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阿富汗战争中,美军首次使用了BLU-118B温压炸弹,有效杀伤了阿富汗东部托拉博拉地区山洞中隐藏的恐怖分子。近年来温压弹发展很快,已成为杀伤洞穴和地下工事内人员的杀手锏武器。温压弹又称“热压弹”、“热钡弹”,主要利用温度和压力效应产生杀伤效果,爆炸时产生的高热和冲击波无孔不入,特别适合于杀伤洞穴、地下工事、建筑物等封闭空间内的人员。温压弹已成为美、俄、英等国当前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已研制和装备了温压炸弹、温压导弹、温压火箭弹等不同类型的温压弹。温压弹基本原理温压弹不是燃料空气弹,它们在工作原理、杀…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在冰天雪地的战场上,使用了燃料空气炸弹——FAE,有力地打击了恐怖分子。在美军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战斗中,美军使用了一种新型燃料空气炸弹,以便能在隧道或山洞里造成强烈爆炸,杀死里面的战斗人员,却不会使山洞坍塌,这样美军就可在轰炸后进入山洞验尸。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机载式真空炸弹,最近由俄罗斯试爆成功。这种炸弹释放的破坏性冲击波威力比普通炸药要大得多,相当于一次小型核爆炸,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常规炸弹。由试爆现场传来的电视画面显  相似文献   

4.
动物的灵敏官能往往出乎人的意料,从以下几个例子便可略见一斑. "嗅"出炸弹的拉布拉多犬 2005年11月,当8岁的黑色拉布拉多搜索犬萨迪协助皇家陆军兽医在阿富汗喀布尔找出恐怖炸弹时,它顿时成为英雄.  相似文献   

5.
早在1945年,美国空袭作战通常需要出动100架飞机、发射650枚炸弹才能确保摧毁一个地面目标.而今天,随着智能炸弹的使用,只需一架飞机和一两枚炸弹,就可达到预期的轰炸效果.  相似文献   

6.
虽然早在飞机诞生之前,就有人从气球或飞艇上投掷过炸弹,但真正的航空炸弹却是在飞机诞生之后出现的。从1911年11月1日,意大利人在意土战争中首次使用以来,航空炸弹便被广泛用于战争,成为各交战国执行战略、战术轰炸的标准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航空炸弹的破坏作用,越来越大。 航空炸弹发展至今,由于不断采用新技术,已不再是先前笨拙的铁家伙,即使在大量使用导弹的今天,其地位与作用不但未受到影响,反而因其成本低、作战效能高  相似文献   

7.
<正>太阳系外有许多不为人知、环境极为恶劣的行星,所有已知生命都无法在上面生存。充满辐射,无大气PSRB1257+12星系是人们最先发现的系外行星星系之一。据悉,该星系对于已知生物来说,就像是一个墓地。来自超新星的巨大冲击波,剥离了  相似文献   

8.
乌克兰研究人员研发出一项使用细菌拆除炸弹的独特技术。只要把他们用秘密配方研发的细菌倾倒在炸弹上,细菌就能在15~115天内把爆炸物质“转化为”一种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9.
漫话洞穴     
在此次阿富汗战争中,密布于阿富汗灰色山脉里的数千个天然洞穴引起了世人注目,“基地”组织与塔利班就藏身于此。洞穴战并不好打,故美军使出了种种高技术来探测洞穴,作战时也使用相应的装备,如专门用来减少反弹的子弹等。  相似文献   

10.
罗均 《世界科学》2008,(2):31-32,44
在阿富汗战争和追捕本·拉登的行动中,美国动用的空中打击力量,除了战斧式巡航导弹、AC-130H/V武装直升机、"狱火"直升机载地空导弹、激光制导的GBU-28穿地炸弹等新型武器装备外,被布什总统赞为精确空中打击力量的"捕食者"(predator)无人侦察机(图1)也显现了一下身手.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45年,美国空袭作战通常需要出动100架飞机、发射650枚炸弹才能确保摧毁一个地面目标。而今天,随着智能炸弹的使用,只需一架飞机和一两枚炸弹,就可达到预期的轰炸效果。1991年1月27日凌晨,美军的一架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在夜幕的掩护下,随编队飞抵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上空,飞行员瞄准了伊拉克司令部的大楼,按动了投弹按钮,一枚2000磅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4,(2):86-86
在被炸弹轰炸后的喀布尔,一位年迈的马车夫正在给他的一家人寻找一处避难所,这个家庭不断地搬家。他等待着失散的儿子从巴基斯坦归来,而他的女儿则梦想成为阿富汗未来的总统。由于无钱买药,他们的婴孩已处于病危之中。从巴基斯坦传来了可怕的消息。在绝望中,马车夫离开喀布  相似文献   

13.
制导炸弹的出现是航空炸弹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它的问世为研制新型航空炸弹指明了发展方向,推动了航空武器从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化的进程,成为常规威慑力量的重要因素和质量建军的必备要素。为了取得在军事上的优势,许多国家都在研制新型的制导炸弹,例如,激光制导炸弹、电视或红外制导炸弹等等,这里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俄罗斯研制的新型制导深弹。深水炸弹简称深弹,它是使用最早的一种反潜  相似文献   

14.
百多年的人类热战历史,让人们知道了火药、炸药及炸弹的威力。然而,在即将来临的后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中。可以炸毁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炸弹是什么呢? 当今信息化作战中,围绕计算机网络这一神经系统。科学家们正着手研制一种新型武器——软性炸弹。这种炸弹使用灵活,行动隐蔽,速度快,效果好。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正>在阿富汗战争中,有超过31000名平民死于非命,其中绝大多数葬身于本文的主角——"杀人机器人":当代潘多拉魔盒2001年,美国为了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组织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的支援,组织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这场名为反恐的战争,一定程度上却成了美军检测新型武器的试验田。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在各类作战行动中频频使用具备远程遥控、自动攻击功能的无人机,并引发了多起殃及无辜的惨剧。在击毙塔利班2号人物瓦利·拉赫曼时,就有7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防弹服大多由20~30层合成纤维构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美国杜邦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初研发的一种凯夫拉尔纤维制成的防弹服,它们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减少了士兵的伤亡人数。在此基础上,纽约另一家公司对多种化学材料进行分析对比试验,研制出一种纳米防弹服,据说这种材料的强度是钢的5倍。但是这种装备的最大缺点是过于笨重,无法保护军人的许多需要经常活动的部位,如手臂、颈部、腿部和肘部等,不能有效地挡住高速子弹和路边炸弹弹片的袭击。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次险而发生的空难。飞往纽约的一架飞机,从檀香山机场起飞后,不到20分钟,机场就按到一个恐吓电话。电话里说:"在你们那里刚起飞的那架飞机里,我们放置了一枚特殊炸弹。飞机起飞后10分钟.炸弹的定时器就会自动工作,一旦飞机降到  相似文献   

18.
“破坏灯火”的石墨炸弹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使用了石墨炸弹,其型号为GBU-94的炸弹是由SUU-66/B战术弹药布撒器和BLU-114/B子弹药构成的子母弹。BLU-114/B内装石墨纤维和少量炸药在目标上方炸开后,石墨丝在空中展出,成网状,搭接到高压线、变电设备或输电线路上,石墨的导电性引起线路短路,摧毁了南联盟几大城市的70%电力系统,导致供电系统瘫痪。目前,石墨炸弹主要是由非制导的战术弹药布撒器和子弹药构成的子母弹。每个布撒器含有约200个子母弹。其外壳大小如同  相似文献   

19.
新的数字式录影技术与传统的成像技术结合在一起,前所未有地揭示着冲击波的奥秘。一个世纪之前,人类就认识到了冲击波这一现象,但其中的奥秘至今仍然未能被人们完全了解。电闪雷鸣,枪炮发射,烟花爆响,化学品和核武器的爆炸等,所有这些都会发出巨大的声响。它们产生的并不仅仅是声波,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威力巨大的冲击波。虽然声波和冲击波都是压力波,但它们并不是  相似文献   

20.
<正>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的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基于他的理论取得了喜忧参半的成果。1914年:相对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爱因斯坦向科学界投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广义相对论,这枚"炸弹"的威力要远胜于真实的炸弹。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度地限制了科学家分享想法以及实施对于检验广义相对论的关键性实验。一战时期,当时在俄国前线任职炮兵军官的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就试图尝试对相对论的理论进行检验。史瓦西的工作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