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的不稳定性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脉冲调制射频技术有助于提高放电稳定性.通过试验诊断放电电学特性,进一步研究了大气压脉冲调制射频辉光放电中脉冲调制参数对放电稳定性的影响.当固定调制脉冲频率而降低占空比时,特别是当射频放电段工作在起辉阶段时,α放电模式的电压和电流范围都增加;当射频频率提高时也有助于增加射频放电工作在α模式的电流范围.在试验中固定电压幅值,研究射频频率在5、10和15 MHz时α-γ放电模式转变随占空比的变化,验证了在低占空比下可以获得更稳定的α模式放电,另外在氦气中掺入1.5%氮气的情况下获得了脉冲调制射频辉光放电稳定工作在α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制脉冲参数可以控制大气压脉冲调制射频辉光放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组合电极结构产生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对直流(DC)脉冲辅助射频放电进行试验研究.在每个射频脉冲产生之前,引入一个微秒级DC脉冲放电,通过采集放电电流和电压曲线以及时间分辨放电图像,研究这种组合放电的电学特性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在射频放电脉冲中间引入微秒级DC脉冲放电之后,使射频放电脉冲起辉电压从3.86kV降低到1.61kV,提高了常压脉冲射频放电的稳定性,可为常压射频放电在工业上的连续化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大气压脉冲调制射频辉光放电的两个射频放电段之间引入脉冲放电,研究脉冲放电对射频放电段的起辉动力学过程和稳态放电特性的影响。通过试验测量时间分辨的放电图像,获得了脉冲放电和射频放电段的放电时空演变过程,发现脉冲放电电流峰值从0.4 A增加到0.6 A时,射频放电段的起辉时间从0.8μs降低到0.5μs,而放电空间分布也经历从双峰形到钟形再到双峰形的动力学演变过程。射频放电段达到稳态放电后的电流和电压特性也说明了脉冲放电有助于提高射频放电段稳态放电强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无抽空谐振腔的大气压脉冲N2激光器的制作方法.该激光器主要由双面环氧树脂印刷电路板制作的储能传输线和脉冲形成线、高压直流电源,N2气源等器件构成,两端均可输出激光,为科研、实验提供了一种自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光脉冲宽度小于1ns,单个脉冲的能量约为100~300 mJ的小型紧凑的无抽空谐振腔大气压脉冲N2激光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如何提高小型双放电TEACO_2激光器的输出能量,从理论和实验方面进行了论证和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合理选择预电离结构尺寸,谐振腔型结构以及合理选择最佳气体成分配比等,可以提高激光器的输出能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减小菲涅耳数方法,在双放电TEACO_2激光器光学谐振腔内的平面镜光腰位置或全反镜适当位置插入一定大小的孔径光阑,就能获得较好的单模激光输出,同时还找出了弧光放电对激光输出特性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中山大学物理学系林位株、莫党等最近成功地由对碰脉冲锁模环型染料激光器(简称CPM)直接获得18fs(18×10~(-15)s)激光脉冲.据了解,这是目前世界上由此类激光器直接产生的最短光脉冲.该CPM 激光器是一个改进型的六镜四棱镜系统.与典型的CPM 系统比较,它采用了新的谐振腔设计和较短焦距的泵浦聚焦镜,使该系统具有较低的连续波泵浦阈值和较宽的频带.该激光器输出的飞秒脉冲宽度由计算机控制的精密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是根据固体激光器的原理,设计了一个长脉冲激光器,实现长脉冲的输出。该激光器工作物质选用了100mmφ6的Nd3~(+):YAG晶体,谐振腔采用平凹腔,在全反凹面镜曲率半径分别为5m、7m、10m,透过率采用80%的输出镜,在电源电容为2 2500μA,工作电压为280V、300V、320V下,实验测出脉宽为1ms、2ms、3ms、4ms时的各输出能量。及在工作电压为300V,腔长65cm,全反凹面镜曲率半径为10m,输出镜透过率为80%,测得脉宽5ms下的输出激光光斑,这时远场发散角为4.348mrad,峰值功率为44.77mw。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光学参量振荡器(OPO)获得脉冲串输出1.57μm人眼安全激光的新方法,实现对脉冲串重复频率、脉冲数目及脉冲间隔的调节.分析了光学参量振荡器阈值特性,并对谐振腔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重复频率可调的脉冲串激光输出.每1个脉冲串含有3个子脉冲,各个子脉冲之间的间隔大于200μs可调.当脉冲间隔为236μs时,脉冲串最大输出能量158 mJ,其中单个脉冲的脉宽约为6 ns.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光-光转化效率为30.5%.  相似文献   

10.
针对脉冲放电的起辉过程会影响脉冲介质阻挡放电效率的问题,在脉冲放电前引入脉冲调制射频放电组成级联放电.建立大气压氦气级联辉光放电的二维自洽流体数值模型,研究调制射频放电对脉冲放电特性的影响.深入探讨放电极板间隙中调制射频放电段结束后剩余的等离子体粒子的空间分布及时空演化过程.分析电子密度、离子密度和电场强度随时间与空间...  相似文献   

11.
我国激光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总结了国内外激光发展经验,对我国激光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我国激光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所达到的目的和可采取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调频单模激光二极管的相干长度理论计算公式,并用由特种光纤构成的全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用双频染料激光的相关调谐原理,设计了一种不用分束耦合元件的新型迈尔克逊双频选频腔,实验实现了共线,宽调谐范围,功率比可控,可调,窄线宽的双频激光的振汇与放大,获得了脉冲能量12-13mJ的高功率输出。  相似文献   

14.
激光冲击是一种正在开发的新的表面改性技术,它能够改善金属材料表面的物理机械性能,特别能有效地提高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文中介绍了它的原理、特卢、及应用,并将其与传统的喷丸强化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中激光调制信号在大气信道中传输时受背景光、大气衰减、湍流效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上认为红外波段的激光更适合于在大气信道中传输.基于对红光激光束大气传输特性的分析,讨论了激光束传输过程中背景光干扰、大气衰减和湍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波段激光和红外波段激光用于短距离无线激光通信时受信道的影响差别不大,红光波段激光可用以加载调制信号有望实现无线高速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6.
简要概述了激光在半导体技术中的主要应用。这些应用大致涵盖激光掺杂、激光退火、激光沉积薄膜、激光引发固相反应和激光光刻等几方面。激光光刻中,选取248nmKrF,193nmArF和157nmF2准分子激光光刻着重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这些激光工艺的现状、特点和最新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用于无接触、无感染的Er:YAG激光验血采样装置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金属陶瓷WC-SiC-Co在45#钢表面上进行了激光熔覆实验.讨论了如何从调整激光功率、激光扫描速度和激光束直径来优化熔覆工艺参数和熔覆层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19.
20.
烧蚀模式激光推进的机理和应用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激光推进是一种全新的驱动概念,在未来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我们采用凝聚态工质的"火箭烧蚀模式"激光推进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烧蚀模式激光推进的机理、激光水推进、激光微推力器模型以及分离式全方位接收激光推力器概念,目的在于探索烧蚀模式激光推进的机理、规律和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