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CFRP加固有损伤梁的抗剪性能,基于钢筋混凝土梁抗剪理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CFRP加固有损伤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不同加固量和加固方式对二次受力下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极限承载力的贡献和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布加固量的增多,梁的抗剪极限承载力也随之增大,且环包加固效果好于"U"形粘贴,碳纤维布在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加固中对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2.
CFRP加固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讨高强混凝土结构用碳纤维布(简称CFRP)增强系列问题,对基于碳纤维布拉断的高强钢筋混凝土加固梁进行了抗剪性能试验研究,考虑了加固量、加固形式、剪跨比、预损伤程度、配箍率等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碳纤维布加固的高强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提高较多,加固效果明显;预损伤对加固梁的抗剪承载力影响不大;剪跨比、加固量综合起来影响着碳纤维布的受力程度,从而影响到碳纤维布的有效应变,最终决定了试验梁的抗剪承载力.基于有效应变模型,提出了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的碳纤维布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结合我国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规程,提出了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用碳纤维布进行抗剪加固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8根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剪实验,主要研究碳纤维布对混凝土梁抗剪的影响和作用.考察了碳纤维布加固方式、加固量、粘贴层数、剪跨比以及混凝土强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最后提出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根用碳纤维布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抗剪梁为试验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间距、粘贴层数、粘贴角度及预加栽对加固梁抗剪极限承载力及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了碳纤维布的应变变化规律及其破坏模式.根据试验现象,提出了CFRP有效应变、有效长度的概念.基于CFRP布两种破坏模式.在理论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CFRP布粘贴角度影响的抗剪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布对钢筋混凝土梁剪切加固后,其抗剪强度明显提高.图13,表3,参8.  相似文献   

5.
玻璃纤维布加固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梁抗剪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18根简支梁试验基础上,对玻璃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后各种参数对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不同预加载程度对梁的承载力折减及在线加载效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二次受力梁的抗剪承载力公式.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厚型防火涂料对3根碳纤维布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和1根对比梁进行ISO834标准升温条件下的恒载升温耐火性能试验,得到试验梁的测点温度随时间增加的分布关系。分析不同加载方式、剪跨比、加固量和防火保护层厚度对高温下CFRP抗剪加固梁的破坏形态及耐火极限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剪跨比是高温下影响CFRP抗剪加固梁耐火极限和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抗剪加固防火涂料的厚度可以提高剪切破坏的耐火极限,但不改变弯曲破坏的耐火极限。编制了设有厚型防火涂料保护的碳纤维抗剪加固混凝土梁的截面温度场计算程序,通过试验结果验证程序的正确性。为全面考虑影响高温下碳纤维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耐火极限的因素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加固砼梁的抗剪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5根玻璃增强塑料(GFRP)片材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剪试验,研究GFRP片材的形状、加固方式、加固率、以及梁的剪跨比对加固梁抗剪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文中采用拱形桁架模型解释GFRP加固梁的剪切破坏机理,提出GFRP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钢筋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抗剪机理的试验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无腹筋钢筋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度计算. 分析结果表明:在集中荷载作用下()31<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加固二次受力梁斜截面抗剪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5根损伤的钢筋混凝土矩形简支梁的抗剪试验,对用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补强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强度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用CFRP补强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强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4根完好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的抗剪试验,对用CFRP补强一次受力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强度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证明用CFRP补强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强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