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西南地区当归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西南地区12种当归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 (如气孔器类型、表皮细胞与气孔形状、气孔纹饰及细胞角质膜特征等) 进行了观察,测量并统计气孔长度和气孔指数. 研究结果表明当归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分布情况、气孔类型和细胞角质膜特征等是本属植物较为稳定的演化特征,可以作为物种分类与鉴别的依据. 最后根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列出了12种当归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
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102种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气孔器下生),据大小可分为正常气孔器和大气孔器,气孔器类型以双环列型为主,其次为环列型、三环列型和辐射型,下表皮具有退化大气孔器、簇状木质化细胞和瘿状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叶表皮细胞的大小、形状、垂周壁形态和表面纹饰以及表皮毛的有无和长度.冬青属叶表皮特征的共同点表明冬青属是一自然类群,而其不同点说明叶表皮的某些特征可以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因此,冬青属的叶表皮特征具有分类学意义,能为该属现生植物的系统分类、化石植物鉴定和系统演化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福建柃属植物(山茶科)叶表皮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研究福建山茶科柃属18种1变型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有关特征.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气孔为圆形或椭圆形,仅分布在下表皮,且多为无规则型,也有不等细胞型;叶表皮细胞形状有不规则形、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较平直、浅波状、波状或深波状.在光镜下柃属植物在气孔大小、密度方面有明显不同,在表皮细胞形态、垂周壁样式和表皮毛等特征上差异较大,可作为种间区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 艹焊 菜属叶表皮 ,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气孔类型多为不等型 ,少数为无规则型 ;上下表皮都有气孔随机分布 ,下表皮细胞壁比上表皮细胞壁弯曲程度大 ,上下表皮角质层具条纹状纹饰 ;气孔指数可作为种的分类依据 .艹焊 菜属与近缘属叶表皮特征比较发现 ,豆瓣菜属的气孔类型为较进化的四细胞型 ,碎米荠属在叶表皮特征方面与 艹焊 菜属相近 .  相似文献   

5.
蔷薇亚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蔷薇亚科8属17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蔷薇亚科植物可划分为3种气孔器类型,即无规则型、放射状细胞型和无规则四细胞型;叶表皮的气孔器一般分布在下表皮,而在菊叶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中发现其上表皮也存在气孔器;气孔器类型和气孔指数的特点表明,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亚科一些属种之间的演化关系.综合叶表皮、气孔器类型和气孔器指数等特征,认为具无规则气孔器的鸡麻(Rhodotypos)、重瓣棣棠(Kerria japonica)和山楂叶悬钩子(Rubus crataegifolius)等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而具放射状细胞型气孔器的地榆属于较为进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6.
邓晰朝  王任翔 《广西科学》2010,17(2):164-167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广西产9种铁角蕨属(Asplenium L.)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9种铁角蕨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多为不规则型,垂周壁为浅波状、波状或深波状;叶上下表皮均无毛,气孔器全部分布在下表面;它们的气孔器类型有7种,为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聚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无规则四细胞型、不定细胞型和横列型。铁角蕨属植物不同种间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对种的划分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云南莲座蕨科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光镜下对云南境内12种莲座蕨科植物的叶表皮细胞进行观察研究,发现:①气孔类型可作为莲座蕨属和原始莲座蕨属分类依据;②气孔密度可作为分种依据.叶表皮细胞结构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及系统学意义,其中莲座蕨科12种植物的气孔器密度、11种植物叶表皮细胞结构解剖照片均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3科5属10种蕨类植物的叶表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1)它们的叶表皮细胞大多为不规则型,表皮细胞垂周壁均呈深波状;(2)气孔为下生型,多呈椭圆形;共观察到9种气孔器类型(不等细胞型、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无规则四细胞型、放射状细胞型、聚合极细胞型、横列型、带状细胞型和围绕细胞型),每种植物具有2~6种不同类型的气孔器;(3)根据叶表皮特征,支持姬蕨科与碗蕨科合并,而凤尾蕨科与铁线蕨科单独成科.研究结果为姬蕨科、凤尾蕨科和铁线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8种柏科植物叶表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柏科植物叶的微形态学特征和差异,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8种柏科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本实验所取8种柏科植物叶的气孔器均为椭圆形,副卫细胞5~7个,气孔器主要分布在叶的近轴面上,在刺形叶的远轴面上无气孔;8种柏科植物的叶表皮细胞上一般覆盖着较厚的角质层和蜡质层,不同种柏科植物的叶表皮具有不同的角质和蜡质纹饰;同种柏科植物同型叶的新叶和成熟叶、绿色叶和白色叶的微特征间也有区别,成熟叶的表皮细胞上角质和蜡质较新叶多;日本花柏白色鳞形叶的气孔分布和蜡质纹饰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种柏科植物叶的微特征有较大的差别,可以为柏科植物的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球子草属4种7居群的叶表皮形态进行观察发现,4种球子草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均为长方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气孔器类型均为无规则型,气孔带不明显。球子草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具有重要生态学和分类学意义,也为系统学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长序狼尾草幼苗形态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海民  张伦 《贵州科学》1995,13(4):28-30
本文对长序狼尾草幼苗的根、叶片、叶鞘和胚芽鞘等部分进行了详尽地观察和描述。  相似文献   

12.
肾蕨叶表皮结构和气孔器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对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 (L.)Trimen)叶表皮结构和气孔器发育进行了观察.肾蕨成熟叶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含有叶绿体.气孔器仅存在于下表皮,每个气孔器有2个保卫细胞,但副卫细胞3~6个不等.仅有2个副卫细胞和保卫细胞同源.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都含有叶绿体.气孔器的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主要时期:1)保卫细胞母细胞形成期;2)气孔器幼期;3)气孔器成熟期.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覆盖在表皮基本细胞和气孔器细胞外壁的角质膜呈波纹状.  相似文献   

13.
安徽蓼属植物叶表皮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安徽蓼属35种3变种植物的叶下表皮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进行了观察。该属气孔器类型比较多样,以平列型为主,不等细胞型、短平列型、非典型不等细胞型也有,无规则型极少。气孔外拱盖在本属多为单层,极少双层;保卫细胞极区“T”型角质加厚少数明显,多数不具有或不明显,或减退成棒状。各类性状以及不同性状状态的组合,显示出多样性,对属的演化地位,属下组的划分及其演化关系的研究均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金银花不同种质叶形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金银花13个种质叶的形态、表皮毛长短、密度和气孔器的大小、密度等特征,为不同种质金银花的划分与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用直尺测量叶片的长、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叶表面非腺毛的长度、密度和气孔器的大小、密度等.结果:不同种质金银花叶片的长、宽及长宽比,非腺毛的长、密度和气孔器的大小、密度等存在差异.结论:金银花叶片的长、宽及长宽比,非腺毛的长、密度和气孔器的大小及密度等,可以作为金银花划分种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西产13种蕨类植物叶表皮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山西产8个科13个种的蕨类植物成熟叶片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气孔器类型有7种,为无规则四细胞型,不定细胞型,不等细胞型,横列型,极细胞型,双不等细胞型和腋细胞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或多角(边)形。  相似文献   

16.
四川五加属植物叶表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四川五加属Acanthopanax13种及1变种植物的叶表皮的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特征,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描述了表皮角质膜、蜡质纹饰及气孔外拱盖的有关特征。研究表明:五加属植物叶表皮气孔器为无规则型,气孔器类型、表皮细胞开头及垂周壁式样等,种间无差异或差异极小,而气孔角质纹饰和蜡质纹饰、外拱盖表面等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国产故生竹16属76种、5变种和16变型的地下茎的解剖结构的观察研究,描述和讨论了地下茎的一般解剖结构。地下茎中基本组织之比例明显高于地上竿,真鞭的维管束一般为半开放型,但在假鞭类型中为近圆形;地下茎髓环的存在与否和髓腔的相对大小相关。髓腔较大的具髓环,反之无髓环。根据气孔器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生境的相关性,说明地下茎表皮之气孔器是具有生理功能的。  相似文献   

18.
天女木兰是集芳香、药用、食用和观赏于一体的珍稀濒危植物,呈“间断式”分布。为探知天女木兰种下分类及其亲缘关系,利用扫描电镜对7个分布地天女木兰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指标进行定性描述及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表皮细胞分为浅波状和深波状两种类型; 气孔器为椭圆形,分为凸起和凹陷两种; 叶表结晶体有圆球形和长柱形; 表皮毛密,分为单细胞毛、单列双细胞毛和单列多细胞毛3种类型; 叶表皮气孔大小、密度和表皮毛长短及密度等均存在差异。②主成分分析选出3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7.394%。③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分布地天女木兰种群分为两类。第Ⅰ类包括吉林石湖和河北祖山的天女木兰,表现为叶下表皮细胞呈浅波状,气孔密度小,气孔凸起,气孔长轴小于10 μm,叶表结晶体呈圆球形; 第Ⅱ类包括浙江清凉峰、安徽黄山、贵州雷公山、贵州麻江和广西猫儿山的天女木兰,表现为叶下表皮细胞多呈深波状,气孔密度大,气孔多凹陷,气孔长轴大于10 μm,叶表结晶体呈长柱形。这表明各天女木兰间的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分布相关,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可作为种下分类和探讨天女木兰种群间亲缘关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疏花甘草(Glycyrrhiza laxiflora X.Y.Liex D.C.F.nov.sp.)、平卧甘草(G.prostroca X.Y.Liex D.C.F.nov.sp.)是甘草属的两个新种,本文试图从四个种叶片的形态解剖比较它们的异同,从而进行了叶片形态解剖结构、表皮、气孔器、表皮毛等形态特征的观察与描述,目的是为两个新种的成立提供解剖学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