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在2006年1月1日实施了新的《公司法》,新《公司法》首次设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对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实践来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诉权滥用即是其中之一。我们应当借鉴美、日相关制度,从法律上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诉权滥用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立案程序审查原告起诉的诉讼标的,不仅得到了一部分学者的支持,在司法实践中也是常态.而在当今立案登记改革的背景下,对民事立案程序中诉讼标的的审查与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起诉条件中的诉讼请求与诉讼标的不应做同一概念理解,起诉理由亦非起诉条件不可或缺的事项.立案程序的应然改革方向是立案程序仅对原告的起诉做形式审查,诉讼标的...  相似文献   

3.
吴洋 《科技信息》2006,(11):262-263
新<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在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方面迈出了巨大一步.新增了许多公司股东的诉权,包括直接诉讼权和间接诉讼权.其中,股东的派生诉讼权是此次<公司法>修订的亮点之一.新<公司法>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派生诉讼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但是在具体实践操作上还有一些漏洞.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诉权是向法院提出的解决纠纷请求权。立法设置诉权的目的是为了使当事人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及时地解决纠纷,保护合法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稳定。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群众总体法律意识不强以及部分案件的复杂性,导致诉权滥用的情形时有发生,其典型形态包括恶意诉讼、诉讼欺诈、滥用起诉权、反诉权、撤诉权等。要规制诉权滥用,就应通过加重诉权滥用的侵权责任、细化诉讼费用的承担、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等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邓丽君 《科技信息》2011,(15):405-406
民事诉权与审判权相伴而生,二者与生俱来有着一定的统一性,然而二者亦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平衡民事诉权与审判权的机制构想,一是要加强对诉权的保护;二是要调整民事诉讼模式,寻求民事诉权与审判权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三是要将程序的基本精神引入法院调解过程中,在充分保障诉权的基础上,通过程序设计的趋于完美,使二者关系得到平衡,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种能动的司法。  相似文献   

6.
股东代表诉讼是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以保护公司整体利益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也是保障股东权益的一种独特的司法教济方式.这种制度在我国设立之初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着重论述了公司在股东在代表诉讼中的地位,以期望在我国设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相关的立法时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反倾销法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敏 《科技咨询导报》2007,(21):146-146
我国的反倾销立法日趋完善,现行《反倾销条例》规定了“公共利益”条款,体现了我国反倾销更趋理性。考察我国的反倾销法体系,在对公共利益保护的问题上具有积极的方面也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公共利益保护机制不健全,对工业用户和消费者的法律地位未予以肯定,司法救济权存在立法矛盾,这些方面都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拓展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是当下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各地虽已积极响应中央新部署,发布专门地方性法规,开展诸多实务尝试,但一些内在问题亟待理论上的论证.扩张检察机关的公益诉权具有合法性、法理正当性以及现实优越性.扩张检察机关公益诉权须立足于检察机关公益诉权与行政权、私权利的关系的正确把握,从公益易损程度、现实严重...  相似文献   

9.
王毅  林玲 《科技信息》2007,(27):71-72
将诉划分为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形成之诉是大陆法系对诉的类型的划分。"民事诉权要件"的概念,为近年来学者所提出。民事诉权要件,是指就特定的民事纠纷,国民拥有诉权所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不同的诉权学说所主张的民事诉权要件构成不同。确认之诉的诉权要件是当事人适格和确认利益(诉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环保法草案》将诉讼主体限定为“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环保联合会”,引发了学界的广泛争议,然而这种争议多半停留在诉讼类型化视角下对环保行政机关、检查机关、NGO等组织自身的优劣势等方面进行具体技术角度分析,并未真正找寻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理论逻辑基石---公众环境权。因此,从权利构造角度入手,确立公众的环境权,进而理清诉讼原告资格的纷争,赋予公众环境公益诉权,是当前《环保法》修改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沉默权在我国的立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沉默权的产生、发展、概念、内容、存在的理论基础及在国外实行的现状、改进作了阐述。分析了中国之所以没有确立沉默权的原因。就我国现在的国情,从价值上判断沉默权存在的必要性,从社会的宏观背景上论述其设立的可能性,以探求沉默权在我国应该选择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内涵,重点探讨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受案范围、提起主体、举证责任分配、费用承担及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新《刑事诉讼法》将人权保障规定在第2条,并对证据制度、辩护制度等具体法条作出修改和完善,在实践中积极贯彻和落实。近日,广东徐辉冤案的平反更是人权保障理念在刑事诉讼领域的深刻反映。文章以此案为视角,在分析人权保障基本理念基础上,探讨人权保障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发展与困境,并反思人权保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诉讼费用的司法救助对于保护当事人诉权、民事诉讼平等原则的实现及维护社会稳定而言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的诉讼费用的司法救助自1984年的《民事诉讼收费办法(试行)》中的规定至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应从明确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加强救助申请的引导,完善救助程序;改变一裁终局,增加救助途径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松花江污染事件充分体现了现代型诉讼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冲击,凸现了现行法律在案件受理范围、原告资格等规定方面的局限性和相关制度的缺失。围绕北大师生提起民事诉讼一事,可以从诉权的角度论证松花江污染事件中究竟谁有权提起民事诉讼,应否在公益诉讼中引入濒危动植物等自然物作为诉讼主体等问题,以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需要,这也将有益于推进中国司法理念的更新和审判制度的改革,特别是推动正在进行修订的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的个人隐私包括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信息数据、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和个人领域。网络赋予了隐私权以新的特点,其权项包括消极性权利和积极性权利两部分。通过对四种不同的侵权形式加以分析,建议加快一般法律与专门部门法的相应立法,积极推行行业自律,成立专门隐私权保护机构,从而实现对个人隐私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7.
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人权保障的重视,非法证据的采信问题逐渐被司法界所关注.排除非法证据虽然可能造成客观真实的失落,但却为树立权利保障观念、正当程序观念提供了一种保障.因此,在我国有必要完善该规则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法人产权与自然产权的比较研究中,揭示了法人产权的基本特征,并论及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功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函数右导数的概念,削弱了两个相应定理的条件,得出了定理1、定理2两个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在实践中却是复杂而又混乱的,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仅规定了“谁主张,谁举讧”的规则,因此造成了对于很多案件法官并不知道如何分配举证责任的情形出现。针对这种现象,应该通过案例来分析我国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立法上、司法解释上以及一些体制上进行举证责任分配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