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是1825年发现的一种淡水龟,因其背甲上有三条明显的黑色条纹而得名。也有称其为金钱龟、红边龟、红肚龟、金头龟的。三线闭壳龟隶属爬行纲、龟鳖目、淡水龟科、闭壳龟属,是我国7种闭壳龟中最漂亮的一种。它的头大小适中,头背部皮肤光滑,色泽蜡黄;喉部、颈部呈浅橘红色,头侧眼后有近菱形的褐斑块;背甲红棕色,有三条黑色纵纹,似“川”字;腹甲黑色,边缘部分黄色;腋窝、四肢、尾部的皮肤橘红色。  相似文献   

2.
通过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等形态参数,以及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背甲长/腹甲长、背甲宽/腹甲宽、背甲长/体高、腹甲长/体高等形态参数比值研究华中、华南地区黄缘闭壳龟群体形态学差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4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华中地区黄缘闭壳龟形态学与华南地区黄缘闭壳龟形态学的相似程度较小,差异性较大,形态参数差异极显著(P<0.01),形态参数比值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而华中地区A、B两群体黄缘闭壳龟形态学的相似程度较大,差异性较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黄缘闭壳龟的体重、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等6个形态参数,以及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背甲长/腹甲长、背甲宽/腹甲宽、背甲长/体高、腹甲长/体高、体重/体高平方等7个形态参数比例来研究A、B两种体型黄缘闭壳龟的群体差异.结果显示:A、B体型黄缘闭壳龟的腹甲长和体高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形态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两体型的形态参数比例除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体高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的形态参数比例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0.01相似文献   

4.
金头闭壳龟是1988年才被发现命名的新种,是安徽省特产的淡水龟类。金头闭壳龟之所以很晚才被发现命名,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它分布地狭窄,二是它数量稀少。金头闭壳龟仅分布于安徽省的南陵、黟县、泾县等地。也有人说,该龟仅产于泾县的后坝、孤峰和蔡树村等乡镇的山涧溪流中。数量极其稀少。据报道,安徽泾县和南陵的两处水产品收购点每年也仅能见到3只左右,1994年泾县仅见到1只。《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已将其列为“极危”物种。  相似文献   

5.
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俗称鹰嘴龟、鹰嘴龙尾电、鹦鹉龟、大头龟、三不像等,属于爬行纲、龟鳖目、平胸龟科,该科也只有这一物种。中胸电长相奇特,是我国淡水龟类中最有特点的一种,往往给人过目不忘的印象,在亚洲也没有其它龟与之体形相似,仅有产于美洲的鳄电与其有些类似。平胸龟身体扁平,头大,近三角形,头背部覆有大块的角质硬壳,上颌钩曲里鹰嘴状。眼大圆睁。背甲长卵圆形且中央较平滑,前后边缘也不是锯齿状,棕色或棕橄榄色,腹  相似文献   

6.
金头闭壳龟     
金头闭壳龟(Cuora aurocapitata)在动物学分类中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闭壳龟属。我国闭壳龟的化石最早发现于中新世晚期,其历史可上溯到八百万年前。现生的闭壳龟约有8种,分布只限于东亚和东南亚,有“亚洲特产”之称,其中多数种类产于我国。而金头闭壳龟直到1988年才由我国学者根据在安徽南陵县获得的标本定名发表为新种,它仅分布于我国安徽省南部的某些山区溪流中,是我国特有的药用、观赏和学术价值均较高的珍稀龟类。该种动物数量较少,分布区狭窄,加上肆意滥捕,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日趋绝迹。如何挽救这种珍稀龟  相似文献   

7.
潘氏闭壳龟是中国的特有龟类,已被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列为珍稀濒危物种,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定为"极危(CR)"等级.近年在河南信阳发现野生潘氏闭壳龟6只,是目前我国发现野生潘氏闭壳龟数量最多的地区,对其形态参数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黄缘盒龟体重、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等可量性状和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背甲长/腹甲长、背甲宽/腹甲宽、背甲长/体高、腹甲长/体高、体重/体高平方等可量性状比值研究了A、B两种体型黄缘盒龟的群体差异.结果显示:A、B体型黄缘盒龟的腹甲长和体高差异极显著(P<<0.01),其它可量性状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9.
对7~12龄黄缘盒龟群体的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黄缘盒龟的生长方程为W=-1284.832+0.859A+43.727LD+46.001WD+2.237LV+17.81WV+77.091H(r=0.915),P<0.001,背甲长与背甲宽的线性方程为LD=1.473+0.974WD(r=0.843),P<0.001.黄缘盒龟的年龄(A)与体质量(W)、背甲长(LD)、背甲宽(WD)、体高(H)、腹甲长(LV)、腹甲宽(WV)呈显著正相关,但是相关系数均小于0.900.不同年龄段黄缘盒龟的生长速度不同.除腹甲宽,10~11龄的黄缘盒龟相对增长率增长较快,其体质量增长率达19.58%,即增长了125.88 g.7~11龄黄缘盒龟存在体质量快速增长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黄缘闭壳龟     
随着我国养鳖热降温,养龟热已初露端倪。我国有34种龟(不包括从国外引进的种),挖掘出有特色、价值高、易饲养、品质优的品种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开发具中国特产的龟类出口,是加入WTO争取市场的必由之路,可使我国特色龟产品入世占据“人无我有”的优势。笔者在此专门介绍可与我国有名的金钱龟相媲美的龟——黄缘闭壳龟,此龟可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黎母山淡水龟类生态考察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世平谢才坚陈川龟类具有约两亿年的历史,是古老而特化的一支爬行动物,在科研、经济以及中国传统医药与文化等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取龟入药和食用的历史已有数千年。然而近年来,传统医药、饮食和宠物贸易对龟需求量迅速增长,过度猎捕以及栖息地的破坏导致了我国野生龟类资源日益贫乏,许多种类濒临灭绝。就淡水龟类而言,濒危种类多达70%以上。海南岛是我国淡水龟类物种丰富的地区,已有记载的为2科8属11种,约占全国淡水龟种数的50%。为了能够深入了解海南岛淡水龟类的现状,探索切实有效的保护对策,在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公司、华南生…  相似文献   

12.
神秘的地龟     
地龟(Geoemyda spengleri)俗称泥龟、金龟、灵芝龟,是龟鳖目、淡水龟科、地龟属的动物。在我国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国外见于日本、越南等国家。我们说地龟神秘,主要是指它的外形很有特点,生活习性也有许多独特的地方,而且地龟数量稀少,不容易被人找到。地龟是一种小型龟类,在我国30余种龟中,它的体形最小,成年个体壳长只有10厘米左右,很少超过12厘米,壳宽不足8厘米。地龟背甲低平,上有3条明显的嵴棱,背甲前后缘均呈强锯齿状并略向上翘起。尤其是后缘,锯齿尖锐而突  相似文献   

13.
野生黄缘闭壳龟繁殖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野生黄缘闭壳龟雌雄性比的调查,龟卵受精率和种龟怀卵量的研究发现:黄缘闭壳龟野生种群中,随着年龄,体重的增加和性成熟的出现,雌雄龟的性比发生明显变化,300克以下的个体,雌雄比例接近1:1;300-400克的个体,雌雄比为1:0.83;600克以上的个体,雌雄比例为1:0.11,雌龟占绝对优势,野生黄缘闭壳龟的产卵量低于怀卵量,且卵的受率低,这主要是因为黄缘闭壳龟自然种群密度过稀,严重影响了黄缘闭壳龟的正常交配和卵受精,导致繁殖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大别山区黄缘闭壳龟的形态生物学种群特征分析(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山区黄缘闭壳龟自然种群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体形,其形态生物学特征为,腹甲中部凸起呈倒写的"V"形,背甲与腹甲完全闭合且十分紧密.可量性状研究表明:背甲长/背甲宽、背甲长/腹甲长、背甲宽/腹甲宽的统计分析分别为1.37±0.04,1.09±0.02,1.32±0.05;体重与背甲长的回归方程为y=0.005 9x+11.315 0,背甲长与腹甲长的回归方程为y=0.982 8x-1.060 2,线性相关极其显著.年龄与体重、体重与背甲宽、背甲长与背甲宽、腹甲长与腹甲宽、背甲宽与腹甲宽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线性关系.而背甲长与体高(r=0.246 9,)、腹甲长与体高(r=0.3178)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分布于我国的淡水龟有2科10属。平胸龟科只有平胸龟一种,其它24种均属淡水龟科(或龟科)。其中,地龟、锯缘摄龟、黄缘盒龟、黄额盒龟等喜生活于林中潮湿的土地上,但可入水活动,只是不能进入深水,应属半水栖龟类。淡水龟多栖息于浅水水域,经常上岸活动觅食,但运动速度较慢,遇敌害后,如果来不及爬入水中,只会将头、尾和四肢缩入壳中,消极防御,故极易被人捕捉。随人类活动的  相似文献   

16.
辽西是世界上罕见的化石宝库,近年来由于发现了大量古鸟类、带“毛”的恐龙、两栖类、早期哺乳动物及已知最早的被子植物而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不过早期有几种脊椎动物化石是日本人发现和命名的,包括细小矢部龙、楔齿满洲鳄和满洲龟。满洲龟属直到1986年才有第二个种——发现于黑龙江鸡西市的东海满洲龟。1995年又有报道在辽西发现了辽西满洲龟。大家知道龟以其体质的特殊性和躯干包藏于骨质甲壳内而迥异于其它动物。龟鳖类甲壳分为背腹两部分,背面的叫背甲,腹面的叫腹甲。甲壳除次生退化外,一般分内外两层:外层是角质的,由许多盾片组成;内层是骨质的,由许多骨板组成。龟鳖类不仅脊柱与壳愈合,背甲也由骨板与肋骨愈合而成。与其它所有的脊椎动物不同,龟鳖类的肋骨位于肩带和腰带之  相似文献   

17.
龟是一类古老的动物,在地球上生存了3亿年。长期的自然进化,使龟的身体结构和生活环境保持了高度的协调性,特别是淡水龟类,既适宜水中生活,也适应陆上活动,而且不同种类的淡水龟对水的依赖程度不同,生活方式也多样,其身体结构也  相似文献   

18.
本项研究收集了22种国产淡水龟鳖类的龟板或鳖甲,进行了DNA的提取,分析结果显示所提取的DNA均很完整;采用了20种随机引物(均为10bp)进行PCR扩增,在优化的PCR扩增条件下,已筛选出4条引物可直接鉴定出科间的差异,2条引物可鉴定龟科动物种间的差异,1条引物可鉴定水龟类种间  相似文献   

19.
乌龟又叫金龟、金头龟,是龟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乌龟的背腹甲固定,不能活动,腹面略带黄色或棕黄色,有暗褐色斑纹,雌龟背甲上有3条隆起的纵棱,雄龟背甲上的纵棱不明显。乌龟头顶前部皮肤平滑,后部呈细粒鳞状,颈侧面有黄色线状斑纹。乌龟四肢强壮有力,外形略扁,指趾间具全蹼,适宜于游泳,除后肢第5趾外,其它指趾末端都有爪,虽说它在陆上显得有些笨拙,爬行速度很慢,不过到了水中却十分灵活、沉浮自如。乌龟的防御本领很差,遇到危险时,只能将头、四肢和尾巴缩入连成一体的背  相似文献   

20.
辽西热河生物群的龟类化石大多属于泛隐颈龟类的原始类群,近20年来,相关化石发现较多,为研究这些远古生命的演化分异和生态习性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主要介绍满洲满洲龟、辽西鄂尔多斯龟和建昌辽龟这三大家族. 龟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动物,它们一般身裹坚硬的甲壳,头和四肢可以缩入壳内.其实,龟类是一个古老而特殊的爬行动物类群,化石最早发现于距今约2.2亿年的上三叠统地层中.现生龟类包括侧颈龟类和隐颈龟类两大类群.其中,隐颈龟类种类最丰富,且广泛分布在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地,包括所有的海龟和陆龟,以及大部分的淡水龟等生态类群.鳖也是隐颈龟类的一员:角质壳和“裙边”(即缘板)的缺失,使得它们独特于其他龟类;故而,我们也将龟类称为龟鳖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