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罗甸县2006年和2016年的森林资源调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森林资源的数量、结构等方面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年到2016年,罗甸县有林地面积减少了0.46%,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4.5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增加了148.5%,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增加了115.2%。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征占用林地增多,林地面积小幅下降;宜林地、疏林地转变为灌木林地、乔木林地;林龄面积结构变化,单位面积蓄积提高,蓄积随之增加。马尾松、杉木林、阔叶林(硬阔林、其他软阔林、桉树林)面积和蓄积都呈增长,其他针叶林面积和蓄积都减少。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和蓄积都呈大幅增长。经过十年的保护,从森林资源总量上看,森林资源面积、资源分布等达到了构建良性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但生态环境恢复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罗甸县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林地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减少林地流失的技术措施及管护对策,从而探讨了减少林地流失的新途径,旨在从多因素方面控制林地流失的发生,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森林资源评价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广东省1996年~2004年森林资源统计资料,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林业用地面积减少2.820 0×10^4hm^2;有林地面积增加1.849 0×10^6hm^2;森林覆盖率提高1.1%;无林地面积减少1.171 0×10^5hm^2;森林蓄积量增加8.382 2×10^7m^3;消耗量小于生长量.同时利用广东省2004年森林资源统计资料,并引用其他公开发表文献里的数据,具体阐明了广东森林资源现状,从林地利用率、森林结构、分布、蓄积量等角度对广东省森林资源进行了评价;并对今后发展方向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区域森林资源资产审计重点地块,既可以提高中国森林资源资产审计效率,又可以完善国土审计的地理信息应用技术。【方法】基于林地景观格局视域,运用ENVI和ArcGIS将浙江省各市域2000、2005、2010、2015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转换为网格分辨率为30 m ArcGrid数据格式,并运用Fragstats 3.3进行林地破碎度指标计算,构建基于林地破碎度综合指数和集中度指数的森林资源资产地域审计重点筛选模型,用此模型筛选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重点审计城市。【结果】所构建的模型有望提高政府国土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重点甄别效率; 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筛选出舟山、金华、湖州、嘉兴和绍兴5个重点审计城市为全省森林资源资产地域审计的重点区域,佐证了模型科学性; 模型在浙江省的案例应用表明,在森林资源资产审计中将森林资源清查和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可提升国土审计的地域主体识别效率与审计结果的可视化解读。【结论】基于林地景观格局的视角构建森林资源资产审计重点区域识别模型,可将提高审计效率的基点落在林地景观变动幅度较大行政区层面。  相似文献   

5.
该文借助ArcGIS软件,对长汀县河田镇三个时期的土壤侵蚀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研究期内,河田镇土壤侵蚀总面积、强度以上流失面积、剧烈流失面积均在不断减少,强度以上流失面积下降趋势显著。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草地、林地、耕地上;分布于草地、耕地的流失面积比例有下降趋势,分布于建设用地、林地、园地的流失面积比例呈上升趋势,尤以分布于林地的流失比例上升显著。剧烈流失面积减少,但在空间上呈现出分散分布趋势。总体而言,河田镇土壤侵蚀面积减小,流失强度降低,土壤侵蚀状况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6.
林地管理直接研究的对象是森林资源。林地的概念各有其说,通常人们把树木成林的土地称作林地,这只是最简单的概念。目前我国的林业工作者所称林地,不仅是有林地,而且林业用地中的无林地(宜林地),统称为林地。  相似文献   

7.
【目的】氮、磷的流失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最重要来源之一。探究和比较麦稻两熟农田以及杨树林地的降雨径流特征、径流水中氮磷流失情况,为预防地表水富营养化提供参考。【方法】在洪泽湖河湖交汇区典型农田和林地设置径流池,进行了为期1年的地表径流以及氮磷流失监测。【结果】麦田、稻田与杨树林地产生径流的最小降雨量分别为4.2、3.3、22.8 mm,随着降雨量增大,杨树林地径流量增幅远小于农田。除了麦田总氮、硝态氮、总磷和可溶性磷流失量与降雨量相关性不明显外,其余各形态氮磷元素流失量基本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麦田和杨树林地处在旱地状态下,其氮素流失分别以硝态氮为主,磷素流失以颗粒态磷为主; 而稻田处在淹水条件下,氮、磷的流失分别以铵态氮和可溶性磷为主。杨树林地氮磷流失量都比农田小,全年总氮、可溶性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总流失量分别只有农田总流失量的22.61%、23.79%、23.46%、24.59%,总磷、可溶性磷和正磷酸盐总流失量只有农田总流失量的0.81%、0.77%、0.67%。【结论】与农田相比,林地能够更好地控制径流养分流失,可以在面源污染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佛坪县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体包括:严格执行森林资源采伐限额管理;强化林地资源保护,规范征占用林地审核管理;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拨入,保障经费,改善装备;顺应新形势要求,改善林政管理方式;加强执法力度和木材经营加工管理,打击各种破坏森林的违法犯罪活动。本文所提的建议为进一步强化佛坪县森林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掘。  相似文献   

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把集体林地承包给农户经营,农户对林木具有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这一重大举措,对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必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江西省武宁县为研究对象,利用林改前后两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对林地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按林种、年龄、优势树种、起源、权属的森林面积、蓄积构成,单位面积蓄积量等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森林资源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回顾和梳理林权改革及其带来的林地产权安全性、林地产权结构变化对农户林地利用行为以及森林资源变化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发现大多研究认为林权改革及其所带来的林地产权变化激励了农户造林与管护等生产性投资行为,并对实现森林资源增长有重要贡献。但现有研究较少涉及林地产权与生态脆弱地区农户森林保护性经营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实证研究中存在林权指标度量偏误、缺少动态效应研究等问题。未来研究可加强对特定生态脆弱区林权与农户森林保护性经营行为关系的关注,并进一步建立科学全面的林权测度指标体系,加强林权影响农户林地利用行为及森林资源变化的动态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水土流失与养分流失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是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主要驱动力.本文利用野外模拟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结果表明:林地蓄水保土效果显著,初始产流时间在25m in左右,土壤侵蚀速率仅为裸地的8%.累积径流量和产沙量均与时间呈线性增加,关系为Y=aX-b,径流系数a表现为:裸地>撂荒地>草地>林地.径流和泥沙的迁移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泥沙结合态是养分流失的主要途径,其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径流中养分浓度.与裸地的碳、氮和磷养分流失总量相比,撂荒地分别占47.9%、60.8%和46.1%,草地占22.5%、14.4%和17.4%,林地占1.4%、2.8%和2.6%.林地和草地水土保持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养分流失,控制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剖析了古浪县十八里堡林场的林地面积、森林资源现状及乔木林、灌木林生长情况及其起源、龄组、树种组成、盖度等各指标,通过对林场自然资源及森林资源现状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总结出林场森林资源特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该林场的森林资源保护提出了保护利用解决对策,对林场今后的森林资源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森林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可以反映森林经营的效果。通过对2013年长白山露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概述了该林业局辖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并与1995年和2003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比较,从各类林地面积、林木蓄积、林种结构、龄组结构和森林起源等方面分析了该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森林面积增加了4567.3hm2,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47%,森林蓄积净增2 961 133.5m3,用材林部分划为防护林,天然林面积净增6 734.6hm2。  相似文献   

14.
以罗甸县为研究对象,依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对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总体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罗甸县森林覆盖率较高,林地利用率较高,单位面积乔木蓄积低,林种结构较合理,经济林比重低,林分以幼龄林为主,生产力不高,森林后备资源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皖西山区有机农林面源污染产出特征,考虑代表性地区岳西县特色农林产业及降雨特征,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设计0.6、0.9和1.5 mm/min 3种降雨强度(雨强),以有机旱地(韭菜地)和有机林地(茶园)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雨强下皖西山区典型有机农林用地氮素流失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雨强下,有机林地径流中总氮(TN)浓度在产流期间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0.6、0.9和1.5 mm/min 3种雨强下TN流失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5.11、6.94和8.35 mg/L,雨强越大,流失量越大;不同雨强下,旱地径流TN浓度均呈初期急速下降后平稳的规律,0.6、0.9和1.5 mm/min 3种雨强下TN流失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10.63、15.04和17.73 mg/L,明显高于林地。有机林地和旱地氮素流失形态均以硝态氮(NN)为主,表层施肥与雨水冲刷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强化生态拦截和优化施肥等途径,以实现对皖西山区有机农林用地氮素流失的有效削减。  相似文献   

16.
林地面积测量是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经理、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基础工作,量算的精度与森林蓄积量的估算精度密切相关.本文以RTD GPS(实时动态差分)为主要工具通过对面积大小不同、形状规则的地块进行实验研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相对误差、方差、精度的计算和分析,得出最低的测量精度达到97.4%,并且随着测量面积的增大RTD GPS的测量精度逐渐提高,由此可见RTD GPS面积测量的精度能够满足各类森林资源调查中林地面积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六安市林业资源与生态现状,并就六安市林业生态修复中存在的林农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林地供需矛盾大、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管能力不足、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林业产业发展不均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形势严峻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六安市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竹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很高生态经济价值的植物,以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等特点而优于一般林木。竹林又具有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功能。根据全国第四次森林资源调查结果,竹子资源在我国共有39属500多种,现有竹林面积6300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2018年5期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移动窗口法,定量分析了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结果表明:(i)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呈环状分布,以鄱阳湖为核心向外围过渡为耕地、林地等主要地类;人类活动及生态退化的双向递推导致城市空间面状扩张和林地流失严重;(ii)在土地利用动态转移方面,这18年间鄱阳湖区约17.63%的土地发生了转移,林地转化为耕地、耕地转化为林地、林地转化为草地成为主要转化类型;(iii)从斑块类型水平看,林地和耕地是鄱阳湖区的优势景观类型,2者置换趋势明显;从景观水平看,鄱阳湖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iv)鄱阳湖区南部的景观分离度高于北部,水陆交错带的景观分离度较高,形成了环鄱阳湖水域的景观分离圈.  相似文献   

20.
对甘肃陇南森林资源管护现状及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世荣  赵元清 《甘肃科技》2007,23(12):223-226
陇南市森林资源丰富,现有林地面积119.08万km2,森林覆盖率为40.0%。全市各级林业部门特别是资源林政管理机构、林政稽查组织、各国有林场、木材检查站、管护站是全市森林资源管护的主要力量,在森林资源管护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认真贯彻《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全面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公益林建设工程,使我市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发展,有效地维护了全市森林资源的安全。但森林资源管护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管护机构不健全、难度大、管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管护人员的待遇过低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