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引进及修订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使用University Mattering Scale(UMS)的中文译本,对61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该量表的构念效度,使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交适当担忧量表、中文版学校归属感量表检验其效标效度.结果:中文版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是一个3因素结构,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分别为觉察0.73、重要0.83、依赖0.70;大学生被看重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呈正相关,与社交适当担忧呈负相关(p<0.01).结论:中文版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并检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交媒体使用问卷、创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创业意向问卷对4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使用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同时负向影响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社交媒体使用和创业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性别在基于内容的社交媒体使用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调节作用.因此,高校应对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管理及引导,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在大学生创业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采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451名大学生,结果发现:1)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处于中等水平;2)职业决策困难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学生干部任职和年级差异显著;3)职业决策困难与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使用新浪微博的204名大学生的调查, 发现线上社会支持、社交媒体使用和社交自我效能感之间显著相关, 它们之间的关系因社会支持类型的不同而各有特点: 把社会支持看成一个整体时, 社交媒体上的社交互动在线上社会支持对社交自我效能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随着社交媒体的社交互动增多, 线上社会支持对社交自我效能感的正性影响越来越显著; 而从线上社会支持的归属感维度讲, 社交媒体上的社交互动在线上社会支持和社交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归属感促使大学生更多地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社交互动, 由此提升其社交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可为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使用社交媒体以及线上行为如何影响线下心理与行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的关系.采用《自我效能综合量表》、《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和《学业成就自评量表》对杭州地区384名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自我效能感现状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杭州地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整体处于中下水平;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批判性思维与学业成就、批判性思维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效能感都可以直接预测学业成就,同时,批判性思维还可以通过强化自我效能感,从而影响个体的学业成就.这一结果为高校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以及提升大学生学业成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省六所高校的83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研究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考试焦虑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大学生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修订了中文版的主动性人格量表(proactive personality scale,简称PPS),对其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机制进行了探究,然后对就业情景压力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验证。对120名毕业生初测中文版PPS,对另外196名毕业生复测中文版PPS、大学毕业班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及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了PPS量表的信效度,层级回归分析验证了就业压力在主动性人格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路径中的调节作用。主动性人格能够单独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15.3%的变异,主动性人格与就业压力的乘积项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3个分量表有显著预测作用,能解释4%左右的增益方差。  相似文献   

8.
以55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TMD)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探讨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各维度及时间管理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感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专科生在时间管理总分及时间价值感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3)时间管理倾向及三个维度与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时间效能感、时间监控观能有效地预测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般拖延量表问卷、Conroy失败表现评估量表问卷以及PintrichDeGroot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2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拖延行为的影响,以及失败恐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和失败恐惧存在部分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三组得分显著低于大二组;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文科生显著低于理科生;2)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显著负相关,与失败恐惧显著负相关,失败恐惧与拖延行为显著正相关;3)失败恐惧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拖延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失败恐惧对拖延行为有预测作用,可以通过增强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来减少拖延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自尊和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WCQ)、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以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学生作为被试群体进行测量.结果:智能手机成瘾量表总分与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尊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应对方式量表得分也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在社交回避及苦恼和智能手机成瘾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并受到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即自尊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具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论:社交回避及苦恼与智能手机成瘾具有调节的中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