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西安市为例,在概括西安城市郊区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选择了四个典型区域,分析了郊区化进程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受郊区化影响,在人口的主要迁入圈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快速减少;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不断增长,优势度指数则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西安市为例,依据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概括西安郊区化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郊区化影响下西安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问题,提出了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北京工业、人口、商业郊区化进程的推进,办公郊区化现象开始显现。在对北京郊区化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上,得出北京郊区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即工业郊区化伴随人口郊区化阶段、住宅郊区化带动商业郊区化阶段、房地产业郊区化引领办公郊区化阶段。通过区位熵法分析,北京市第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中以写字楼为载体的办公活动也显示出较强的比较优势,从各区县2009—2013年办公就业人员变化情况分析,得出北京市当前已经进入郊区化的高级阶段,即出现了办公郊区化现象。在此判断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对比2009年与2014年北京市写字楼数量的空间分布差异,表明写字楼分布沿中心城外缘由近及远呈环状向外推进,中心区和近郊区变化不明显,远郊区出现分布扩散趋势,证明北京城市办公活动出现了离散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西安市居民收支状况调查数据及近20年城市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城市内部的微观区域(街道)为载体,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的角度分析城市贫困与综合环境质量的耦合关系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安城市贫困空间大致由放射状嵌套分布转变为圈层分布,城市贫困程度不断减轻;城市远郊的综合环境质量优于中心城区,但整个城区的综合环境质量逐步变差,尤其是南部地区;城市贫困程度与综合环境质量的耦合不断变化,并未呈现某种统一的规律,而是在城市内部表现出更加细化的耦合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郊区化的概念出发,剖析了当前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并提出郊区化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郊区化概念的理解,分析了我国城市郊区化产生的机制——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家制度的改革和新区开发,阐述了我国郊区化的特点——经济基础薄弱、郊区化程度低、被动郊迁比例大、郊区化与中心区繁荣并进和郊区化速度快,最后提出了我国郊区化发展的新趋势,即我国郊区化将更加普遍,郊区扩展向多种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异速生长定律与城市郊区化的分维刻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关于城市人口密度衰减的Smeed模型出发导出城市人口-城区面积异速生长关系式,然后导出刻画城市人口郊区化的Bradford—Kelejian模型;基于前述结果,从Beckmann城市体系异速生长方程出发导出反映城市郊区化的Mills模型,从而建立了Bradford—Kelejian模型、Mills模型与Smeed模型及其参数与分形维数的数理关系.文章证明.关于城市密度的Clark模型不能与Bradford—Kelejian模型及Mills模型有效沟通;进而揭示:Bradford—Kelejian模型和Mills模型的理论基础在于城市结构的自相似性质即分数维特征.城市人口的负指数分布最终会通过自组织机制向呈现幂指数分布的分形几何结构演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我国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的特征,对城郊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3个方面探讨了城郊型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9.
市民视角的广州市居住郊区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广州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居住郊区化,经过起始期、发展期,目前正处于加速期,空间分布表现出沿交通干道扩散、板块集聚、近郊化的特点.影响广州居住郊区化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是政府、开发商、市民三方主体.在起始期及发展期市民主要处于被动地位,在政府及开发商作用下不得不选择在郊区居住,进入加速期后居住郊区化迅速发展,大部分市民开始逐渐接受居住郊区化,其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居住郊区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综合目前城市发展现状,通过对哈尔滨、沈阳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西安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特别是地下商业街建设的具体举措和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根据构建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方法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专家征询及模糊综合评判等多种方法,分两轮对西安市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了西安市旅游资源重要性综合排序及重点资源的评价结果,并进一步分析了西安市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为西安市旅游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西安市2006年专利申请从总量和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全国平均水平、上年同期数据及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提高西安市专利申请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资源转化为资本,是突破城市发展资金瓶颈限制的有效途径.在转化过程中,第一步进行产权分析,以确定哪些资源是政府可调控的;第二步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资源的经济、生态、文化价值等方面综合考虑,判断资源可否转化;第三步根据价值属性的不同,确定由不同的主体对资源进行运营;政府要最终担负起对资源转化带来收益进行合理分配的责任.从这个思路出发,本文探讨了西安市土地资源转化过程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环境质量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2000年,西安市环境污染恶化趋势总体上得到基本控制,大气质量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呈煤烟型污染;废水中COD排放量趋于增加,地表水污染较为严重,以有机污染为主,固体废物的排放量有减少趋势,但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处理率低,综合利用率低;工业污染在整个环境污染中的比重在下降,生活和农业污染的比重在上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西安市专业人才队伍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人才观念滞后、人才结构失调、人才体制不成熟、人才环境欠佳、人才队伍不稳,制约了队伍的建设.为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西安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应进一步营造重科学、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管理,建立完善各种激励机制与政策,加大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搞好人才立法,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相似文献   

16.
从阐述城市设计的内涵入手,指出城市设计的作用在于建立人性城市,进而揭示城市设计与公众心理两者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即塑造天人合一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城区蓝绿空间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城镇化进程中蓝绿空间不断遭受侵蚀,厘清其演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指导城市用地规划、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以1981—2020年5轮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设定时间节点,探究其蓝绿空间演化特征,从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两方面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并解析其演化驱动机制。【结果】①研究区耕地、林地和水域及湿地面积均发生显著缩减,草地面积有所增加;政府颁布的相关土地利用政策与城市规划方案是研究区蓝绿空间演化的基础依据。②研究区蓝绿空间总占比在各梯度都呈减小趋势,耕地、水域及湿地在主城区及近郊明显减少;林地占比在城市中心及紧邻松北新区主要建设用地外围出现小幅度减少;草地在主城区范围有所增加。③1981—2017年研究区蓝绿空间收缩演化模式以主城区内吞式为主;2017—2020年边缘式收缩成为蓝绿空间主要演化模式;蓝绿空间收缩由城市中心建筑用地内部单元逐渐向外围转移。④研究区各类蓝绿空间演化受多种因素共同驱动,社会经济因素是直接驱动力,自然因素驱动作用不如社会经济因素显著。【结论】研究明确了1981—2020年哈尔滨中心城区各阶段蓝绿空间的时空演化特征,引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探究社会经济及自然因素对蓝绿空间演化的驱动作用,可为东北地区城镇快速扩张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蓝绿空间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西安市民国内旅游的特点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安市667名普通市民的国内旅游活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西安市民的出游状况、消费行为以及对服务设施的要求做了详细分析,总结出西安市民出游的一般规律。此外,还探讨了旅游行为特征形成的宏观原因,并对西安市民国内旅游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