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16,(1):20-21
<正>莫言纵横文坛三十余年,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关于莫言的研究文章有千余篇,相关著作十余部,系统性传记一种,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一百五十余部。[1]莫言作品的海外译介之旅早在1988年已经开启,中篇小说《民间音乐》被翻译成英文,发表于《中国文学》杂志,之后香港的《译丛》杂志陆续将莫言的一些中短篇小说翻译成英文。第一部被翻译成外文的长篇小说则是1989年由井口晃翻译  相似文献   

2.
革命历史短篇小说《百合花》是建国后十七年间由国内组织英译的众多文学作品之一。在主流评价的影响下,该作品的英译文本出现了大量的删改内容,遮蔽了原作中女性个体"我"对战争和革命英雄的充满人性的独特理解和体验,归化于当时主流革命叙事的既定模式。对《百合花》英译文本的分析,可以为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外译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8,(1):12-17
自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国内对于莫言英译本的研究日渐兴起。葛浩文是英译莫言作品并使其走向英语世界的重要人物。文章在收集并分析国内相关论文、报纸及著作的基础上,对国内关于莫言小说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翻译效果、翻译语言、翻译思想以及海外传播与接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帮助研究者了解莫言英译研究现状,为进一步进行莫言小说英译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国内对于莫言小说英译本的研究多集中于翻译策略、翻译效果及翻译语言方面,而对其海外传播与接受的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多借用理论进行文本分析,较少有宏观的数据分析;另外,研究对象集中于莫言中长篇小说的英译上,对于莫言短篇小说英译的研究则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西文化和政治制度的极大差异,政治新词翻译也成为新词英译的重点和难点。面对大量政治新词,译者应正确达意地将其翻译成地道的英文,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时事和国情。本文从分析政治新词的翻译原则入手,重点探讨政治新词的英译对策,提出应以直译为主,灵活运用套译、意译等策略,最后分析了政治新词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歇后语是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等特点。在文学作品中,歇后语运用得当,可以为作品增色不少。但由于汉语和英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所以汉语中大量的歇后语,在翻译成英文时,有些可以直译,有些则很难直译。因此,在汉语歇后语的英译问题上,译者应特别注意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英 《科技信息》2007,(15):365-366
本文通过古诗词翻译成英文时存在问题和障碍难以传递东西方不同文化意象,难以在目的语中找出源语的对应词,英译过程中两种不同诗体形式,导致失落中国古诗音美意美和韵律,由于对文化背景不充分理解导致误译,以及中国古诗指代模糊性等方面进行探讨,试用具体的例子分析讨论古诗英译后缺乏新诗的风格内涵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秦晓群 《科技信息》2011,(19):I0248-I0249
本文主要将翻译一篇外资企业内部期刊为例来探讨英译中过程中的翻译技巧。其中将要涉及到的技巧包括:词类转译中的形容词转名词;介词转动词;被动句翻译成主动句的倒译技巧;企业专业术语的翻译技巧;长句转成分句的翻译技巧;增加动词和名词的技巧;省略短语的技巧;以及人称反译的技巧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比较诸多《论语》英译本的基础上,从三个侧面探讨吴国珍先生英译的《〈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着重讨论其译文的三大特色,即体例独特、译义确切、通俗易懂。并由此得出结论:尽管可能存在一些可资商榷的地方,吴译《论语》仍不失为一部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学的模糊理论为译学研究和数字模糊语义的翻译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通过<浮躁>英译本中大量汉语数字英译的实例,对比分析了英汉数字的语义模糊现象及其语用含义的移译转换,着重讨论了文学作品及交际语境中汉语数字的英译策略与规律.  相似文献   

10.
骆贤凤 《科技信息》2007,(25):135-136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鸿篇巨著,更是一部集所有重要中国文化之大成的百科全书。自《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许多翻译家都致力于它的翻译和研究,目前《红楼梦》已被翻译成20几种文字,十余种外文译本和节译本,其中英文译本多达9部。译界公认的两个经典译本是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由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以下简称杨译)和The Story ofthe Stone(由英国汉学家David Hawkes和他的女婿John Min-ford合译,以下简称霍译),这两个译本采用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和视角,却能获得共同的赞誉,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1.
短篇小说《人同此心》、《且说屋里》英译最初发表于《天下》英文杂志,是老舍作品译作的发端。基于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考察老舍作品初期英译的赞助人、译者与作品,探讨译作中的文化元素翻译策略选择及制约,填补了老舍作品初期译作研究的空白。通过分析表明,宏观归化翻译策略并不排斥微观异化翻译策略。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反映了各种文本及文外因素尤其是社会文化因素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要把这部鸿篇巨制翻译成代表西方文化的英语,其中所遇到的困难是多方面的。迄今为止,《红楼梦》有两个英译版本影响较大:一是霍译本(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及其女婿约翰.闵福德合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二是杨译本(中国翻译家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翻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由于这两个英文译本的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因而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列举《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的一些译例,比较分析了这两个译本的文化信息翻译以及译者所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进一步探讨译者的翻译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典籍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成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让广大的英语读者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典籍,使之走向世界,是我们外语界和翻译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译作数量、译者队伍、、理论研究、资金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起到抛砖}l玉的作用,以唤起更多专家学者对我国民族典籍翻译英译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宗兰英 《科技信息》2009,(29):147-147,161
笔者根据学报论文摘要英文编辑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学术论文标题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论文标题的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15.
萨迦格言英译是文学性与宗教性的高度融合。文学性是文学作品区别于语言文字的显著特点,英译也应表达其文学性。译文中译者们通过节奏、陌生化、隐喻体现了英译的文学性。节奏增强了译文的音乐美和节奏感,陌生化通过给人一种新奇感而赋予文学作品文学性,在语言层面体现在语音、语义和词语三个方面。隐喻的使用使复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增强了译文的文学特质。《萨迦格言》渗透着作者坚定的佛教思想,闪烁着佛教的智慧之光。译者们在处理佛教文化负载词时使用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归化减少了译语的陌生感,异化增强了原语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6.
辜鸿铭是清末民初的文化大师,他曾把中国的传统典籍即儒家的《论语》和《中庸》翻译成英文,从而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了世界。在英译的儒经中,体现了辜鸿铭的翻译观,即会通思想。辜鸿铭的翻译工作得到了后世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刘禹锡《竹枝词》 (一首 )的六种英文译诗 ,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两方面进行评价 ,探讨其优劣得失 ,并评出一首最佳诗译 ,以说明译事之难。  相似文献   

18.
吕子青  卢叶玲  杜薇  薛剀 《科技信息》2011,(32):212-212
随着海外电影不断涌入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片名被翻译成中文,而这些译名的好坏直接影响观众观看影片的欲望,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文章将从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原则,港台大陆翻译电影片名的特色等方面对英文电影翻译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9.
汉语动词的英译在汉译英题中占有较大比例,但汉语动词翻译成英语时往往会受母语影响而简单翻译为对应的英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语法及中式英语错误。本文将运用错误分析理论总结分析学生在汉语动词英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一、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现状的分析目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普遍较低,难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更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一些大学毕业生近十年的英语却无法把一些浅显的英文资料翻译成汉语,或者无法把简单的汉语翻译成通顺的英语;甚至有些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毕业生连论文摘要、个人简历、名片都不会翻译,制作的一些涉外宣传品也是粗制滥造,误译、漏译现象十分严重,英文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比比皆是。这种状况令人堪忧,值得深思。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1.性学英语教学大纲》没有对学生的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