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通用型汉卡及配套的汉字处理软件是我国科技人员经多年潜心研制的。该汉卡装有国标16×16(GB51998型)及24×24(GB5007C型)ROM(共6M位)两种字库,用于汉字显示及打印,它们不占内存,与各种显示器及控制板兼容,提高了显示和打印速度,还安装四个EPROM(每个32k字节),采用地址覆盖技术及软件设置地址技术,以适应不同系统配置和占用最小内存,可放数据(输入码表)或程序,它与其他汉卡比较,具有易学易用、操作简便、适应机型广、输入方法多、速度快,打印功能全及价格便宜等优点,对初学者甚为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国内外用户的好评。配套的汉字处理系统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当前微型计算机上使用的CCDOS系统上的16×16点阵汉字库CCLIB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压缩技术,并给出了实现方法及程序设计思想。采用该技术压缩的汉字库可以节省70KB左右的存贮空间,因而可在512KB内存的微机上运行汉字dBASE—Ⅲ系统。  相似文献   

3.
TI-SPEECH语音系统支持的软件都是在西文DOS下运行,与中文操作系统CCDOS不兼容,为进行中文语音识别处理的研究,作者对引进的TI-SPEECH作了汉化处理.1 CCDOS 系统实现原理CCDOS是在PC-DOS的基础上设计的,它增加了汉字功能,而涉及到汉字输入输出的只是操作系统中直接控制外设的那一部分.在PC-DOS和CCDOS中,直接控制外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 CCDOS2.13H 汉字操作系统和在其支持下的 VGA(640×480像素)彩色显示器为外部环境,讨论由 FOXBASE 利用 CCDOS2.13H 汉字操作系统的特殊命令进行用户界面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汉字操作系统CCDOS和2.13系列中的汉字输入法首尾码及快速码的编码方式进行分析、对照、总结,编写了快速记忆这两种编码的口诀,以指导广大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学习计算机汉字输入。  相似文献   

6.
陈宏恩 《科技信息》2009,(30):I0147-I0148
日语汉字"中"的读音规则仍然和其他汉字一样,存在着训读和音读两种现象。作为独立词(自立語)时,"中"只有其训读发音「なか」的读法。作为合成词(複合語)的一部时,读音则相对有些复杂。在日语合成词中,无论是人名还是地名几乎都是训读音「なか」。如人名「中井竹山(なかいちくざん)」、地名「中伊豆(なかいず)」等。在汉语中的人名、地名以及汉语式的日语单词中,"中"的读音以音读音「ちゅう」居多,如「李中玉(りちゅうぎょく)」、「中南海(ちゅうなんかい)」、「中肉(ちゅうにく)」、「御中(おんちゅう)」等。当然也存在「じゅう」的读音如「心中(しんじゅう)」。汉字"中"作为接尾词时,读音只有音读音「ちゅう」和「じゅう」两种情况,读音不同,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外来词用字(或字母)的读音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中的外来词,有用汉字书写的,也有用字母书写的。从历时角度说,有些用于书写古代外来词的汉字的读音,在今天看来,则是一种毫无理据的特殊读音,是否保留,应该有个取舍的准则;从共时角度说,外来字母词与汉拼字母词并行,同一字母多种读音的现象不可避免,自然也应该设法解决。对于前者,笔者的建议是:换用符合古外来词读音的汉字,从而取消原用汉字的特殊读音。对于后者,笔者的建议是:汉拼字母词按汉语读音读,外来字母词按外语读音读,并促进外来字母词按“汉拼音译、汉字音译和意译”三种方式,逐步融汇于汉语系统。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汉民族一项伟大的创举,汉字字谜根据汉字在字形、字义、读音上的特点而创作。本文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字的起源、发展及其各自的特点的介绍,针对历史和文化背景、思维差异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汉字字谜的不可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日文汉语与中文对应词语的词义、用法比较史顺金,冯俊晖0引言日本文字有三种形式,即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其中,汉字词语可分为汉语和和语两类。它们的划分,主要依据该词语的汉字读音,音读(古代中文汉字读音的模仿音)则为汉语,训读(日本固有读音)则为和语。汉...  相似文献   

10.
这里的图象文字信息处理指的是用于激光排版的彝文信息处理。彝文的字形、构词方法同中文类似,因此可借助中文处理的办法进行处理。要使少数民族文字处理具有实用价值,须做到中、西、少数民族文字的兼容。彝文同汉字一样为个体形意字,这样,可以把彝文字加入CCDOS中文字库。首先,必须建立彝文字库。建立字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编写程序进行手工建库;一是利用图形扫描仪扫描标准样本到相应图形文件,对图形文件运用交互式切割出相应的文字点阵信息,建立相应的点阵库文件。作者用后一种方法,完成了扫描仪取汉字或图形的剪切、编码、存库工作,这是建字库的较快速办法。并用C语言写了56K程序。该系统的优点是:①完整的菜单弹出与下拉,、便于读者使用;②模块式的编程,便于修改和维护;③汉字切割的直观性,提供了良好的用户界面,便于汉字的存取及修改;④编码汉字存库简易,便于今后与机内码汉字查对。  相似文献   

11.
一个汉字有多种读音,这种字通常称为多音字。多音字不同于异读字。异读字虽也一字多读,但这多读是不受语言环境制约的,不管读哪一种音,意义都一样(如“跃”过去是异读字,可yuè、yào两读。今已规范为yuè)。多音字的“多音”是相对的,是就该字不与别的任何汉字组合而孤独地存在时说的,如果它不负“使命”,表示某一语素,在一篇文章或一句话、一个多音节词语中出现时,其“多音”现象便不复存在。例如下列多音字在组成有关词语后,就只有一种规范读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海峡两岸汉字多音字审音表作了较详细的比较,认为《国语审音表》(台湾)吸收了《普通话审音表》的成果,并向普通话靠近了一大步,但目前仍有319个汉字的读音不尽相同,其主要原因是台湾重视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不大考虑目前北京人的实际读音,而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则重视北京人的实际读音。本文认为实际读音是审音的唯一标准,并对此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谈汉语声调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尔尼沙 《科技信息》2007,(10):168-168,4
要想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声调是异常重要的。声调的学习并非是个简单的过程,所以,在声调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应注意每个汉字的读音及声调,作为少数民族教师,更应注意尽量准确传授每个汉字的声调。为使学生掌握最准确的汉字读音,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法、理解法、四声连读法等教学法,更要注意特殊汉字的读法及拼音,尽量准确传授每个汉字的声调,使学生掌握最准确的汉字读音。  相似文献   

14.
变音别义、变音造词是上古汉语词汇的突出特点。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密切而复杂的关系,读音、字形是表示词语意义的形式,意义是汉字读音和字形的内容,是推动读音、字形分化的决定力量。汉字读音分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衍音”,汉语里出现了大量同源词、孳生词,是汉语声训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该文研究DOS系统下一个多任务实时处理系统环境的设计,该系统充分利用80386支持的扩展内存,每个作业以覆盖程序的方式装入扩展内存中运行,并对每个作业(覆盖程序)进行调度管理、对输入输出信息以及覆盖程序常用函数库进行管理。此系统应用于证券实时分析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由于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需要,在机电部资助下,我们在大专院校普遍使用的IBMPC系列微机上研制了一套广州话文语转换系统,此系统实现了在CCDOS支持下,键字实时发出准确的广州话读音及英、日、俄文字母以及若干符号的相应读音.同时实现了自由控制字的发音和字形的显示.并应用此系统开发了若干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相似文献   

17.
莫建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5):6495-6497,6502
提出了一种程序踩内存的检测方法。利用内存保护技术,在应用程序申请内存后根据情况将其所申请的内存页面属性设置为只读。如果应用程序发生不当的内存访问,将极有可能踩到属性为只读的内存页面,从而引发内存访问冲突异常。提示发现程序踩内存事件并准确定位错误代码。通过进行针对性的维护操作,达到优化程序、提高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汉字输入码表的基本概念,并阐述了汉字输入码表在计算机汉字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对CC—DOS(V2·1)汉字操作系统中所用的汉字输入码表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它的构成方法。然后,从三个方面对此输入码表的优化,提出了三种方案,并论证了其优化的效果。还给出了实现这三种方案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将IBM微机上的CCDOS中的汉字移植到VAX3500机中,并利用REGIS符号图形系统在图形终端VT340上构造并显示汉字的原理和技术.通过在VT340上显示汉字的成功实现,为软件汉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种链式结构在内存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存泄漏-程序设计中的一个毒瘤,往往会在我们不经意之间滋长蔓延开来,其后果就是系统内存被吃光,程序过早夭折。单链表,一种最为简单但也最为常用的链式结构,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针对以上两点,本介绍单链表达种链式结构在内存管理方面的应用,并给出一种利用该理论来防止内存泄漏(memory leak)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