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刁大明 《世界知识》2011,(12):14-16
相比于2010年的波折,2011年的中美关系可谓在"峰回路转"间"柳暗花明"起来。2011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随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4月,美国国会参议院最大规模代表团和国会众议院代表团相继来华;5月,中美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成功举行,成果颇丰;  相似文献   

2.
张茂荣 《世界知识》2010,(12):40-41
5月24日~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与美国财长盖特纳等10名内阁官员带领200多名美国官员和顾问参与了此次对话。这样的豪华阵容与年初双方因售台武器问题而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媒体评论,中美关系华丽转身。在战略层面,本轮对话所透露出来的积极信息显得非常有限,与其谈判时的豪华阵容似乎有些不相称,因此在对话结束后,一些外电纷纷质疑中美之间的和解,认为双方更多的是在作秀。从本轮谈话的成果来看,主要都集中在经济领域。从中国的立场来看,美国在中国最为关注的几个问题上——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公平待遇等问题上做出了积极承诺,此前曾被热炒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则未成为会谈重点。本文将目光聚焦在了这次对话的积极层面,看看这些成果是否具有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密 《世界知识》2013,(15):13-13
美国东部时间7月11日晚,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如期结束,双方在强化经济政策、促进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提升全球合作和国际规则,以及支持金融稳定和改革方面达成广泛共识。其中,双方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为基础,推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进入实质性谈判尤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4.
美国推行的全球民主化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冷战后,美国在推行该战略的过程中却四处遭到抵制,长期陷入战争泥潭不能自拔,高昂的战争成本让美国不堪重负。面对种种困境,奥巴马政府确立了以"务实"与"合作"为主调的世界观,采取转移反恐战略重心,对外开展"巧实力"外交等策略,希望重振国威。但新政府并不会放弃全球民...  相似文献   

5.
凌小城 《世界博览》2011,(13):60-61
"幸福"实在太主观含糊。而政府以此含糊的概念来行事,将会非常麻烦。前不久,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说,"衡量幸福正在中国流行,突然之间,幸福挂在每一名中国官员的嘴边。"事实的确如此。在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地用"幸福"与国际接轨。但舌尖上的幸福总是令人疑窦丛生。美国人曾把"幸福"一词写在《独立宣言》里,相信很多的政治宣言也是如此。但在这份宣言里,美国人也只是说要"追求幸福",而没有承诺要"实现"它。对说不清的事物,轻易做出"承诺".或许是不严谨的。"幸福"被篡改了不独在中国,进入2011年,"幸福"似乎成为全球各国的政治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13,(15):6-6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0日至1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部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对话。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共识、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金融开放已越来越被关注。华尔街出身的美国财长保尔森上任以来,以促进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取代了美国国会强迫人民币升值的策略。5月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美国在促使中国金融开放上又取得了“进步”。  相似文献   

8.
正9月27日,美日印澳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四国安全对话。这是2017年底美国正式出台"印太战略"以来,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对话重启后的首次外长会晤,意味着原来的司局级磋商正式被提升至部长级。四国拟于今年11月  相似文献   

9.
正2月2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与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在北京举行了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的首次中印战略对话。这是继2016年10月第四次中印战略经济对话后,又一重要沟通机制的"复活"。虽然没有看到两国在分歧问题上取得显著突破,但是战略对话机制的重启本身就意味着两国都希望中印关系能够稳定下来,恢复良性发展,而不是继续下滑。媒体报道,当被问及印度是否参加5月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1947年以来美国的情报改革,论述了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以来美国情报界尤其是中央情报局的变革,详述了小布什政府发起的"先发制人"战略与中央情报局"情报门"事件的关系,分析了自珍珠港事件以来美国情报大改革的动因。  相似文献   

11.
符钟 《科技信息》2010,(2):62-62
情报,历来被兵家所重视。文章讨论了信息时代"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实质,明确情报是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先决条件,谋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态势,必须在各种作战方式中运用好情报,发挥情报力量倍增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13年的到来,随着美国战略东移步伐的加快、日本鹰派政治人物安倍晋三的上台,以及东盟从2013年起迎来新的秘书长,美国、日本与部分南海声索国的战略互动将会更加密切、更加频繁。而一些南海声索国则将会利用这样的机会不断实施小动作,在海上挑衅中国。不难想象,在上述各种因素的联合作用之下,南海的水将会被搅得更加浑浊。  相似文献   

13.
湘溪 《世界知识》2013,(12):68-68
不出外界所料,菲律宾与中国的南海争端还是成了新加坡第12届"香格里拉对话"的焦点和"看点"之一。6月2日,菲律宾国防部长加斯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戚建国被安排在同一个小组。不过,预测中"唇枪舌剑"的交锋场面并没有出现,双方都表现得十分礼貌、克制。  相似文献   

14.
时事概览     
中美举行首次战略对话8月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率团在北京展开中美战略对话。这是中美两国1979年建交以来双方首次举行此类高层定期对话。中美战略对话是两国元首2004年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和静钧 《世界知识》2011,(10):47-47
"恐怖大亨"本·拉登神出鬼没十数年,一朝传来他被美国特种部队在40分钟内击毙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市内一座森严的建筑内,还真令一直以为他会藏身于阿富汗神秘山洞的人们有点"猝不及防"。像观看好莱坞大片似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刚宣布"美国无所不能,拉登已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7月,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于印度举行的第二次美印战略对话会上首次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同年10月,美国国务院向美国驻有关国家大使馆发出电报,要求将美国的中亚、南亚政策统一命名为"新丝绸之路"战略,并将其向国际伙伴通报。这标志着"新丝绸之路计划"正式成为美国的官方政策。有何看点希拉里将"新丝绸之路"定义为"一张能将这个长久以来因纷争和政治隔离而被撕裂的地区重新整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纽约时报》10月9日的一篇文章说,在美国的中期竞选中,中国继续扮演美国经济衰败的"替罪羊"角色。当然,这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却再次被美国政客利用。对美国经济日益下滑感到焦虑的美国民众,会全盘接受这种言论,对中国产生更深的敌意吗?美国民众真的会相信政客的言论——中国抢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吗?  相似文献   

18.
倪建军 《世界知识》2011,(11):13-13
日前举行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共识,其中包括"两国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投资问题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确认。在新一轮的谈判中,中美已经不仅仅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同时已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进行全方位对话。对话双方新的定位给谈判气氛带来微妙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因美国"911"事件而名噪一时的BlackBerry黑莓手机缘何现身2010年上海世博会?作为黑莓手机制造商,RIM公司未来在中国有着怎样的发展战略?本刊专访上海世博局信息化部副部长汪羽与RIM中国区总裁谢国睿,为读者揭开"世博黑莓"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知识》2010,(24):45-45
12月4日至5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主办的"中阿文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兴区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8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中阿文明对话"的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