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是中国的西南大门。由于西藏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近代以来成为令人瞩目的地方,也成为中外学关注的重要区域之一。尤其是,所谓的“西藏问题”开始于近代,一些侵略分子竭力策动“西藏独立”,一些国际“知名人士”格外注意西藏近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因而,西藏近代史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有关人权问题的报告中,中国西藏的语言、文化、宗教、环境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近来,“藏独”分子和少数西方政客又在捏造和炒作。事实上,60余年来,中央政府致力于在西藏建立现代教育体系,藏语的保护远胜于世界上其它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充分尊重西藏的宗教信仰自由;积极保护宗教文化遗产,传承藏族文化;在大力推动西藏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有效保护了西藏地区生态的多样性与重要生态区,实现了西藏社会的全面进步,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更加巩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更加枝繁叶茂。西藏之所以屡屡成为话题,这既有民族国家理念的差异.也有不了解西藏实际情况所导致的误读、误解,更有“藏独”和一些西方政客别有用心的歪曲。驳斥这些歪曲和误解,还世界以真相.可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3.
论大革命时期国共关系中的“包办”问题管志武二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在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军阀统治的重压下,积聚了巨大的革命潜能.这一革命潜能在国共合作的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推动下,迅速转变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大革命滚滚铁流.其间国共两党关系决定着这...  相似文献   

4.
中印关系中西藏问题存在的根源是印度对中国在西藏的主权是形式上而不是实质性的承认。西藏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以及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成为某些国家向中国施加影响和压力的筹码。解决西藏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坚持“西藏是中国领土和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原则立场,同时应加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建设和发展包括中印关系在内的良好的周边关系,从而为解决西藏问题奠定基础并提供国际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5.
领事裁判权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的特权之一。19世纪中叶至世纪末,伴随武力侵略,列强在华攫取的领事裁判权由发端、扩展到制度化,租界内中国司法主权也逐步丧失。领事裁判权是列强政治侵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扩展与中国半殖民化过程相一致,是半殖民化的明咖显标志之一。列强“允诺”取消这一特权是为了攫取更多权益,其对中国法制的影响既具有微弱的控化又有显的半殖民化性质。  相似文献   

6.
西藏地处我国西部边境,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是欠发达地区。西藏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民生和谐、社会稳定、主权完整。城镇化作为协调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在西藏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城镇化过程中,西藏的人口、社会、经济方面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全面完整地评估西藏自治区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化质量对于制定西藏接下来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文章采用耦合模型分析了2011-2020年西藏城镇化中“人口-社会-经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虽然在样本期内,“人口-社会-经济”耦合度始终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但从耦合协调度来看,西藏 “人口-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度在最高的年份也仅为勉强协调,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进一步研究发现西藏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社会-经济”高耦合度是由于三个系统发展水平过低导致,西藏城镇化水质量较低,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已经开始限制人口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西藏人口、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解,为进一步推动西藏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厦门是我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之一.自从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厦门设立了租界,并建设了大量的领事馆、教堂及其他欧式建筑.上世纪30年代达到了鼎盛期,与此同时.海外华侨及归国华侨也在厦门建设了大量的商业建筑.并落地经商,使得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兼容并蓄。厦门也因此有了由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倡导的“嘉庚”建筑(以厦门大学、集美学村为代表):  相似文献   

8.
中国即将恢复它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原始缔约国的合法地位。中国“入关”意味着它在享受无条件多边最惠国待遇、普惠制待遇、维持一个公平合理、非歧视性全方位贸易环境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开放国内市场、公开对外贸易资料等多方面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国经济贸易组成部分的西藏民族贸易,将面对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我区将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摆在全区人民面前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就中国“入关”对西藏对外贸易的影响和对策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科教兴国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早在本世纪初,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位热血少年赴法勤工俭学的时候,所抱的目的就是科教救国、科教兴国.他曾回忆说:“我们看到中国当时是个弱国,我们要使它强大.我们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只有使它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所以我们去西方学习.”但在那时,中国对外没有民族独立,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对内没有民主制度,深受封建主义的压迫,科教救国、科教兴国的道路走不通。所以邓小平同志从法国和苏联回国之后,毅然奔赴国内战场,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为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0.
当乾隆年间西方列强出现在中国时,中国士人坚守“华夏中心”说,将西方列强视作未曾开化的蛮夷,把西方工业革命后的成果当作“雕虫小技”。这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后方有所改变。此时中国知识界开始正视西方列强的工业成就,但仍然秉持着文化上的优越感,并以“中体西用”指导洋务运动。至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备受刺激的中国知识界方才开始正视西方文化,意识到它是有体有用,堪与中国文化并肩的文化,并开始了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到五四时期,在内外因素刺激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激烈批判传统文化,并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至此“华夏中心”说被摒弃。  相似文献   

1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与“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老西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之一,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弘扬“老西藏精神”指引了方向,“老西藏精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西藏经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磅礴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大力提倡和弘扬“老西藏精神”,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对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向日支付战争赔款总值考袁成毅中国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屡遭失败,按照当时弱肉强食的国际惯例,中国在每次战败后不得不向列强各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有时即便不处于战败国地位也得被迫向侵略者支付各种名目的“兵费补偿”或“损失”费。据统计,近代中国向帝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因此,我国语言发展具有多样性,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各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逐渐产生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对于藏族来说,藏族语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面对社会形势的多重考验。文章中简略的描写了西藏学前汉藏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对双语教学模式等许多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促进西藏地区汉藏双语教育的不断完善与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五、西沙保卫战西沙群岛位于南中国海,属于中国的领土,据历史记载:早在西汉时期,南海诸岛已收入我国版图。但是,西沙群岛也一直是被“列强”及某些国家觊觎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5.
对西藏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曾高屋建瓴地指出:“……关键是看怎样对西藏人民有利,怎样才能使西藏很快发展起来,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他的这番话,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放射着真理的光辉。他以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高度阐述衡量西藏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就是现代化建设程度。因此,如何实现西藏现代化不仅是现实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世纪之交的西藏,正面临着加快各项事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任务。这是因为,我区的现代化建设关系到整个藏民族的文明历史与生产力的进步。西藏现代化建设任务也因…  相似文献   

16.
《藏文白话报》作为蒙藏事务局主办的三种白话报之一,宣扬“五族共和”理念;以多种形式发布国家的大政方针及中央政府的对藏政策;关注涉藏机构的变革,及时传达涉藏信息。研究《藏文白话报》与中国西藏的关系,可以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民国时期西藏社会的变迁,也可为批驳“西藏独立”论提供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7.
中西戏剧美学的基本特征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戏剧美学比较”所持的是“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的宗旨,在理论研究中,很多问题如果仅仅拘囿于独立自足的阐释往往赶不上旁牵他涉的比较看得清楚、解决得更彻底,从中国看西方,从西方看中国,无疑是用于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中国戏剧美学研究来说,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8.
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逃亡在国外的达赖集团 ,顽固坚持图谋“西藏独立” ,处心极虑地从事分裂活动 ,对西藏人民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煽动性 ,为了揭穿达赖集团搞分裂的真实面目 ,必须彻底剥去他的伪装 ,还其本来面目 ,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9.
关于西藏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十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千年之交,当人类即将步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也将开始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移,党中央为了进一步缩小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特别是为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全面部署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既是国家宏伟的战略目标又是西藏250万干部群众将如何面对的一项系统工程。说到底就是在“大开发”中西藏将以何种方式、何种姿态、保种内容,提前实现邓小平同志关于“西藏有可能走在全国前列”的这一伟大的目标,因此,为了加快西藏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步伐,必须以全新的观念和科学的方法解决好以下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选举法规定代表候选人可以由“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以及“选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推荐”两种方式。后一种方式因没有依靠“官方资源”参选,被称为“独立候选人”。独立候选人参选是我国民主政治进步的体现,值得倡导却也尚存一些缺陷。本期《要报》提出,应对独立候选人现象存在的问题,不仅须解决选举制度长久存在的不足,也要重视一些新出现的情况。关键在于统筹我国政府、选民、参选者的三方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