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氰化物所具有的明显的毒性和电镀、炼焦、造气及其他化工等含氰废水对环境水体的污染,水中微量氰化物的监测一直是人们所重视的项目。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方法报导颇多。本文介绍下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锑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有毒微量重金属,对人体具有慢性毒性和潜在的致癌性.以淮北矿区3个煤矿的塌陷湖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荧光光谱(HGAFS)法对塌陷湖上覆水体20 cm、50 cm、80 cm不同深度、不同时期水样及背景水体中锑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塌陷湖水体中锑浓度水平分布差异明显,与塌陷湖形成时间、矸石堆距离等因素有关,同一塌陷湖中锑浓度垂向分布从表层向深层缓慢增加.基于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塌陷湖水体锑污染进行了环境评价分析,为水体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论据.  相似文献   

3.
张建超 《科技信息》2013,(11):88-88,170
水体中的遗传毒性物质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反应,长期暴露于此会增加人们的患癌风险,因此检测水中遗传毒性物质对改善水质,促进水环境有效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短期遗传毒性试验方法具有简单快速、花费小、灵敏度高等优点,在水体遗传毒性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几种用于检测水体的常用的短期遗传毒性试验方法,分析比较了各种试验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吴永贵  熊焱  林初夏 《贵州科学》2007,25(Z1):138-143
运用水溞趋光行为的抑制试验,研究了水体中不同磷营养水平和重金属(Cu、Zn、Cd)共同存在时的联合生物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下,水体中无机磷的生物毒性很小;当浓度较高时,不同形态的无机磷对水溞生物毒性存在显著差异,大小顺序为:PO43->H2PO4-≈HPO42-.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与水体中磷的营养水平有关,磷的存在可一定程度地减轻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毒害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富营养化状态下的重金属毒性变化以及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的相互关系及生态毒性效应提供理论依据,为淡水资源的保护及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质量评价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微量金属元素对甲烷菌的激活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迄今有关微量金属元素对甲烷菌激活作用的研究成果。微量金属元素特别是Fe,Co,Ni的加入能使反应器内甲烷菌的优势菌种发生变化,从而使乙酸利用率提高数倍;微量金属元素对毒性物质产生强烈的拮抗作用。厌氧消化过程中补充甲烷菌所需的无机营养元素,特别是微量金属元素是提高厌氧消化过程效率和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运用水溞趋光行为的抑制试验,研究了水体中不同磷营养水平和重金属(Cu、Zn、Cd)共同存在时的联合生物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下,水体中无机磷的生物毒性很小;当浓度较高时,不同形态的无机磷对水溞生物毒性存在显著差异,大小顺序为:PO4^3-〉H2PO4-≈HPO4^2-.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与水体中磷的营养水平有关,磷的存在可一定程度地减轻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毒害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富营养化状态下的重金属毒性变化以及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的相互关系及生态毒性效应提供理论依据,为淡水资源的保护及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质量评价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胞外聚合物(EPS)在藻菌生物膜去除污水中Cd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藻菌生物膜在自然水体和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起到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的重要作用.在室内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丝藻(Ulothrix sp.)-细菌生物膜所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与藻菌生物膜去除毒性金属Cd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EPS主要由丝藻产生,其含量与污水中Cd的去除率及生物膜中Cd的积累量之间相关性良好.处理含Cd污水生物膜和对照组的生物膜ATP的含量比较表明:Cd对藻菌生物膜整体上具有一定的毒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物膜的活性和生物量的增长.而且,丝藻所分泌的EPS为与其共生的细菌及其本身提供了一个缓冲Cd毒性的微环境,这使藻菌生物膜能在不利的环境中保持较高的活性并能持续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Cd.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185 nm紫外光/氧化协同降解技术对水体中微量苯的降解情况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液中苯的质量浓度、光解时间、溶液pH值以及加入氧化剂等对苯降解的影响,对光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降解水体中微量苯,处理3 min时加入K2SO8的苯溶液的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9.
酸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酸雨导致水体酸化,提高水体中金属离子浓度,增强某些金属元素(如铝)的生物毒性,危害水生生物,其机理是复杂的。本文对上述研究现状作了阐述,并指出了我国酸雨和水体酸化的严峻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水体污染日益加剧,水质安全受到了人们的严重关注.相比传统水质检测指标,生物毒性测试利用受试物某些特定指标的变化,更直观地反映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性影响.不同生物对有毒污染物具有不同的致毒机理和反应敏感度,将多种生物毒性测试组合应用,发展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完整地反映水体中所有共存污染物的综合生物毒性特征,更有效地评价水体的生物安全性.本文基于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法总结了无脊椎动物、藻类和细菌等受试生物,对比分析了由不同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致畸致突变试验等组成的测试方法,综述了潜在生物毒性效应指数法、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水质安全分级法和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及其在不同水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法在水质生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1.
不同化学形态的金属对水体的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资料的研究,论述了不同形态的金属的毒性及对水体的污染,为今后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机物对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抑制作用作为污染物的毒性评价指标,实验了4个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恶臭假单孢菌;2种有机物:苯酚和对氨基苯磺酸。讨论了有机物浓度与抑制效果的相关性,定义了抑制指数,建立了抑制指数与苯酚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及其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苏州河底泥疏浚对围隔中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底泥疏浚的围隔试验,对疏浚前后水质状况、浮游生物、微生物数量以及水体对生物的毒性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疏浚使水质有所改善,水体中重金属浓度基本处于稳定;对微生物的数量没有太大的不良影响,且可以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疏浚后水体的生物毒性降低,表现在疏浚后河水对发光细菌的毒性降低,试验动物死亡率下降,肝体比下降,精子异常发生率下降.因此,苏州河合理的底泥疏浚有利于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镉(Cd)、铅(Pb)和镍(Ni)对三种淡水绿藻的生长影响。浮游藻类植物在水生生物链中处于第一级,因此,以不同途径进入天然水体的重金属,使水体中的藻类区系受到毒害,镉和铅使淡水藻类的线粒体细微结构改变,核质变化,毒性产生以及细胞体系缩小等。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中铝元素污染及其对健康危害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金属铝对土壤、水体的污染,进入人体渠道、毒性与危害,进而提出几点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生动物精子体外检测污染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近几年来水生动物精子在实验生态学和细胞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用水生动物精子可检测水体中多种污染物的细胞毒性,为水体污染物预测、预告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囊藻毒素是由蓝藻的部分属产生的具有肝毒性的环肽化合物,是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作者根据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学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及理化性质、毒性机理、生物积累与迁移、对水生态系统各级食物链包括水细菌、真菌、浮游植物、大型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的毒性效应等作了较全面的评述,并提出该领域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溶解性有机质对水体汞还原反应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是一种毒性很高的持久性污染物,可通过水生食物链中富集并进入人体.溶解性有机质(DOM)在水体汞(Hg2+)还原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DOM对水体汞(Hg2+)还原反应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对目前研究中尚存在争议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微核试验法监测奎河徐州市区段水质污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使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奎河徐州市区段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全部受试水样均能引起微核率显著升高,提示水体中含有遗传毒性物质。此外本文还对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发光细菌法测定水质综合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光细菌毒性试验能够快速、直观、全面地反映水体中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综合毒害效应是预测和控制水体污染的有效辅助手段.与其他生物毒性试验相比,由于其具有试验费用低、毒性效应明显、试验周期短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综合毒性检测中.本文综述了发光细菌法在水质综合毒性检测方面的基本试验原理、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