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指出,我国轿车工业形势严峻及其原因。为迎接WTO,要从实际出发,不同汽车类别,采取不同对策:要大力改进农用车;大力开发微型车这个现实存在的、潜在的广大市场;抓紧新型电动汽车的开发;增强国有巨型汽车企业中低档轿车的自主开发能力,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放宽政策引进外资,发展中高档及高档轿车。使占汽车产量的绝大多数、适合广大城乡人民需要的汽车生产,掌握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手里。  相似文献   

2.
合肥市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市场锤炼,合肥市汽车工业已初步形成了轻型汽车、客车底盘、商务车、豪华大客车、微型车、轿车等较为完备的汽车生产体系,产品品种、规格比较齐全,研发、生产基本配套,汽车工业总体优势日益明显.目前,合肥汽车工业仅次于上海、长春、北京、重庆等国内汽车业的一线城市,在全国汽车产业格局中拥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是由安徽省及芜湖市5个投资公司共同出资兴建的国有股份制企业.目前主要产品有风云、旗云、QQ、东方之子、瑞虎等5种车型,已经形成年产35万辆整车和40万台发动机、30万套变速箱的生产能力.2005年,奇瑞销售18.5万辆,比上年增长118%,在全国轿车市场占有率达6.5%,是增长最快的轿车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4.
今年,降价再次成为汽车界的热点。随着几款轿车的先后降价,人们持币待购的心态已经动摇。英格尔、悦达等几款轿车下调了售价,大家不约而同地揣着钱包奔向了汽车市场。据市场反馈,英格尔、悦达轿车在降价后都增加了销量,引起新一轮购车热,可见轿车降价除了使广大消费者受益,也能使车商赢得先机。北京市的北方、亚运村等几大汽车交易市场的销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北京北方汽车交易市场的汽车销售较降价前提高了20%至30%。  相似文献   

5.
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9086万辆(包括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28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9.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万辆,增长25.3%。民用轿车保有量4029万辆,增长28.4%,其中私人轿车3443万辆,增长32.2%。  相似文献   

6.
在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之后,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向海外市场发力.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显示,早在2005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就首超进口.据悉,到2020年,吉利汽车的产销量将达到200万,其中120万辆出口海外,并以轿车为主.  相似文献   

7.
“奇瑞,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这是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对奇瑞的评语。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目前主要产品有风云、旗云、QQ、东方之子、瑞虎等5种车型,形成年产35万辆整车和40万台发动机、30万套变速箱的生产能力。2005年,奇瑞销售汽车18.5万辆,比上年增长118%,是增长最快的轿车企业,在全国十大汽车厂商产销排行榜上排名第七,创造了中国轿车发展史上的奇迹。奇瑞由此成为20年来“以市场换技术”式“中国战略”的一个“异数”,颠覆了一个时代关于中国人不能自主造车的神话或谎言。立足研发,实现自主发展奇瑞深知,企业要获得核心竞争…  相似文献   

8.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是东风汽车公司、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等股东合资兴建的轿车生产经营企业,总部位于中国湖北武汉,成立于1992年5月,设计建设规模为年产30万辆轿车和40万台发动机,一次规划,分两期建设,2000年11月,年产15万辆整车和20万台发动机生产能力的神龙项目一期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9.
民族轿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决定一个地区产业竞争力的要素主要有4个,即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熟练的工人和基础设施建设),本地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相关产业的支持,企业的组织、管理条件和同业竞争程度.在这4个方面,我国与日本、美国、德国等传统的汽车生产大国相差甚远.他们拥有熟练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完善的基础设施.他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数万美元,而中国同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到1000美元,高收入使得其轿车用户成为最挑剔的消费者,促进了轿车的不断创新和轿车质量的不断提高.他们已经形成了完整、高效且富有竞争力的全球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体系,而世界汽车巨头的同台竞技又促进了竞争和不断的创新,创新又提高了效率.这些优势都是我国民族轿车业所无法比拟的.研究表明,中国民族轿车行业面临的问题和难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该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发展也取得了一定进步。在此期间,芜湖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己初步形成了以轿车生产企业为龙头,轻型车、微型车、专用车生产企业为侧翼,零部件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整个产业链企业的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据有关部门分析认为 ,我国汽车专用金属材料需求近年将逐渐增加 ,市场前景看好。据预测 ,今年我国整车金属材料的需求量约为 686万吨 ,如将社会汽车维修配件用材 (含铸铁和有色金属 )、汽车相关工业用材及非工艺损耗 (按 5%~ 7% )计算在内 ,我国各类汽车所需钢材约为 886万吨。其中 ,整车用 540万吨 ,配套及配件用 88万吨左右 ,所需铸钢、铸铁2 0 0多万吨 ,有色金属 56万吨。在钢材的规格、品种方面 ,需求量最大的是薄板 ,总量约为 370万吨 ,其次为优质型材约 2 4 0万吨 ,中板约 164万吨。目前 ,我国轿车工业所需板材、优质钢铁的规模品种…  相似文献   

12.
工信     
苗圩争取新能源汽车电池能做到与整车同寿命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基本处于前列,国外有的标准,我国基本都有。
  针对新政陆续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首先是消费者得实惠。苗圩表示,“以目前市场上常见的20万元左右的纯电动轿车为例,从购买环节来看,电动汽车可享受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免征车购税政策出台后,1万多元的车购税又免了,而且纯电动轿车没有消费税,消费者以10万元左右就能买辆电动轿车,这已经接近了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汽车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2002年起,我国汽车市场呈“井喷”式发展,轿车逐渐进入了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然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众多汽车消费者仍然在持币观望,导致轿车市场自2004年下半年起进入低谷.但从2006年初开始,轿车市场又出现强势复苏.本文从目前我国汽车的消费环境入手,对私人购车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作概要的分析,并提出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4.
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十分看好中国市场,近日,沃尔沃轿车东亚总代理,香港太古企业公司林建和先生专程到深圳考察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5.
汽车维修行业潜力巨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十一世纪,我国汽车工业已进入加速增长阶段,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比“九五”末净增363万辆,2005年年产量更是突破570万辆汽车,其中轿车为277万辆。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的主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据悉,近年来我国汽车空调生产发展很快.目前,全国专业和兼业生产汽车空调的企业已有100多家,年生产能力约10万套.据预测,到1995年,国产汽车安装空调所占比例大体是:大客车5—10%,旅行客车10—30%,轿车6%左右,年需求量约10万套左右.而届时,全国将形成20—25万套汽车空调的年生产能力,大于年需求量的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汽车工业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为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由于复关问题终将解决,又使中国轿车工业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国政府和汽车工业部门应当抓住机遇,采取异乎寻常的举措,组建起大型轿车工业集团,加大合资与技术引起的力度,既大力发展中高档轿车,又不失时机地开拓家庭用车市场,并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网络,使轿车工业在今后的10~15年内真正成为让我国跻身于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之列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汽车工业应有一个持续的大发展Ⅰ.我国汽车工业1980年年产量为22万辆,到1985年增为43万辆,六年翻了一番,应该说是大发展了。但长期来汽车仍供不应求。可从下列事实来看: 1.汽车大量进口 30年来全国进口汽车100万辆,相当于国产车累计310万辆的三分之一;198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320万辆中进口车为90万辆,占28%。进口汽车共花人民币260亿元,相当于30多年来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9.
 目前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特别是对轿车工业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加入WTO后 ,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虽然在市场上表现为产品的性能价格比 ,但本质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一、我国轿车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遇到的问题及进入WTO的影响1.在技术创新方面遇到的问题我国的轿车基本上是10家中外合资或技术合作企业生产的。合资企业已有15年的历史 ,但没有一家开发出自己的轿车产品 ,也没有培育出自己的开发能力。显然 ,我国轿车合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遇到严重的问题。对此需要进行认真考察和分析 ,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轿车进入家庭时代的迫近,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将有更加广阔的市场.但随着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总量的扩大,时间的推移,存在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因此,有必要在加强个人汽车消费贷款营销的同时,客观地分析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存在的风险,做到早防范、早化解、进一步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