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的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基于在线黑体空腔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水连续测温方法·针对在线黑体空腔不满足基尔霍夫理想黑体物理模型,具有"非密闭"和"不等温"的辐射特性,建立了在线黑体空腔有效发射率、积分发射率的计算模型,并应用于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系统中·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测量误差≤±3℃,测温管寿命可达20~40h,测温成本与现行的快速热电偶实际消耗相当或略低,同时低于铂铑热电偶连续测温,是取代现行钢水间断式测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冯驰  苏海燕  高广凤  陈瑞滨 《应用科技》2009,36(7):33-36,46
介绍了基于黑体辐射式测温原理的光纤高温计.比色测温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金属辐射率对测温精度的影响,使得测量结果更加接近物体真实温度.基于比色法的涡轮叶片辐射式光纤高温计能够提高燃气轮机内部温度测量的精度和测温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于热成像测温的温差测量法原理;提出了对温度信息的多种处理方法,主要有非均匀响应补偿法、多次累积平均法和超温(或低温)邻域检测大数判决法.采用这些处理方法提高了回转窑热成像检测系统的测温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于热成像测温的温差测量法原理;提出了对温度信息的多种处理方法,主要有非均匀响应补偿法、多次累积平均法和超温(或低温)邻域检测大数判决法,采用这些处理方法提高了回转窑热成像检测系统的测温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中间包钢水黑体空腔连续测温传感器的保护套管由耐高温、耐冲刷材质构成,导致传感器在测量中存在热传导惯性,测温输出信号滞后于被测温度的变化,产生动态测量误差。针对于黑体空腔连续测温传感器的热响应惯性,根据传感器实际物理参数,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传感器的模型,建立传感器的热响应函数,进而根据传感器初始温度测量值对其钢水温度进行预估。最终为降低传感器温度测量动态误差、提高测量实时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6.
1红外辐射测温的原理和方法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指出,黑体在任一温度下的辐射强度随波长变化遵循如下规律:式中λ为辐射波长,T0为黑体的温度(K),C1、C2分别为第一、第二辐射常数。E(λ,T)为黑体的单色辐出度,即黑体在温度T0时在波长λ附近单位波长间隔、单位发射面积、单位时间内的辐射能量,它是波长和温度的函数。把这一能量用红外传感器接收起来,转变为电信号,并作些其它处理,就可以测出物体的温度。红外辐射测温具有许多优点。首先这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不破坏被测物体的温度分布,测温精度及分辨率高。因而它适用于温…  相似文献   

7.
待发表文章摘要预报钢水连续测温智能检测仪表开发研制钱洪俊沙骏介绍钢水连续测温智能检测仪表的工作原理及其所特有的热电偶冷端高温自动补偿技术,它是采用多级补偿措施和智能化手段,有效地解决了高温范围的补偿从而提高了测温精度.在线黑体辐射源的建立及其精度评价...  相似文献   

8.
红外测温原理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黑体辐射原理出发分析了红外测温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它的数学模型,描述了物体的辐射功率与波长、温度之间的关系,即红外测温必须根据实际测温范围,选择不同的工作波长.通过具体应用电路的实验数据,从环境、反射率、距离系数等几个方面,探讨和分析了测量精度的原因,得出了环境温度与被测目标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验证了环境温度是红外测温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并为消除测量误差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基于CCD传感器的高温场非接触测量技术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提出一种高温场软测量混合模型.首先,通过机理分析建立一个含待定参数的机理模型;然后,利用黑体炉标定和在线标定数据,对机理模型中的待定参数进行参数辨识;最后,通过构建烟雾衰减辐射能补偿器,对受烟雾干扰的测温结果进行补偿校正.实验结果表明,模型测温精度和可信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多色测温仪是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较多研究的课题之一,它对于削弱表面辐射系数对测温精度的影响有较好的效果。 本文设计了一种多色辐射测温仪。运用经典的普朗克公式,由表面黑度系数的幂级数形式,从理论上推导了多色辐射测温公式。并讨论了这个公式对于克服黑度系数影响的作用以及它的测温误差。 多色测温仪设计中采用光导纤维光学系统,实现了被测辐射信号的传输及对四个光电元件的分叉耦合。利用单板计算机进行回色信号处理。仪表经黑体炉标定,并针对不同金属耙面,研究了四色温度与比色温度的误差。 仪表经计量部门标定及实验室试验,认为多色测温技术是消弱表面黑度系数对测温精度影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卫昱含  于洵  胡铁力 《科技信息》2008,(36):117-117
通过非接触测温接收目标物体发射、反射和传导能量可以测量其表面温度。根据黑体的辐射特性,在发射率设定的情况下,可实现利用标准点源黑体对中温面源黑体的校准。本文比较了中温面源黑体的校准方法,并重点分析了中温面源黑体辐射特性的辐射量值实时比对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温度成像能够为肿瘤热疗消融提供实时、全局的温度场监控,是保障消融安全、有效进行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临床中磁共振温度成像信噪比较低,该现象在选用快速成像序列时尤为严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Kalman滤波和生物传热模型对磁共振温度成像进行滤波的方法。该方法将生物传热模型改写成Kalman滤波方法的状态转移矩阵形式,并将模拟温度和磁共振测温值相结合,以获得具有高精度和高信噪比的估计温度。临床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将测温均方根误差从6℃降至2℃;仿体实验表明,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均方根误差从1.927℃下降到0.735℃,且信噪比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3.
辐射定标是实现红外测温技术的基础。针对复杂环境下,大范围高温区域的测量任务,建立辐射定标数学模型。首先,采用长波红外热像仪和高温黑体炉进行定标实验,分析探测器响应灰度值与黑体辐射的关系。然后,考虑到探测器在测温过程中有可能进入饱和状态,进一步分析探测器响应灰度值与积分时间的关系。提出综合考虑黑体辐射和积分时间的定标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热像仪的理论测温范围的推导过程。最后,通过辐射定标数据的温度反演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获取可参考的理论测温范围。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满足应用需求,不仅能够快速、有效地得到定标数据,而且对实际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红外热成像系统温度漂移补偿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红外焦平面阵列(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s, IRFPA)响应输出易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且长时间工作后易发生温度漂移,导致红外热成像系统测温误差大,为此提出了一种红外热成像系统温度漂移补偿算法。该算法建立了红外焦平面阵列响应输出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补偿模型,利用该模型对IRFPA每个像素响应输出值进行逐一修正。将该补偿算法加入红外热成像系统中,进行红外目标的温度显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测温误差,提高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测温精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镁合金燃点测试方法具有的响应速度慢,破坏被测温度场,测温精度低等弊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比色测温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测温原理及结构,提出根据镁合金燃烧时光谱强度出现爆发性增长导致系统两路光辐射电压输出曲线出现拐点来确定镁合金燃点的方法。利用光谱仪测量镁合金燃烧前后的光谱强度,为选取系统带宽和确定系统中心波长提供依据。利用高温黑体校准源M390对比色测温系统进行静态校准,获得系统的静态校准系数,最后利用大功率直流电源作为热源点燃镁合金(AZ80),同时分别利用已标定过的比色测温系统和高速工业级光纤红外变送器OS4000测量镁合金燃点温度,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为0.98%。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Pt100热电阻的特性和测温原理,并从现场应用方面介绍了提高Pt100测温精度的方案和在永坪炼油厂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讨论了谱色测温系统研究中,基于测温坐标系的辐射测温区域的界定问题。以线性发射率模型以及改进的单调发射率模型为基础,通过测温坐标系标尺的考察,分析了不同光谱发射率模型下的辐射测温坐标系所限定的辐射测温有效区域的规律特征;以实际应用中特定的谱色测温仪器为例,给出该仪器适用的辐射测温的理论区域,并用黑体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根据基尔霍夫理想黑体“腔体密闭性”和“腔体等温性”两项原则,提出由腔体密闭和等温程度所决定的黑体空腔精度两个分量的新概念,并给出这两个分量的理论公式。首次发现由黑体空腔不等温性所决定的分量在短波侧占黑体空腔总精度的80% ̄90%。由此为研制各类黑体辐射源和在线黑体传感器提高它们的精度指出了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奕目科技掌握了光场相机全部"软、硬"核心技术,光场三维测量精度和效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光场相机作为一种全新的三维成像技术并不被众人所知。随着技术的成熟,产品的迭代升级,光场成像技术在诸多工业场景中解决了一些难点痛点问题。奕目(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奕目科技")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光场相机光学设计、封装制造、光场图像三维渲染、三维精密快速检测全部核心技术的光场三维成像科技公司,  相似文献   

20.
根据基尔霍夫理想黑体“腔体密闭性”和“腔体等温性”两项原则,提出由腔体密闭和等温程度所决定的黑体空腔精度两个分量的新概念,并给出这两个分量的理论公式.首次发现由黑体空腔不等温性所决定的分量在短波侧占黑体空腔总精度的80%~90%.由此为研制各类黑体辐射源和在线黑体传感器提高它们的精度指出了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