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智能船舶中基于视觉传感器的水面小目标识别具有识别区域分辨率低、图像模糊、信噪比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水面小目标检测算法——自注意力特征融合检测算法.首先,为了提高视觉信息处理的效率与准确性,在网络模型中引入了自注意力模块,更多关注小目标的细节信息.其次,在网络模型中采用了结构化的特征融合算法,通...  相似文献   

2.
针对SSD多尺度目标检测过程中存在的目标漏检和错检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入多维空洞卷积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目标检测算法。在卷积神经网络输出的多尺度特征中,浅层具有更多的细节信息,深层具有更多的语义信息,根据这一特点,对浅层网络采用了3种多维空洞卷积的浅层特征增强模块,获得具有语义信息的特征图,将增强后的特征图进行下采样,融合不同层的特征;同时在深层网络引入通道注意力模块,对通道进行权重分配,抑制无用信息,提高目标的检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在PASCAL VOC数据集上检测精度为79.7%,比SSD算法提高了2.4%;在KITTI数据集上检测精度为68.5%,比SSD算法提高了5.1%,检测速度达到了实时性的要求,有效地改善了目标的漏检和错检。  相似文献   

3.
针对SSD目标检测算法在检测目标过程中存在漏检的现象,提出一种特征增强的SSD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将特定连续特征层进行特征融合,获取更为丰富的目标细节特征信息,以此来改善目标的特征表达效果,提升目标检测正确率。经仿真测试,该算法对车辆、自行车和行人等道路参与者检测效果均有提高,在PASCAL VOC2007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与原有SSD检测算法相比,mAP提高0.78%,适合于车载与移动机器人等场景的目标检测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4.
图像或视频中的人员目标检测,一般采用单个深层神经网络检测器(SSD)算法.但在复杂场景下,SSD算法因场景复杂、物体重叠、遮挡等干扰,检测精度大大降低.在SSD算法中加入反卷积网络反馈用于增加环境感知信息;采用辅助损失函数以促进损失降低,并将复杂场景中的目标检测多分类问题转换为二分类问题.以无人机拍摄的复杂场景下的行人数据集为例进行人员目标检测实验,对比分析多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表明,改进后的SSD算法在检测速度和识别精度上均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5.
单次多边界框检测器(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SSD)算法因其性能优良已被应用于许多场景中,但该算法对小目标物体的检测精度偏低,主要原因是高层的语义信息没有被充分利用。为解决该问题,文章将其基础网络替换为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 ResNet),同时融合深浅层的特征信息来增强浅层特征图的语义信息,此外还引入注意力模块,保留更多的目标特征信息,抑制无关信息,进一步提升对小目标物体的检测效果。在PASCAL VOC2007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测试,平均精度均值为80.2%,优于其他SSD改进算法。由于增加了特征融合和注意力模块,所提算法检测速度有所下降,但相比于SSD改进算法,检测速度仍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标检测问题是计算机视觉中的热门问题,如何提高目标检测定位精度是检测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在SSD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结合选择性搜索算法,提出了一种提高检测定位精度的方法。该算法首先通过SSD算法框架对图像进行目标初始检测,获得目标粗略位置和目标类别,然后采用一种改进的选择性搜索算法对目标所在区域进行选择性搜索,生成目标边界候选框,最后采用文中提出的边界判断方法得到目标精确位置,完成由粗到精(Coarse-to-Fine)的目标定位检测。文中算法对PASCAL VOC2012数据集中的22 531张图像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文中算法检测目标中心位置误差7.6,平均覆盖率90.8%,相比于其他算法,中心位置误差更低,覆盖率更高,能提高目标检测定位精度20%~30%。  相似文献   

7.
针对自动驾驶场景下的周边车辆及行人等目标的识别和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PointPillars+三维目标检测算法.算法将完整空间按等尺寸柱均匀划分,从所有柱中提取内部点云的特征进而生成伪图;引入2种注意力机制,实现对伪图中特征信息的放大和抑制;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注意力模块输出结果进一步处理,并使用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算法进行三维目标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并行注意力机制的PointPillars+检测算法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相对于PointPillars算法,鸟瞰图下,平均均值精度(mAP)的中等难度均值(mAP_m)从66.19增加到69.95,汽车的mAP从86.10增加到87.73;三维模式下,mAP_m从59.20增加到62.55,汽车的mAP从74.99增加到76.25.  相似文献   

8.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人员安全帽佩戴情况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并及时预警,实现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但现有的安全帽佩戴检测算法存在检测速度慢、检测精准度不高等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算法SSD(Single Shot Multi Box Detector)的改进安全帽佩戴快速检测算法。通过使用轻量型卷积神经网络Mobile Net V3-small替换SSD检测算法的卷积神经网络VGG-16,实现减少模型参数,提升检测速率的目的;同时使用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将深层更抽象的特征与浅层更细节特征进行信息的融合,提升检测精确度;以自主制作安全帽数据集HWear的方式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训练时利用数据增强技术提高模型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SSD算法提升了人员安全帽佩戴检测速率,达到108 fps,同时相比于SSD算法平均精确率(mAP)提升了0.5%,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中,高维特征会遗失小区域特征及目标位置信息,从而导致对小目标的识别率很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特征层融合进行检测的算法。利用图像插值方法,将高维特征图与低维特征图转化为同样尺寸,通过设置一个网络自学习参数来对各特征图进行有效融合,使得最终进行检测的特征图同时具有丰富的语义信息与尽可能多的目标特征信息。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道路场景中的远距离车辆进行检测,在KITTI数据集上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主流的FasterRCNN和SSD检测框架相比,该模型的检测召回率分别提高了5. 9%和14. 6%。  相似文献   

10.
针对SSD目标检测算法运用于自动驾驶领域时,在检测道路上小目标容易发生漏检错检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SSD目标检测算法。本算法首先在SSD模型的主干网络中嵌入感受野增强模块,扩大特征层的感受野,以获取更多小目标的特征信息;然后在主干网络后加入4次U型特征提取结构,构建4个不同层级的特征金字塔,最后合并成一个多层级特征金字塔用于检测。结果表明,该改进SSD模型在KITTI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较原始SSD模型提升了6%,检测速度达到了每秒27.9帧。在兼顾检测效率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对道路上小目标的检测精度,更适用于自动驾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目前遥感影像目标检测算法大多针对良好天气,一旦出现雾霾,则必然影响检测效果。为使目标在良好天气或雾天条件下均能有较优的检测精度,提高模型适用性。以飞机检测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影像处理的clear-SSD单点多盒目标检测模型。该模型在SSD检测算法前增加了影像处理算法,即先对待检测的遥感影像进行清晰化处理,再通过SSD检测算法提取影像中的飞机。比较不同清晰化算法对检测精度的提升效果,选择适用性最优的算法作为模型前端,备选清晰化算法包括暗通道、高斯同态滤波及线性同态滤波,研究表明,三种清晰化算法对精度均有改善,其中高斯同态滤波的适用性最优,平均检测精度达到0.9843,比原始SSD模型提高了0.043,因此,将高斯同态滤波作为clear-SSD模型的影像处理部分。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基于HOG特征与Ada Boost算法分类器在目标检测中存在检测速度慢、误差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编码神经网络与Ada Boost的快速行人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基于ACF模型的目标检测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疑似目标区域;然后对获取的子区域进行尺度归一化,提取HOG特征,并输入到自编码神经网络中进行降维;最后利用Ada Boost分类器对分类检测,输出检测到的行人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的行人检测性能超过现有的检测算法,其检测速度也超过大多数算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水下目标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水下目标检测算法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水下目标检测算法(feature refinement and attention mechanism network,FRANet).该算法采用特征融合模块和特征增强模块相结合的方式,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目标的多尺度特征.同时引入一种由锚框精化模块、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小目标物体检测精度差的问题,同时不以牺牲速度为代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注意力的多级特征融合目标检测算法。算法首先由卷积神经网络生成多尺度的特征图,然后采用多级特征融合的方法,将浅层和深层特征图的语义信息相结合,提高特征图的表达能力,接着引入全局注意力模块,对特征图上下文信息进行建模,并捕获通道之间的依赖关系来选择性地增强重要的通道特征。此外,在多任务损失函数的基础上增加一项额外的惩罚项来平衡正负样本。最后经过分类回归、迭代训练和过滤重复边框得到最终检测模型。对所提算法在PASCAL VOC数据集上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升小目标物体检测效果,并较好地平衡了检测精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裂缝是大坝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可反映大坝的受力状态和安全性。针对混凝土坝裂缝传统检测算法速度慢、精度低、泛化性能不足等问题,该文基于目标检测神经网络YOLOX(you only look once x)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提出一种混凝土坝表观裂缝实时检测方法(YOLOX-dam crack detection,YOLOX-DCD)。该方法对YOLOX目标检测神经网络进行改进,首先在网络结构中加入卷积注意力机制,使网络更关注裂缝特征,提高检测效果;其次引入完全交并比(complet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CIoU)作为目标定位损失函数;最后在自制的混凝土坝裂缝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评估,并与现有的多种目标检测神经网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参数少的特点,且明显优于经典目标检测算法。因此,该文所提方法能满足混凝土坝裂缝检测高效、精确、实时的要求,可为混凝土坝裂缝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中异常流量的有效检测对网络安全至关重要.以机器学习方法为主的异常流量检测技术,对流量数据采用特征选择方法进行降维并提取最优特征,但容易忽略数据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存在异常流量的检测率低、误报率高等问题.为了提高异常流量检测性能,论文在提取流量数据特征的过程中引入自注意力机制进行相关性学习,并结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有效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引入自注意力机制,论文所提出的检测方法能够提取更准确的流量特征,并使得异常流量检测率高、误报率低.  相似文献   

17.
精细化、智慧化是果园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其中果树位置信息是果园管理的重要数据。为了快速获取井冈蜜柚果树的位置,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取蜜柚果园的正射影像,提出了一种用于检测蜜柚果树目标的SSD改进算法。该算法将原SSD算法的主干网络VGG替换为VoVNet,提高了特征提取能力。对样本数据进行了裁剪处理,有效提高了算法检测小目标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蜜柚果树目标的平均检测精度达到92.6%。  相似文献   

18.
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中,受云雾、光照、复杂背景、噪声等因素影响,现有目标检测方法虚警率高、速度慢、精确度低.为此提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剪枝的两阶段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 based on deep pruning,ODDP)方法.首先,给出深度神经网络剪枝方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剪枝分别提出自主学习区域提取网络算法与优化训练分类网络算法;然后,将上述两算法用于卷积神经网络,得到两阶段目标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NWPU VHR-10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集上,相比现有目标检测方法,ODDP的检测速度和精度均有一定提升.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算法在行人目标检测中存在精度低、速度慢、算法鲁棒性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目标检测算法YOLOX-L改进的行人目标检测算法YOLOX-H.使用改进型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HarDNet85替换原有的CSPDarkNet53,新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相较于原有的网络具有更强的特征提取能力以及更快的速度,同时提升了网络检测较大目标的能力.在HarDNet85卷积神经网络中引入了Softplus激活函数提升算法的检测精度,构建了CityPersons、PRW、ETHZ和MOT17多场景的联合数据集,以提升网络对于行人目标检测的鲁棒性.在联合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YOLOX-H相比于YOLOX-L,每秒检测帧数(FPS)提高了32.95%,检测精度提高了3.1%,大目标检测精度提高了6.9%.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复杂交通场景下密集小目标居多、目标尺寸差异大、目标间遮挡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4框架的复杂交通场景下的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构造多尺度特征融合提取模块作为主干网络特征提取模块,充分提取不同尺度目标特征信息,同时引入轻量化Ghost模块对主干网络特征进行维度调整;其次,将卷积模块与自注意力机制融合,构造倒残差自注意力模块应用到主干网络深层,深层网络在充分提取局部特征信息基础上获得了全局感知;然后,构造轻量级混合注意力模块,抑制背景噪声,增强密集小目标检测能力;最后,在Udacity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检测精度达到了84.41%,相比较YOLOv4, 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提高了3.07%,对1 920×1 200分辨率图像的检测FPS(frames per second)可达到49,提高了22.5%,精度提升的前提下实现了较好的实时性,更适用于复杂交通场景下的目标检测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