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拟生存的意义性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发达的网络信息科学技术,构成了人类生存方式的自我突破.网络社会的生成及其虚拟生存的实现,不仅凸显了人脑思维功能的极大扩展,而且建构着现代人新的意义性生存活动.从人自身生存的历史性角度考察,虚拟生存的文化生命已经渗透到人的观念领域,并极大的激活了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给人类昭示这样一个相互矛盾的事实: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科学技术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智能机器人、网络虚拟、生物克隆、转基因生物、太空旅行等的出现使人获得了一种科学技术无所不在的生存方式--"科技化"生存.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当“深蓝”大战卡斯帕洛夫,“多莉”昨咋落地之时,尽管新世纪的钟声还没有敲响,但科学家们已开始用一系列令人惊异也令人振奋的科学技术成就拉开了新世纪的序幕,这些成就昭示人们,在新世纪里,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观念都将发生极大的变化。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农业时代,人类基本上依赖生命自身的能力与自然搏斗求生存。在工业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作用日益显现,人类创造出各种机器来延伸自己的体力,从而增强了生存能力,改变了生存环境,拓展了生存空间。在信息时代,人…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科学技术以往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外在的物质世界 ,那么今天 ,除了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探索外部世界外 ,科学技术正把探索的重点转向人类自身的生命体及其活动 ,与人类自身的命运越发息息相关。科学技术在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同时 ,也向传统的伦理道德发出了严峻的挑战 ,使人不无忧虑、恐惧和不安。正如瓦托夫斯基所言 :“一方面我们知道科学是理性和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 ,另一方面我们同时又害怕科学业已变成一种发展得超出人类控制的不道德的和无人性的工具 ,一架吞噬着它面前的一切的没有灵魂的凶残机器。”科学技术究…  相似文献   

5.
技术的边界与人的底线--技术化生存的人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今世界发生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浪潮,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重大科技革命,而且也是一场人类生存方式的重大革命.现代科技对社会的支配性、扩张性影响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社会已形成技术化生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作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持久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外在于我们的客观世界,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自身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7.
技术全面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世界,不仅构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模仿了我们真实有效的经验存在。技术所呈现的物质实在性在一定程度上使经验失去了有效性,影响了人类对生活世界的有效判断;技术标准规定了人的技术性存在,量化的指标变成了海德格尔的技术"座架"。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与可能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人教会了我们两个哲学范式:其一是柏拉图的在变化之外寻找恒常性,即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分野;其二是亚里士多德在变化中寻找恒常性,即世界的无目的合目的性原则.相形之下我更喜欢后者.因为正是它引发了15世纪之后的科学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确立了自己的种属特征,即人类是自我创造的动物.但是,他却造就了人的行为和教化方式的分裂,也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学教育的分道扬镳,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格的统一.20世纪最后10年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论信息化生存的两重性及其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即将进入信息化社会,生活在信息中的人们的生存境况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由数字0、1组合的比特形式所构建起来的信息世界是一个高度人化的世界,在其中,人们最大限度地摆脱了物质现实的束缚,实现了自由自在的理想生存;另一方面,在信息化世界里,人们不断被信息同化、物化,由此,生存要承受不可忍受的空虚、轻浮与急迫--这就是信息化生存的两重性。面临这种生存的悖谬,我们的选择是化解悖谬、超越悖谬,把信息化生存转化为诗意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技术传统与技术哲学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个理解和描述各种传统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传统。技术传统的最直接含义是一个技术能够存在的最小单位,由一个操作规则系统、一套工艺学知识所构成,同时还要有稳定的可传习性。技术传统构成着我们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我们生存方式的构成中技术传统不仅是一个技能共同体,而且还是生存共同体,它所完成的是文明的伦理功能,是支撑德性社会的世俗基础。考察技术传统能够给知识、技术、世界、生存等概念带来富有意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使各种产品和商品似潮水般涌出,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无节制的滥用资源,不注重环境保护,使天空黑烟弥漫,各种废物和垃圾包围着城乡人居住地,水体污黑发臭,饮用水日益被污染,大量有害物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伦理是达到主体目标的一定的行为规则,控制论是伦理学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所研究的规律包括实体规律与控制规律.采用科学范式的科技伦理学就成为科学技术控制论的组成部分.人类深刻理解科技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特性,就可以在未来科学技术进程中,与时俱进地调控各种系统关系,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同步进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天工开物到人工开物,人便开始工程的存在了。工程不仅使人成为人,并不断确证和提升着人之为人的类本性,而且可以说人类历史就是工程的现象学。这意味着人.工程.生存是互蕴共容的,即“人以工程的方式去生存”、“工程组建着人的生存方式”、“生存是人之工程行动的前提”。因此,工程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4.
大科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发展的现代模式。科学在本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结构和人类生存方式。世界规模的军事需求,急迫地将现代科学与军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科学技术成为发展国力和战争取胜的重要前提。“曼哈顿”计划的实施与“成功”成为“大科学”到来的重大标志和“大科学”体制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国外科学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对于“大科学”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和案例分析,其中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宣告了大科学时代的到来;普赖  相似文献   

15.
人是机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我们带入信息化、数学化的同时。它是当今世界上确确实实发生着的一场新技术革命。此次革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人类操纵、控制自然事物的能力大大提高,从而有可能在更大、更深的范围内发展物质生产,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且它对人类的思维方式、社会管理模式、产式发生巨大的影响。对这个影响舆论似乎有一致的看法,人们欢呼一个更加合理、富裕、舒适、例利和丰富多彩的时代即将到来。这肯定是不错的。不过在众口  相似文献   

16.
技术时代人的自由解放是马尔库塞技术哲学思索的中心问题。马尔库塞指出,技术时代的美学通过将审美艺术内在化和俗化已全然丧失其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维度,从而成为压抑人的自由,为不合理社会辩护的工具。他的技术美学所要探讨的不是人们的审美技巧,而是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方式。他把"审美"作为人的一种本真性的思维方式和存在方式,这旨在强调:人类必须用一种新的审美感知方式取代技术性的感知方式来"认识"和"对待"自然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也就是说,人类要培养一种"新感性",使压抑人的技术艺术化。  相似文献   

17.
工程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具有历史生成性。尽管工程的发生与发展不仅创造、呈现和积淀着人类古往今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而且确证、提升着人之为人的类本性,但由于人的理性、能力和人自身的有限性以及工程活动的复杂性,就使得人为的、人工开物的工程具有非完善性,无论对自然还是对人类自身都具有潜在的风险性或现实的威胁性,甚至以异化的形式奴役人。所以,工程既有功也有过,人类因工程之罪而遭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以至于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和生存危机。这就警醒我们必须反思征服、宰制自然的工程实践,在肯定工程之是的同时,正视、检讨工程之非,进而优化工程观,并在现实中以赎罪之感合理地规范工程行动,自觉地建构无为、善为的工程,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解。  相似文献   

18.
一、当今世界发生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浪潮,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重大科技革命,而且也是一场人类生存方式的重大革命。现代科技对社会的支配性、扩张性影响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社会已形成技术化生存的局面。在技术化生存境界中,技术的无度扩张已突破人的底线,造成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我们带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它是当今世界上确确实实发生着的一场新技术革命。此次革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人类操纵、控制自然事物的能力大大提高,从而有可能在更大、更深的范围内发展物质生产,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且它对人类的思维方式、社会管理模式、生活样式发生巨大影响。对这个影响舆论似乎有一致的看法,人们欢呼一个更加合理、富裕、舒适、便利和丰富多彩的时代即将到来。这肯定是不错的。不过在众口一致的欢呼声中我们似乎听到“皇帝新衣”中的那个孩子发出的惊叫:这儿哪里有人,分明是一台台貌似人的机器!马克思所说的“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否必定伴随着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是否就是人类事物的合理性?这应当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理论工作者关注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0.
起源于控制论的"赛博"受到生物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极大关注,并引发人们对"人类日益技术化"和"技术物日益人格化"高科技现象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使我们进入后人类主义。后人类主义科学观试图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范畴,并建立一个所有"中心主义"都崩塌的赛博世界:赛博是主客体共同建构的产物,并由此走向一种新本体论——我们在建构世界的同时,世界也以同样的方式在建构着我们,历史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共同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