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LDPE/NVP体系表面光接枝聚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一步法和二步法研究了聚乙烯薄膜表面的N-乙烯基吡咯烷光接枝反应,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定性表征了反应结果。实验发现,光敏剂浓度对接枝率有一定影响;光还原时间增加,接枝率明显增加;聚合前期接枝率提高较快,反应后期增加慢;紫外光照射强度的改变会影响接枝率。  相似文献   

2.
以高锰酸钾和柠檬酸氧化还原体系作为引发剂,用丙烯酰胺单体对亚麻纤维进行接枝改性,并且同浴加入活性染料对亚麻纤维进行染色处理,主要研究接枝温度、时间、pH值对染料上染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马来酸酐作为反应单体 ,在隔氧的条件下 ,以BPO为引发剂 ,采用溶液接枝的方法在聚乙烯蜡上接枝马来酸酐 .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不同马来酸酐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对同等条件下聚乙烯蜡与聚丙烯蜡的接枝率进行比较 .实验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为原料合成了聚乙烯 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物 ,采用化学滴定法对聚合物的接枝率进行测定 ,同时利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单体接枝聚合对聚合物的表面改性.选取聚乙烯为聚合物底材接枝丙烯酰胺,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反应温度愈高,接枝率愈大,当反应温度达到溶液的沸点时,接枝率急剧增大;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大,接枝率几乎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接枝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溶剂对接枝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当体积比R(R=V(H2O)/V(CnH2n+1OH))为零(即选用醇作为单一溶剂)时,选用乙醇和异丙醇作为溶剂时,接枝率不为零,而选用甲醇作为溶剂时,接枝率为零.在相同体积比情况下,选用(醇+水)混合溶剂时接枝率的变化规律是:(异丙醇+水)≥(乙醇+水) >(甲醇+水).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了丙烯酰胺单体接枝到聚合物薄膜样品表面.  相似文献   

5.
采用空气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对亚麻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处理后的亚麻表面接枝聚合丙烯酸,进而提高亚麻织物的上染率.用SEM观察了亚麻的表面形貌,用热分析方法与红外光谱证实接枝的有效性,用吸收光谱法评定了接枝率.研究了放电电压、处理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发现随放电电压的升高,接枝率升高;随处理时间的增加,接枝率在前30 s处理时间内迅速增加,随处理时间的进一步延长,接枝率反而下降,最后呈现一种饱和的趋势,接枝率最大提高为46.6%.染色照片表明染色的不均匀性应该是染色过程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MTMP光接枝改性聚乙烯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 ,实现了反应型受阻胺哌啶醇衍生物 4- (甲基丙烯酰氧基 ) -2 ,2 ,6,6-四甲基哌啶醇酯 ( MTMP)作为单体在聚乙烯薄膜 ( L LDPE)表面进行液 -固相光接枝聚合以改善其光稳定化性能 .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 ( ATR- FTIR)对接枝后样品膜进行了表面羰基分析 ,并以黄度指数 ( YI)为表征参数对光接枝前后的 L LDPE薄膜样品进行了光氧化降解试验 .结果表明 :在 MTMP- g- L LDPE光接枝体系中 ,接枝率分别与辐照时间和单体溶液浓度呈线性增长关系 ;接枝后 L LDPE样品膜的羰基特征吸收峰 ( A172 5 cm- 1 )和接枝率随辐照时间呈同步增长规律 ;接枝后 LLDPE样品膜的光稳定性 ( 1 /YI)随接枝率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技术制备了ES基离子交换纤维,分析了接枝聚合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采用SEM和IR进行表面表征分析,探讨了接枝率对阳离子艳红染料溶液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接枝率逐渐升高,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接枝率逐渐升高,一定时间后趋于平缓;在基材上引入...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活性翠蓝K—GL染料在接枝改性亚麻纱上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影响染色性能的因素,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对PET薄膜进行表面处理,并诱导引发AAc在其表面接枝聚合,制备PAAc-g-PET复合膜,用化学氧化方法使PPy接枝聚合在PAAc-g-PET表面,制备出PPy-g-PAAc-g-PET复合膜.利用ATR-FTIR和SEM对制备的复合膜分别进行结构和表面形貌分析.导电性测试结果表明,PPy-g-PAAc-g-PET复合膜的导电性也明显提高.同时考察了温度、时间、浓度等对PPy-g-PAAc-g-PET复合膜接枝率的影响,得到PET薄膜接枝PPy的最佳条件为温度60 ℃,反应时间6 h.研究结果表明,PPy能很好地接枝到PAAc-g-PET复合膜的表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等离子聚合和等离子掺杂聚乙烯薄膜的介电、光学特性和光电效应.结果表明,等离子聚合薄膜在组成结构和性能上不同于化学聚合薄膜.氮进入聚乙烯薄膜使击穿强度提高、电频及光频区介电常数增大,暗电导率与光电导率都有明显降低.硅进入聚乙烯薄膜却使击穿强度下降、暗电导率减小、光电导率提高约两个数量级.研究认为:氮、硅掺杂的不同影响是由于引入了不同的电子陷阱能级所造成的.文中还报导了掺硅聚乙烯薄膜的异常光伏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11.
紫外辐照在PET膜表面接枝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材料的表面性能是影响材料血液相容性的重要原因,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对提高其血上容性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材料表面内皮细胞化是提高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最为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用于防龋药物缓释的聚丙烯薄膜表面辐射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丙烯酰胺在聚丙烯薄膜表面进行预辐照接枝的方法,讨论了吸收剂量,辐照气氛对接枝的影响,接枝后的聚丙烯薄膜表面亲水性得到改善,有利于水溶性药剂的浸润和扩散,初步实验表明,作为口腔防龋缓释剂包膜,聚丙烯-丙烯酰胺接枝膜具有药物中期缓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淀粉—聚乙烯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了几种淀粉和LDPE共混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淀粉经过变性,降低了数均分子量和链之间的缠绕程度,提高了在高聚物共混体系中的分散性;加入增容剂,又进一步改善了淀粉表面的性质,缩小了共混体系组份间的性质差异;共混后,可得到相态稳定、分散均匀、界面粘结力强的共混膜料。对不同配方试片的力学性能、流变学性质以及形态进行了比较,研制出了较为理想的可降解的农用覆盖膜和包装材料用膜。  相似文献   

14.
非晶碳化硼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低温等离子化学汽相沉积技术研制的非晶碳化硼(a-BC),硬度为4500~4700HV,表面光洁、细赋,涂层与合金刀具粘结力强,与加工工件的扩散焊接势可以控制,该涂层刀具非常适于切削钛,铝、镍合金和其他非铁材料。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杂质和表面粗糙的散射,运用量子统计的格林函数方法,计算金属薄膜中的电导率.计算表明:在薄膜系统中,来自杂质和表面粗糙散射的电导率都以π/kF(kF为费米波矢值)为周期随厚度d振荡.  相似文献   

16.
对普通单色光源照射下干涉膜厚度超过一定限度不产生干涉现象的原因作了多方面分析,并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给出了能产生干涉现象的膜厚度的量值。  相似文献   

17.
丙烯腈溶液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腈(AN)为接枝单体溶液接枝聚丙烯(PP),研究丙烯腈(AN)的量,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O)的组成及量,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条件下,丙稀腈能较好的接枝到聚丙稀上。  相似文献   

18.
氮化镓薄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CaN薄膜材料的主要性质,制备工艺,掺杂,衬底和缓冲层等相关问题,并概述了GaN基器件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CaN研究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以交联淀粉、纤维素、轻质活性碳酸钙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全生物降解塑料快餐盒材料的制备研究, 选出了制备快餐盒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 制出的片材在室温下的拉伸强度为58MPa, 耐热水温度高达980 ℃  相似文献   

20.
CuInSe2薄膜太阳电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uInSe2是极具潜力的太阳电池新材料,其能量转换效率、使用寿命和抗辐射性能力是当今复晶及非晶薄膜太阳电池研究中的最高纪录。本文从材料科学的观点来介绍CuInSe2薄膜的特性及制作过程并提及其材料品质可改善的程度。这方面的了解将有助于我国对于高效率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