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整理四川蜘蛛标本时,发现我国皿蛛一新记录种,其触肢器形态结构与克什米尔盖蛛相同,外雌器与缅甸盖蛛相同.克什米尔盖蛛由Di Caporiacco在1935年依据1头残缺雄蛛标本订立,缅甸盖蛛是Thorell在1887年依据1头雌蛛标本订立.根据所采得成对标本的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笔者认为克什米尔盖蛛是缅甸盖蛛的雄蛛,前者是后者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2.
陈会明 《贵州科学》2010,28(4):1-10
本文报道采自中国西南的球体蛛科1新属——喀蛛属Karstia gen.nov.,包括1新种和1新组合:上扬子喀蛛,新种Karstia upperyangtzica sp.nov.,模式标本采自中国贵州省的喀斯特洞穴中;科氏喀蛛,新组合Karstia coddingtoni(Zhuet al.2001)comb.nov.,标本采自中国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喀斯特洞穴中。基于雌、雄蛛特有的形态学特征而建立本新属,详细描述了新种和重新描述了新组合种,对该属的生物地理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前两作者于1982年6—7日间在安徽黄山和九华山采到一种跳蛛,经鉴定,为我国一新纪录种——弗氏巢跳蛛Viciria Vlijmi proszynski,1977。迄今笔者仅见到此种雄蛛触肢器的腹面图,而其详细鉴别特征及雌蛛外雌器均未见有记载,故描述如下,以供参考。雌蛛体长9.3—11.1毫米。体长9.2毫米的标本测量如下:头胸部(长×宽)4.37×3.58毫米,腹部4.82×2.47毫米。眼区长不到头胸部长之半(1.80∶4.37毫米),眼区长小于宽(1.80∶2.30毫米)。第二行眼小,约位于第一,三行眼的中间。各眼周围有黑圈,第三行  相似文献   

4.
细纹舞蛛在安徽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1980年期间,在调查安徽稻田捕食性天敌蜘蛛时,采集到狼蛛科蜘蛛七种(包括一亚种),经鉴定核对,其中一种隶属于舞蛛属Alopecosa(=Tarentula)Simon,1855,由申格尔Schenkel(1963)在我国华北内蒙发现,并根据3个雌蛛标本定名为细纹舞蛛Alopecosa cinnameopilosa(Schenkel,1963)。此后,在国内外其它地区未见有报道。现  相似文献   

5.
根据采自云南勐仑的一头雄蛛,记述我国皿蛛科皿蛛亚科盖蛛属一个新纪录种:河岸盖蛛,对雄蛛个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亭,并与绘自于该种雄性模式标本触肢器的图和描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除螯肢齿数,触肢胫节刺数量,Ⅰ-Ⅱ步足胫节刺序和插入臂的形态外,手头标本与模式标本的描述及绘图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6.
<正> 1983年7月笔者在云南省,昆明市的滇池边采得一雄性水狼蛛,经检定为新种,并归属于水狼蛛中的Insularis类群,现描述于下。模式标本保存在新乡师范学院生物系。匙杓水狼蛛Pirata spatulatus新种(图1—6) 正模:♂,云南(昆明)1983年,Ⅶ。雄蛛体长3.65毫米,背甲1.93×1.25毫米,腹部1.8毫米。步足量度如下(单位毫米),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镜检采自安徽省牯牛降自然保护区蜘蛛标本时,发现平腹蛛科单蛛属一新种,今报道如下: 齿单蛛,新种Haplodrassus dentaus sp.nov 正模,配模,牯牛降自然保护区,1983年7月8日,徐亚君、汪林采。海拔900M。雄蛛体长4.20mm。头胸部(长×宽)1.95×1.58mm,腹部(长×宽)2.26×0.97mm。头胸部梨形,红棕色,中部稍隆起。额低。8眼2列,日色。后眼列略长于前眼列。前眼列从前面观前凹(下凹),后眼列稍前凹。后中眼较大,位置略斜。各眼和眼间距测量如下:A  相似文献   

8.
拟环纹豹蛛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室内求偶和交配行为进行了详细描述.雄蛛第1对步足水平前伸高频颤动及雄蛛触肢“划浆”式动作是其典型求偶行为.雄蛛触肢上黑白相间的毛丛在求偶中可能具重要作用.第1对步足水平前伸,同时身体平卧地面为雌蛛典型性接受行为.拟环纹豹蛛交配成功率为74.23%,完整交配一次雄蛛左右触肢器分别插入1次,基血囊膨大多次.交配前求偶潜伏时间、求偶持续时间和交配持续时间平均分别为31s、4min32S和26min49S.拟环纹豹蛛雄蛛可进行多次交配,而雌蛛单次交配.雌蛛具同类相食习性,交配前和交配后雌蛛同类相食率依次为9.28%和16.18%.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狼蛛科豹蛛属的星豹蛛和拟环纹豹蛛雄蛛分别在两种雌蛛释放的拖丝上的求偶行为差异,验证两种豹蛛雌蛛拖丝上化学信息物质在物种识别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两种雄性豹蛛在同种雌蛛拖丝上的求偶潜伏时间都显著短于在异种雌蛛拖丝上的求偶潜伏时间,两种雄性豹蛛在同种雌蛛拖丝上的求偶强度都显著强于异种雌蛛拖丝上的求偶强度.可见雄性豹蛛能通过雌蛛拖丝上的化学信息物质进行种内识别.  相似文献   

10.
记述中国拟平腹蛛科1新纪录属——赫拉蛛属Heradion( Dankittipakul & Jocqué,2004)及1新纪录种——越南赫拉蛛Heradion paradiseum( Ono,2004).依据采自云南的1雄蛛标本对其进行了重新描述及绘图.观察标本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文中测量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采自我国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皿蛛科盖蛛属蜘蛛:六盘盖蛛Neriene liupanensis Tang et Song,1992,其雄性系首次发现.标本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文中所有测量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12.
皿蛛科徽蛛亚科的翘首蛛属Walckenacria我国迄今只记载1种(W. antica),笔者在整理安徽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蜘蛛标本中,发现该属一个种,经鉴定认为是新种,现记述如下: 双头翘首蛛 Walckenacri aanceps sp. nov. (图1—9) 正模:♂,配摸♀,副模:4♀♀、3♀♀亚成蛛,6♂♂、1♂亚成蛛。(牯牛降南坡,1984.7.20—21,徐亚君、汪林采)。雄蛛体长3.04—3.76毫米。头胸部长椭圆形,黄褐色。头部高隆并分叶,上叶向前上方翘突;下叶顶部中央微凹,其两侧披一撮须状黑毛。在上下叶间的凹沟下部有一向后突的小疣。8眼两列均强后凹,前、后中眼均着生于上叶上。中眼域近方形。前中眼较大,黑色;余  相似文献   

13.
报道采自云南大理苍山的管巢蛛属(Clubiona Latreille,1804)1新种蜘蛛:角管巢蛛(Clubiona bucera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大理学院生物标本馆。文中测量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14.
本文于1986~1988年在武汉市对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突花蛛在湖北武汉一年完成完整的2~3个世代,以第3代若蛛和第2代成蛛越冬。雌蛛保持一年内稳定的生活周期,而雄蛛在发育历期上变化较大,雄蛛和雌蛛从卵发育至成熟在发育历期上的差异排除了同胞蜘蛛在自然界交配的可能性。雌蛛在不同季节对产卵植物具有选择性。提出了蜘蛛生活史分类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采自内蒙古地区的3种蜘蛛.狼蛛科(Lycosidae)1新种:雪林舞蛛(Alopecosa xuelin sp.nov.)以及园蛛科(Araneidae)梭园蛛(Araneus circidius Yin et al.,1990)的雄蛛和逍遥蛛科(Philodromidae)内蒙狼逍遥蛛(Thanatus neimongol Urita & Song,1987)的雌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捕鸟蛛科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捕鸟蛛科(Theraphosidae)是一类地下穴居的原始蜘蛛,隶属于原蛛亚目。这类蜘蛛从中型到非常大的个体,螯肢无螯耙,有发音器,四纺器,后纺器的末节至少与第二节一样长,眼集聚在一个隆丘上,以此可与其近缘科螯耙蛛科(Barychelidae)相区别。 我国对这科蜘蛛迄今尚未深入研究,正式报道的仅一种——Yamia watasei kishida,1928。笔者最近镜检了采自湖北巴东的两个雄蛛,经研究认为系一新种。这种捕鸟蛛也是笔  相似文献   

17.
草间小黑蛛的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草间小黑蛛的核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和性染色体组成.材料采自石家庄市郊区.细胞学数据主要来自对混合胚胎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观察.实验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细胞的染色体数是雄体细胞2n=24,雌体细胞2n=26,性别决定机制为X1X2O系统.X染色体为全部染色体中最小的和次最小的一个(对).对其C-显带标本观察表明,所有染色体均为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记述我国豹蛛属 Pardosa山栖豹蛛种组 monticola- group 1新种 :长隔豹蛛 pardosa longisepta sp. nov.,及1新纪录种 :杂豹蛛 Pardosa mixta(Kulczynski,1887)。新种外雌器中隔端部窄于基部 ,可与本组其它已知种区分。  相似文献   

19.
狼蛛科(Lycosidae)Pardosa nebulosa group的种类在我国东洋界各省大量分布,成为农田中的主要害虫天敌。作者等在云南省西部及南部地区的蜘蛛资源调查过程中,共采到该组5种蜘蛛,其中一种经鉴定系一新种,现报道如下: 1 云南省 Pardosa nebulosa group种类 (1) 保山豹蛛 Pardosa baoshanensis新种,分布:保山。  相似文献   

20.
记述了采自我国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园蛛科的飞雁壮头蛛Chorizopes goosus Yin et a1.,1990,其雄性系首次发现.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文中所有测量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