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方言中,疑问句常采用“有没有”的提问方式,这一提问方式与现代汉语疑问句中的是非问“V没V”在形式上看起来十分相似,因此,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受云南方言语法的影响,回答问题时常出现“有V(过)”的不规范现象。本文通过对云南方言语法的调查,对“有V(过)”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古典诗,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芒。这里所谈的,主要是近体诗、古体诗和词。因现在与入声调有矛盾的为这几种。《诗经》、《楚辞》不论平仄,《元曲》中入声已消失。虽然“五·四”以来产生了另一种体式——新诗,但古典诗的魅力并没有下降,人们对它仍然非常喜爱,特别是近体诗、古体诗和词。近年来,人们的这种爱  相似文献   

3.
应读者要求,我们增辟《国际问题学习与研究》这一栏。不少对国际问题有兴趣的读者来信问: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如此众多的国际问题中、“从何处开始学习和研究呢”?“入门需要些什么条件”?“该读些什么书和积累哪些资料”?“怎样去观察和分析”?有的读者还问,“怎样才能持之以恒和进行深入的探索”?等等。就这些问题交流心得和经验,无论对“新手”或“里手”,都会有相互启发和借鉴作用的。所以,我们特约请一些老前辈和目前正在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工作者、作者,分别撰文,介绍他们各自的体会和心得,不定期地在本栏刊登,供有志于此的读者参考,并欢迎广大读者投稿。我们要申明的一点是,这些各抒己见的文章,将会各有不同的侧重面和不同的观感,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和体会,从而表现为共同的经验。我们相信,读者将会依据自己的情况和认识来加以判断和取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打破城乡隔绝体制、消除城乡居民身分性壁垒的呼声与实行“新式保甲制”、制止“无计划”直流的呼声同时响起,连同“小城镇主义”在内,形成了不甚协调的交响曲。城乡壁垒向何处去?这首先应当问它由何处来。限于篇幅,本文从春秋战国时期说起。到了商鞅变法后,小农经济确立  相似文献   

5.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昌谷”在何处?据杨其群先生考证:“在今河南省宜阳县三乡所辖范围内,包括昌谷一带地方。”具体地说:“昌谷,应指连昌河谷地;但是习惯所称的昌谷,包括河谷地带的昌谷和昌谷口外大片地段的整个连片地带。昌谷是一个风景优美、适于农耕,地处古代交通要道、古代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地方。”(《李贺研究论集》)“昌谷北园”又在何处?据杨其群先  相似文献   

6.
所谓重字,是指一首诗中重复出现的语词,也叫“复辞”。这在古体诗中是很常见的,如韩愈《短灯檠歌》:“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宜光。……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诗中的“长檠”、“短檠”均重复出现。但是在近体诗中情况则不然,这是因为近体诗字数、句数都有着严格  相似文献   

7.
《社戏》作为《呐喊》的最后一篇,与一个多月后所作的《自序》相合在何处?重读借镜日本文章与五四戏剧改良的《社戏》,叙述者在对中国戏的文化建构中,呈现出和《自序》在“寂寞”的“梦”的“幻化”与“经验”的“反省”之间态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朱子语类》是朱熹门人记录朱熹讲学语录汇编。疑问句是其中很有特色的言语形式,按使用者身份分为弟子使用的疑问句(作为学生身份)和朱熹使用的疑问句(作为师长身份);本文主要从"单纯式问句"和"复合式问句""两方面进行讨论弟子使用的疑问句中询问句使用的形式特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南宋时,朱熹弟子的勤奋好学与积极动脑的学习风范,同时也可以窥见作为"引路底人"的朱熹的教学理论具体实践例证。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一个七彩的世界,有清晰、明亮的阳光;也有朦胧、模糊的云月。而模糊语言正是这种朦胧、模糊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美。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运用模糊语言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所谓模糊,《辞海》上解释为“不清楚,不分明”,分别引用崔珏《道林寺》诗:“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和汪元量《扬州》诗“重到扬州十馀载,画桥雨过月模糊”为证。由此可见古代就有对模糊的认识,正由于这些认识,诗作者也特别注重在自己作品  相似文献   

10.
二、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律诗、格律诗。它包括律诗与绝句两大类,如下表:近体诗滥觞于六朝永明体,成熟于初唐沈佺期、宋之问。何谓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萧赜年号(483—493),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称永明体。其特征是写诗(指五言诗)注重声律。沈约等人提出“四声(平上去人)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傍纽,正纽)”的要求,写诗要“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  相似文献   

11.
《战国策》又称《国策》,西汉刘向编著。本文对其中的疑问句进行考察和研究。据我们统计《战国策》中共有疑问句899句,它们类型复杂多样,在这里我们把疑问句分为两大类,即由疑问句构成的疑问句628句和由疑问结构构成的疑问句268句。本文试对其中疑问句的各种类型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与同时期的文化典籍进行比较研究,以梳理出该书疑问句在结构和使用上的特点,借以管窥战国时期疑问句的某些特色和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对《聊斋俚曲》中的选择疑问句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并结合《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材料着力探讨了该疑问句在近代山东方言中的发展,力求得出其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无形式标志的选择疑问句的发展趋势是由多到少;2.《聊斋俚曲》的歌谣文体以及处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转型期,使其有别于“近代汉语选择问句以不用句末语气词为常”的观点:3.单用的连接词在逐渐减少,连用的连接词同时在逐步增加,并且集中到由“是”字构成的词语的身上。  相似文献   

13.
弄清李自成从何处进入通山,这不仅是为了结300多年来历史上的疑案,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正确评价一位农民英雄应有的品质。 李自成“自豫奔楚”到殉难通山,历史上曾有两种走向之说。一种认为“自成南下,由金牛、保安、走延(咸)宁、蒲圻,过通城,窜死九宫山”(见《绥寇纪略》、《劫灰录》、《甲申朝事小纪》、《武昌县志》);另一种则认为自成东进,由“兴国外游屯至江西”,从武宁进入通山县境(见《荒书》、《圣武记》、《纪灭闯献二贼事》、《武宁县志》、《太平山志》等)。  相似文献   

14.
对于《木兰诗》中“送儿还故乡”的“儿”字,有三种注解:一为“木兰自称”(见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一为“女子自称之词”(见余冠英《乐府诗选》);一为“青年男女自称”(见《辞源》七四年版)。我们阅读时应照哪一种理解呢?我以为照第三种说法较妥。如果理解为“木兰自称”,很容易使人按常用义理解而产生疑问,因为木兰是以臣子身  相似文献   

15.
“有甲、乙两个生产队,位于A地和B地(如图1),A和B距输电线路分别为1公里和1.5公里,两队合用一个变压器P,问设在何处最省电线?”这类问题本身有着明显的实用价值。不少微积分书籍也都选有此类习题(上例见吉林大学数学系新编的《数学分析》上册,1978年6月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又如《柯氏微积分学》上卷,中华书局1950年版)。可惜解法不当,往往是去求使AP+BP为最小的P点位置,从而得变压器P距A在直线上的垂足为1.2公里。此时共需输电线4×3.905公里  相似文献   

16.
《襄阳乐》:“江陵三千三,西塞陌中央。但问相随否?何计道里长。”此诗首句,即《懊侬歌》中一首“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二句之紧缩。  相似文献   

17.
俞红 《今日科技》2005,(1):44-45
儒家的教育思想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求疑”的能力。所谓“学问”就是“学以聚之,问以辨之。”这里的“问”就是指“由疑而问”。《中庸》对于学习过程总结了5个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更是明确指出在广泛学习知识的时候,必须仔细地、认真地由疑而问(审问之);有了疑问才能积极慎重地进行思考(慎思之)。也就是说广博地学习知识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先简述语气词“来”的历史来源,再统计分析描写了《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语气词“来”的使用情况,“来”的语气意义是提示听话人注意并使语言舒缓。它主要出现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句末或在句中、分句的停顿处。“来”至《儿女英雄传》时期,使用已经非常少。认为语气词“来”产生于近代汉语,明清时期逐渐趋于衰微并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19.
林柏彝《射鹰楼诗话》谓:“昆山顾先生亭林古近体诗,沈着雄厚,深得杜骨,其诗可为前明诗家之后劲、本朝诗家之开山。余最喜其《海上》七律四诗,云……。四诗无限悲浑,故独超千古,直接老杜。”顾炎武不仅在《赠邬处士继思》中说:“年年寻杜甫,一过浣花溪”,  相似文献   

20.
林吕彝《射鹰楼诗话》谓:“昆山顾先生亭林古近体诗,沈着雄厚,深得杜骨.其诗可为前明诗家之后劲、本朝诗家之开山。余最喜其《海上》七律四诗.云……。四诗无限悲浑,故独超千古.直接老杜.”顾炎武不仅在《赠邬处士继思》中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