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甲醇提取法和乙醇提取法从罗氏海盘车提取了海星总皂甙,其产率分别为0.09%和0.11%。产品绠化实验、溶血实验及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鉴定,证明提取物为海星总皂甙;总皂甙经薄层层析及柱层析分离出五种主要组分,其中两种初步断明为海星皂A和海星皂甙B。  相似文献   

2.
多花黄精总皂甙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75%乙醇为溶剂,分别用加热回流法、索氏抽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提取多花黄精中的总皂甙,再用 AB-8大孔树脂纯化提取液,以人参皂苷 Rb1为参照品,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总皂甙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提 取总皂甙具有快速、高效等优点,每100g 多花黄精干粉能提取总皂甙约702mg。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利用水葫芦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水葫芦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0.4634mg/mL,回收率为98.8%,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水葫芦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广西桔梗总皂甙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优化一种提取广西桔梗总皂甙的工艺.方法 以提取率为指标对4种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筛选出效果最理想的超声波提取法.结果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提取过程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体积分数),超声时间42 min,液料比9 mL/g,总皂甙得率可达3.45%.结论 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二丁基氧化锡为催化剂,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二甲氨基乙醇经酯交换反应制备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新方法,产率90.2%,纯度97.3%.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没有聚合物,产率高,质量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焙烧、温和氧化和离心等方法除去电弧放电法制备的单层碳纳米管中的无定形碳、金属催化剂和石墨碎片等杂质.并利用TG-DTA、XRD、SEM等对纯化过程中的样品进行表征。实验证明,该方法对单层碳纳米管的纯化是比较有效的.且经济简便,可以得到纯度为90%.产率为20%的单层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7.
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在回流温度下反应0.5h并经乙二醇单乙醚重结晶制备阻燃剂ODOPB,产率达到9lI8%,纯度达到98.8%.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所得数据与其结构相吻合.该方法所用溶剂沸点适中、毒性小,具有操作简便、溶剂方便回收重复使用,成本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是工业化生产ODOPB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保护赖氨酸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L-赖氨酸是固相多肽合成的重要原料,其商品价格居高不下。采用Fmoc和Boc保护策略,对L-Lys的α-氨基和ε-氨基保护进行了制备工艺研究,优化选择了其制备条件,将Fomc-L-Lys(Boc)的产品产率由76%提高到88%,产品纯度达到99.6%,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对桔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水分胁迫对桔梗生长发育以及总皂甙积累的影响,对二年生桔梗采用室外盆栽控水,设土壤相对含水量40%,60%,80%三个梯度,测定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地上、地下部分的质量以及有效成分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强,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均受到抑制,但对地上部分的抑制更明显,且对总皂甙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水分条件是影响桔梗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之一,当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的条件下,桔梗的产量和质量可以兼顾.  相似文献   

10.
以甲醇工业生产中废催化剂为原料,采用络合一酸浸取法代替传统的酸浸法制备五水硫酸铜和活性氧化锌.并对其浸取工艺条件进行调整,以达到产率高、纯度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授粉方式和花序不同部位肉苁蓉种子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授粉方法,对结实的肉苁蓉种子进行分级和生活力等测定,研究肉苁蓉不同授粉方式及花序不同部位种子的质量差异。结果表明,肉苁蓉异株异花方式授粉的结实率为88.4%,同株异花方式授粉的结实率为43.4%,自花授粉不能结实;异株异花方式授粉种子质量(空胚率为25.67%,千粒重为0.088g,生活力为41.33%,粒径≥0.5mm的重量百分比为95.33%)优于同株异花授粉种子(空胚率为92.77%,千粒重为0.068g,生活力为0.67%,粒径≥0.5mm的重量百分比为1.33%)。同一花序不同部位种子中,花序下部种子质量最好(千粒重为0.114g,生活力为33.33%,空胚率为33.75%,粒径≥0.5mm的重量百分比为81.33%);花序中部种子次之(千粒重为0.086g,生活力为32.67%,空胚率为35.50%,粒径≥0.5mm的重量百分比为78.52%);花序上部种子质量最差(千粒重为0.078g,种子生活力为10.33%,空胚率为75.65%,粒径≥0.5mm的重量百分比占66.81%)。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催产素、催产素配合普鲁卡因封闭和剖腹产术对58例难产猫进行了助产,其疗效以手术助产方法为最高,有效率100%,催产素配合普鲁卡因封闭次之(60%),而催产素仅在21.5%的猫有效,并对猫发生难产的病因进行了分析:难产的发生与孕猫的胎次有密切关系,第一胎的难产发生率为61.8%,第二、三胎和三胎以上分别为29.4%、5.9%和2.9%,胎儿成活率与难产天数呈反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3.
应用PCR方法对临床收集的8个猪场仔猪先天性震颤病例8例进行CSFV、PCV-2和PPV检测,结果 CSFV阳性率为87.5%,PCV-2阳性率为87.5%,PPV阳性率为37.5%。其中CSFV、PCV-2和PPV混合感染率为25.0%,CSFV和PCV-2混合感染率为50.0%,CSFV和PPV混合感染率为12.5%。序列分析结果显示:7株CSFV的E2基因之间核苷酸序列差异很小,同源性为99.0%~100%,与Alfort株同源性为95.1%~96.2%,与猪瘟兔化弱毒株(HCLV)和石门株(Shimen)的同源性为83.3%~84.7%。5株PCV-2 Cap基因之间核苷酸序列差异很小,分离的同源性为98.9%~100%,与Genbank发布的标准序列的同源性为98.7%~99.4%;3株PPV VP2基因之间核苷酸序列差异也很小,同源性为99.4%~99.6%,与Genbank发布的标准序列的同源性为99.0%~99.8%。PRV动物接种试验结果显示:8个病例的病料组织悬液接种家兔,家兔表现正常,PRV野毒感染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配对分为丁苯羟酸乳膏(治疗组)及婴儿霜(对照组)治疗儿童湿疹各64例.结果治疗组丁苯羟酸乳膏痊愈29例(45.3%),显效11例(17.1%),有效19例(29.6%),无效5例(7.8%),总有效率62.5%.对照组婴儿霜痊愈34例(53.1%),显效8例(12.5%),有效16例(25.0%),无效4例(8.8%),总有效率65.6%.丁苯羟酸乳膏的疗效与婴儿霜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丁苯羟酸乳膏不含激素,不良反应小,而婴儿霜中含地塞米松,不良反应大.  相似文献   

15.
菲的提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氯苯为溶剂,在不同温度下用50%的氢氧化钾溶液、活性白土、90%的硫酸溶液处理工业菲,然后冷却、结晶获得了纯度98.%~99.2%的精菲,收率83%以上。母液可以循环使用,溶剂可以回收。  相似文献   

16.
8 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种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施得益WP、60%双工福玛WP、25%瑞凡SC、80%大生M-45WP、30%富民一号SC 5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均在70%以上,以50%施得益WP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7.65%。施用50%施得益WP和60%双工福玛WP后增产率极显著,挽回损失55.54%和47.44%。  相似文献   

17.
凝胶过滤层析在低聚木糖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4和Bio-Gel P-2为分离介质,对低聚木糖进行二次分离,分析了凝胶过滤层析分离低聚木糖的规律。结果表明:采用Bio-Gel P-4一次分离可获得木二糖、木三糖、木五糖、木六糖和木七糖组分的纯度分别为98.18%,88.54%,97.52%,78.80%和86.67%;HPLC分析表明,低聚木糖中阿拉伯糖基质量分数为14.75%,其中木二糖和木三糖组分不含阿拉伯糖基;以Bio-Gel P-2为层析介质对木三糖组分进行了二次分离,可将木三糖组分的纯度从88.54%提高到94.19%。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凝胶电泳法,分析了41份有芒小麦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6种Glu-1位点的等位变异,其中Glu-A1位点上有3种亚基变异类型,分别为Null,1,2*,优质亚基为1,2*,Null出现频率为70.73%,2*占17.07%,1占12.20%;Glu-B1位点有6种等位变异,存在的优质亚基为7+8/14+15/17+18,7+8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为56.10%,其它亚基类型频率依次为:17+18(17.07%)、7+9(14.63%)、13+16(7.32%)、8和14+15(2.44%);Glu-D1位点有7种类型,仅有一个优质亚基为5+10,2+12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为65.85%,5+10占21.95%,其次2、10、Dy10w、2+Dy10w、Dy10w+12均为2.44%;这16种变异共形成了17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Null/7+8/2+12组合类型出现的频率最高,占43.90%,其次为2*/7+9/5+10和N/17+18/2+12分别占9.76%,7.32%,剩余亚基组合类型频率均小于5%.该项研究结果揭示的部分有芒小麦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其组合类型对小麦品质遗传改良育种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将聚醚砜平板膜组件用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进行了处理污水的研究.研究表明:SMBR对CODcr去除率高于90%;随着运行时间延长,膜污染越来越严重,对已污染的膜进行空曝气,水洗,水洗+碱洗,水洗+酸洗,水洗+酸洗+碱洗可使膜通量分别恢复至新膜通量的26%、46.3%、78%、70%和90%.  相似文献   

20.
利用UPLC法测定准噶尔柳花中的芦丁、木犀草苷、绿原酸、槲皮素含量。采用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 10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乙腈(A) 0.2%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29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 ℃。实验结果表明,芦丁线性范围0.05~3.12 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9%,相对标准偏差为1.6%;木犀草苷线性范围0.03~9.00 μg/mL(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8%,相对标准偏差为0.8%;绿原酸线性范围0.01~5.00 μg/mL(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6%,相对标准偏差为1.7%;槲皮素线性范围0.001~0.050 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0%,相对标准偏差为2.0%。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作为准噶尔柳花的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