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高技术领域之一。特别是随着国际性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农业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内外对工业生物技术,尤其是生物能源技术研究都给予了重点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建设》2014,(8):34-35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迈向智慧城市的今天,能源技术也因科技的发展而散发出智慧的光产。2012年以来,浙江省开启了能源监测的智慧之门。目前,“浙江省智慧能源监测中心”线运行,“优能利”、“ZIEMC一体式采集设备”等一批智慧能源监测研发成果已被省内各大企业广泛应用,已完成2441家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直报数据和100家企业实时能耗数据的接入,并逐步向河南、广东、江苏等省份推广。  相似文献   

6.
王冰 《当代地方科技》2011,(24):105-105
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生物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越来越受到追捧。河南省是中国最早开发生物能源技术的省份之一,在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方面具有政策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河南省应抓住难得的机遇,加快生物能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迈向智慧城市的今天,能源技术也因科技的发展而散发出智慧的光芒。2012年以来,浙江省开启了能源监测的智慧之门。目前“,浙江省智慧能源监测中心”上线运行“,优能利”“、ZIEMC一体式采集设备”等一批智慧能源监测研发成果已被省内各大企业广泛应用,已完成2441家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直报数据和100家企业实时能耗数据的接入,并逐步向河南、广东、江苏等省份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  相似文献   

9.
王玫 《科技信息》2009,(10):21-21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特征的归纳与发展前景的分析,提出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1能源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也带来了环境和生态问题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能源技术发展和能源使用方式变革。从钻木取火到光伏发电,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能源技术不断进步、人类使用能源方式不断改变的历史。自工业革命以来的近300年来,人类摆脱了主要使用生物质能源的漫长历史,开始进入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的时代。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2.
现行哲学教材中关于“发展”的解释是不全面的,有些提法存在偏差。“发展”的主体应只限定在生物有机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的范围中,其最根本的主体是人。“发展”是一个既包括质变,也包括量变的过程。“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进步,其根本特征是前进上升性  相似文献   

13.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长期重大瓶颈.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向自然界索取和利用能源的历史.从18世纪的蒸汽机工业文明,到19世纪的内燃机动力与工业电气化,再到20世纪中下叶的火电、核电大型化,继后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绿色风潮,每一次能源技术的变革都驱动人类文明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意味着重大的社会革命.迄今为止,全球一次能源供给的主体依然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人类利用一次能源的主体方式依然是“一把火烧”的以燃烧放热为主的热能动力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牛活、社会生产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并且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生物教育如果只重视生物学理沦知识的传授,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  相似文献   

15.
生物工程是所谓“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一个国家的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将标致着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因为能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三项尖端技术,是当代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三个方面,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面临着这次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它使我们有机会迎头赶上,即越过资本主义社会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而直接进入信息社会,反之如果我们搞不好,即会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得更远。  相似文献   

16.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阶段生态园建设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发挥生态园功能,保护和发展生态物多样性。促进环境、社会、人 类曲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野生植物保护与管理学科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野生植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部分,蕴藏着难以估量的生态、经济、文化和科学价值,对于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和发展社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世界现存的高等植物近30万种,绝大多数处于野生状态,为人类利用的仅占1% ~ 2%[1],尚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现有的栽培植物已无法满足人们生活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是不断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同时,野生植物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的"创造者",是人类和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粮食、能源等危机无不与之密切相关.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国民经济及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类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崇尚绿色自然的保健和医疗已经成为当今的时尚。人类医学的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中医学正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需求的最为有效的传统医学之一,因此中医药学已经被当今社会所认识,并逐步成为国际医药学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地质环境和地质资源问题,如何维护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合理地利用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地球环境与生物演化之间是一个动态过程,各类地质事件及生物化石富含地球过去变化的信息.因此,研究地球历史时期的生物地质作用和环境变迁对人类预测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愈来愈显得重要和迫切。中学生物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环保教育是每一个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1培养环保意识,树立正确观念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依靠环境供给物质和能量而生活。生物的生活不但受到光。大气、水、温度及其他生物等环境因素和人的限制;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影响、改变环境,也影响人类的生存。通过对“蚯蚓与土壤”、“蛇与庄稼”等实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及其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