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蛮祐在天宝战争后归降南诏,曾任崇文馆大学士,仕至清平官,是南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崇文馆为南诏最早设立的学校,以教授王室成员和贵族大臣子弟为主。在南诏学校教育机构的创建过程中,杨蛮祐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剑川石窟在内容上分为南诏国王造像与佛教造像两类;结构上既有巨像深窟,也有浅刻浮雕、线雕;工艺上有精雕细制,也有粗制滥造;雕刻时间有南诏时期,也有大理时期;有的有题记,有的无题记。剑川石窟主体应完成于南诏中后期,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大理国时期。石窟的精华部分为南诏王室所造,其余为大理王室及南诏、大理时期的善男信女个人捐造。石窟中有南诏王形象的三窟是南诏王族乌蛮民族祖先崇拜的遗迹,而非本主。南诏王室所造的石窟精华部分应为技艺成熟的四川工匠所为,而非本地的白族工匠。  相似文献   

3.
研究南诏王室蒙氏的自称和他称,对解决南诏史上一些悬而未决之学术问题,对深化云南各民族历史文化之研究,对加强我国各民族关系史之研究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有关南诏的文献典籍,对南诏王室蒙氏的自称、他称的记载,进行系统整理和初步研究,愿能为认识历史民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佛教传入南诏社会初期的状况分析入手,阐释了佛教在洱海地区的传播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图说明南诏王室在中后期经历了宗教信仰转变的过程。佛教在南诏的广泛传播则是这一转变过程的结果,南诏王室崇信佛教的根本原因是维护阶级统治利益的根本需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南诏大理国史料传世不多,对于治史者而言,文献无所征是相当棘手问题。幸而南诏大理国建寺造像甚多,图像写史的内客相当丰富,其中2部宗教绘画手卷流传至今,一是《南诏图传》,二是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前者描摹诸佛、菩萨、梵天和国主法相,是以静态图像为中心的对称式组合;后者则更侧重于叙述故事——以连贯情节与动态场景来铺叙观音七化与南诏开国的历史,也就是东南亚南天密教观音佛王信仰传入南诏,并逐渐为王室所信奉的过程。2部画卷曾引起了海峡两岸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深入探索南诏大理国民族宗教文化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诏名号来源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诏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王室冠有姓氏,并且为了保障王位的正常承袭,改变了自己本民族传统的全体成员的父子连名制,在王室中只允许拥有王位继承权的长子连父名,而其他没有王位继承权的诸子则不连父名,父子连名成为了王位继承权的一部分。南诏的王位继承,开始时依然保持乌蛮民族的传统——幼子承业制,后来借鉴和吸收中原王朝成熟政治制度中的精髓,演变为长子继承制;并做为长子继承制的补充,除父子相袭外,有祖孙相传及兄终弟及的情况。南诏的称号也经历了自己称王(诏)到由唐王朝正式册封为王.以及吐蕃相约称帝、自己暗中称帝到公开称帝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有宗教便有宗教教育,研究宗教教育是全面认识传承民族文化的民族教育的关键。南诏后期废道立佛,大理国以佛治国一脉相承,"释儒"阶层的出现,标志着南诏大理国制度化教育的形成。其教育形式是以寺院为学校、僧侣为教师、佛儒经典为课本。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君权佛授来巩固王权、教化百姓、统一思想。佛教教育是形成大理白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因素,同时对大理白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5(12):I0002-I0008
笔髯翅舀拼粤社会料学.领导论坛01王奴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加快发展04洪晋久谈校园文化.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06尤中先秦时期以白族为主体建立的滇国12寸云激远古踪迹巧赵向军南诏王室崇信佛教的始因分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19釜全亮产几权、交易费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23李匆永,杨添宫可持续发展中的产权失灵及政府失效问题浅析26拓刚,何玉札云南省民族村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策分析—以洱源县玉湖镇永和村为例29磨燕“壁之瑕”—浅谈云南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语言文学研究34李丹丹女作家文本中的性别意识38段学勒加强英语写作教学意识…  相似文献   

9.
南诏是以乌蛮和白蛮为主体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存在二百五十三年,大致与中原王朝唐帝国相始终.自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细奴逻建大蒙政权,至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舜化贞被贵族郑买嗣所灭,共传十三王,其中有十三王受唐册封,基本保持与唐的巨属关系,即便在不得已叛唐附吐蕃的时候,仍一再表示归唐的心愿.可以说,南诏王室的统治者们,对中央王朝归顺化服的思想是一贯的.这一思想对于维护祖国版图的完整,对于西南地区的稳定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诏德化碑》作为研究南诏政治军事、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的第一手文献资料,极具史料价值;作为文学作品,其结构严密、委婉曲折,骈散相间、文辞典雅,堪称碑体散文之精品。在强调民族文化主动"走出去"、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今天,针对民族典籍英译的意义、主体及策略问题,理论探讨层出不穷。《南诏德化碑》碑文英译,则从具体实践层面出发,以"异化"翻译观为导向,从"译者的隐形"走向"译者的现身"。为便于海内外研究者参阅,兹将碑文英译全文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英格兰王室法具有宪政属性.从王权与王室法之关系,发现王室司法权力与君权的合法化有关;王室立法依据习惯法而提升了法治意义;王室立法目的是强化君主集权,而法制刨设原则又与传统法泊和自由精神相契合.以君权为中心的王室政府体制反映了中世纪宪政的特征是权力分立、王权有限和法治原则,是现代宪政的溯源,其经验有助于加深认识宪政原理.  相似文献   

12.
[唐]樊绰《云南志》载,南诏“改元即用建寅之月”.《新唐书·南诏传》亦载:“俗以寅为正,四时大抵与中国小差。”赵吕甫按:南诏以寅为正,即以寅月为正月。以云南诸族历法考之,南诏实与白族所奉行之“佛历”  相似文献   

13.
"和亲"政策是古代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实施羁縻的重要内容。唐朝建立后在处理复杂的特定民族关系时广泛运用"和亲"的安边政策,但对地处南方的南诏政权仅"和过一次亲"而且最终以失败告终。分析和亲政策失败的原因,并对和亲政策予以评价,以丰富学界对唐朝与南诏关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南诏德化碑》是研究南诏时期民族关系的重要唐碑,碑文内容反映出南诏民族期望统一于中华大家庭的"民族融合"思想,通过探究这一思想的缘由、对后世的影响及意义,提出应继续加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鼓励和扩大各民族的交融,以推动民族地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文化发展呈现出开放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的历史特征。与其文化发展历史特征相适应的是,白族教育存在着共生互补的教育机制,具体表现为:"儒、释、道、‘土’"兼具的多元教育内容;"释儒"结合的交融教育形式;制度教育与习俗教育并存的教育形态。而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大理白族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教育应然选择,这正是大理白族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机制关系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腾冲"以及"柘俞"城是南诏对腾冲城的建置和命名,它表达了南诏统治者对腾冲历史、文化、地理的认识和希望.本文主要从语言学、历史学等方面分析研究并阐述了"腾冲"以及腾冲古代地名"柘俞"的语义内涵.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南诏晚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揭示唐与南诏在矛盾纠葛中走向灭亡的历史原因。表面看,是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穷兵黩武使南诏与大唐相继而亡,但其更深刻的历史原因,却是传统的儒家体制文化危机的周期性暴发。  相似文献   

18.
南诏学校教育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诏时期的文化教育政策与唐朝基本一致,学校教育已经初具规模,既有庙学,也有国子学性质的“文学”,还有私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接近内地的水平。南诏的文化教育中心有羊苴咩、善阐和永昌等。  相似文献   

19.
阿桂婷  白文婷  尹金萍  孙旭静 《科技信息》2010,(30):I0272-I0272
军事是南诏国重要的支撑,是南诏与唐朝、吐蕃政治博弈的资本,军事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得南诏国的国民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云南彝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台阶。彝族传统体育是历史发展进程中为适应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在社会发展中所创造的智慧的结晶。本论文通过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等方法,对南诏时期军事训练与彝族传统体育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系统的深入分析研究,以期探索云南彝族传统体育与南诏军事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蛮书》是研究南诏历史的一本地方志。在该书中,樊绰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参照历代史书详细地反映出了当时南诏政权各方面的情况,为后代史家研究南诏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通过对《蛮书》的作者及其版本、主要内容,并对其史料价值做出考证和分析,来说明《蛮书》是迄今研究南诏前期社会情况最重要的地方风土志史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