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在线内阻测试方法捕捉蓄电池组中的异常个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蓄电池劣化程度SoH的定义,分析了深度放电测量方法的约束性,探讨了交流法在线内阻测试方法的可行性,阐述了内阻与SoH之间的关系,提出利用交流法在线测试蓄电池内阻技术,及时捕捉蓄电池组中工作异常的单体电池,进行个别处理和更换,消除后备电源系统的工作隐患。  相似文献   

2.
内阻是反应燃料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设计燃料电池内阻在线测试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但燃料电池内阻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和时变特性,一般难以精确测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在对燃料电池内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燃料电池欧姆内阻在线测试法--交流变频调幅测量法,并基于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设计了测试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得到了较好的测量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国敏 《科技资讯》2013,(29):106-106,109
蓄电池组是通信网络的最后一道供电保障,其运行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通信网络的安全。容量试验是检验蓄电池组质量好坏的重要检测手段,本文作者依据实际经验介绍了四种蓄电池容量试验的方法以及三种试验方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以达到在维护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确保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SMS短消息工作协议的基础上,较深入的探讨了如何利用单片机向手机模块发送AT指令以达到控制手机模块收发短信息的问题。为建造在山区的移动通信基站的蓄电池组管理系统增加了远程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实现了基于GSM方式的远程无线控制。  相似文献   

5.
电动车专用环保电源是为适应电动自行车、助力车、电动摩托车等多种电动车而设计的金属氢化物密封蓄电池组,其负极采用该企业国内首创的热复合成型工艺,采用PPF电池新型隔膜,特别是在电动车电源设计中设置了HVX电池模拟均衡元件,消除了电源内因单体电源不确定因素造成匹配失衡,使电源输出电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该产品设计科学合理、选材正确  相似文献   

6.
蓄电池内阻在线巡检与谱分析仪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蓄电池内阻可以确定其容量,以便保证蓄电池功能可靠.为此,设计了四线交流注入的蓄电池内阻检测仪.为了抑制噪声干扰,提高仪器的可扩展性,在LabVIEW平台上,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设计了信号幅度谱和相位谱分析仪.通过蓄电池内阻变化,能够及时发现失效电池.  相似文献   

7.
利用瞬间大电流放电法检测蓄电池内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瞬间大电流放电法在蓄电池内阻检测中的实验原理和方法,随后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并通过实验总结出了一个适用的放电电流范围.同时也指出了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根据铅酸蓄电池组的充放电特性,采用工作电流放电法测量蓄电池组的蓄电能力。设计了铅酸蓄电池组蓄电容量的计算机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在测量过程中可以对电池放电时的剩余电量给出线性的指示。蓄电池组放电时对电池组单节电压进行巡检,发现性能开始下降的电池,排除电池失效的隐患。在浮充状态下在线测量电池的内阻,在非放电的条件下发现电池性能的变化。通过计算机对铅酸蓄电池组的各参数的在线监测,实现了铅酸蓄电池组监测和预警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集中蓄电池供电与自带蓄电池供电应急照明电源在设计与实际应用中的各项性能及价格等方面的区别,阐述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应用于低压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短路保护电路.该电路通过检测放电回路电流来判断短路与否,并具有可控释放短路保护的功能;该电路简单、实用且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还验证了在容性负载情况下能使系统正常启动所设置的参数,该蓄电池短路保护电路已在某公司产品中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动力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的健康状态SOH(State of Health),对电池极化内阻和欧姆内阻特性进行分析.根据电池欧姆内阻提出相对健康状态的评价方法,并结合电池工作时内阻对端电压的影响,采用端电压对电池组内单体电池健康状态进行评价.最后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组参数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力电池组参数匹配的合理程度决定着电机驱动和再生制动潜能的发挥,同时对混合动力系统成本影响明显。本文研究了混合动力系统在其他相关参数已知前提下的动力电池组参数匹配问题,建立了动力电池组参数匹配体系。基于AVL CRUISE进行了前向仿真,结果表明:所匹配的动力电池组能够很好地满足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研发需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频域法和时域法在随机振动疲劳计算中的适用性问题,以某型号电池包为研究对象,综合研究了2种方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首先,建立电池包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模态试验进行验证;其次,以国标GB 38031―2020加速度功率谱密度(PSD)载荷谱作为频域载荷输入,并利用傅里叶逆变换技术将其转换为加速度时域载荷;最后,分别基于频域法和时域法计算电池包的振动加速度、应力和疲劳寿命,并进行了计算精度、效率的对比分析和精度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电池包总振级和应力均方根值(RMS)方面,频域法和时域法计算结果相近,相对误差小于16%;在加速度和应力峰值方面,频域法“3σ”计算结果与时域法差距较大,若采用“4σ”或“5σ”原则,计算结果与时域法相近,相对误差小于15%;在振动疲劳方面,频域法计算寿命约为时域法的3~6倍,主要原因包括Dirlik模型和应力响应PSD谱差异,其中Dirlik模型造成的差距小于1.5倍;在计算效率方面,频域法比时域法高约134倍.试验数据表明,时域法计算精度更高,适用于结构危险位置振动疲劳的精确计算,而频域法计算效率更高,适用于结构危险位置的快速预测.  相似文献   

14.
电池内阻是动态量值,不宜仅用一个数值代替。一般情况下使用十一线电位差计测电池内阻会有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时监测全电游船锂电池组的运行状态,基于阿里云服务器,采用Web浏览器、4G通信以及数据库管理等应用技术,建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锂电池组状态诊断模型。同时开发出集监视、通讯以及控制管理为一体的全电游船锂电池组的健康诊断平台,实现对锂电池组健康状态的自动化诊断。实船测试结果表明:平台运行稳定,对电池组的运行状况监测和健康状态诊断迅速准确,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碳钢表面粉末渗铝试验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讨论了碳钢表面粉末包埋渗铝的方法,通过试验优化了20 碳钢的渗剂配方。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渗铝层金相组织及成分,测量了渗铝钢的腐蚀极化曲线,并进行了高温氧化试验。结果表明,20碳钢渗铝后在H2S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抗高温氧化性能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一致性估计的车用动力蓄电池组SOC修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车用动力蓄电池组荷电状态(SOC)的估计方法在应用时都将电池组看作一个整体,而忽略了组中单体电池之间的差异对整组SOC估计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单体电池一致性估计的车用动力蓄电池组SOC修正方法.此方法采用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模糊逻辑规则库的离线自适应训练,构建了可用于车载电池管理系统(BMS)的SOC一致性模糊推理系统.通过仿真或者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电池组SOC一致性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并结合传统的整组SOC估计结果进行修正.说明通过该方法建立的模糊模型经过神经网络自适应学习后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车用电池温升过高、电池组温差大的问题,开展电池包热流场分析与优化设计.根据Bernardi的生热速率方程式,建立由电池电解液、正负极柱和隔膜四部分组成的单体电池热耦合模型及成组电池传热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分析锂电池单体在自然对流环境下的温升特性,研究成组电池在强制对流条件下的热流场特性;通过增加导流板优化电池箱内流场结构,并评估导流板对电池组散热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单体锂电池在自然对流下温升明显,电池内核温度远高于正负极柱温度;电池箱进出风口位置及结构决定箱内空气的流向和成组电池的散热效果;通过对进、出风口位置的设计及增加导流板,可有效改进电池组热流场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风冷系统和串联回路水冷系统在降低电池组最高温度和减小单体电池间最大温差不足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并联回路形式的水冷系统。 在分析锂离子电池生热机理的基础上, 建立电池的温度模型, 并在 AMESim(Advanced Modeling Environment for Performing Simulation)软件中搭建并联回路的电池组水冷系统, 同时 通过仿真实验与串联回路水冷系统进行散热性能对比。 其结果表明, 联回路形式的水冷系统散热效果更好, 在 维持电池组最高温度的基础上, 有效减小了单体电池间的温差, 并为进一步研究并联回路水冷系统的控制算法 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阻模型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根据多孔电极理论,建立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仿真模型.对仿真模型的分析可知,影响电池内阻的内部因素为锂离子在电极活性材料中的固相扩散系数及由极片的电子电导率、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和活性材料的电子电导率组成的电池总电导率.分别设计制作磷酸铁锂和石墨半电池,使用恒电流间歇滴定法(GITT)对半电池进行固相扩散系数的测量.使用交流阻抗法(EIS)对半电池进行总电导率的测量.对比半电池实验数据和磷酸铁锂锂离子动力电池实验数据可知,电池的极化内阻由锂离子在电极活性材料中的固相扩散系数决定;电池的欧姆内阻由电池的总电导率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