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铀元素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对于超重核实验的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β-衰变寿命的指数规律和理论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对超铀区原子核β-衰变寿命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计算和讨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宏观-微观模型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指数计算公式对超铀附近原子核寿命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也与宏观-微观的结果符合较好.对这些同位素链上原子核的未知β-衰变寿命的进行了理论预言,可为将来的实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超重元素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对于超重核实验的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超重核素β-衰变寿命是了解超重核素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利用我们提出的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β-衰变寿命的指数规律理论计算公式,对超重区原子核Z=113-116同位素链上β-衰变寿命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计算和讨论。计算结果与当前普遍采用的宏观-微观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指数计算公式对超重附近原子核寿命的计算结果与宏观-微观模型的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系统分析了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β-衰变寿命的实验数据,发现在各同位素链上,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的β-衰变寿命与母核的质子和中子数之间存在着指数规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β-衰变寿命的一套四参数理论计算公式,理论计算结果与现有实验数据符合较好.此外,利用该公式对一些远离稳定线原子核的β-衰变寿命作了理论预言.  相似文献   

4.
在宏观-微观模型的理论框架下,采用Nilsson势对Z=116同位素链上原子核基态的结合能、α衰变能和四极形变进行了计算,并把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他理论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研究发现,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数据符合,也与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符合.此外,还讨论了Z=116同位素链上的位能曲面和可能出现的形状共存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宏观-微观模型的理论框架下,采用Nilsson势对Z=116同位素链上原子核基态的结合能、 衰变能和四极形变进行了计算,并把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他理论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研究发现,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数据符合,也与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符合。此外,还讨论了Z=116同位素链上的位能曲面和可能出现的形状共存现象。  相似文献   

6.
采用尼尔逊势的宏观-微观理论系统研究了最近合成超重核294118及其α衰变链的基态性质.给出了这些原子核的结合能、α衰变能和寿命,重点讨论了这些原子核的α衰变能.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和其他理论模型作了比较,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也与其他模型的结果接近,表明宏观微观理论模型对超重原子核基态性质的描述是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超重原子核区的壳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Nilsson势的宏观-微观模型,对Z=114同位素链上原子核基态的结合能、衰变能和四极形变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他理论模型的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发现,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也与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符合,表明宏观-微观模型对超重核性质的研究是可靠和有效的.对形变和壳效应的分析表明在宏观-微观模型里Z=114和N=184是一个闭壳.  相似文献   

8.
采用尼尔逊势的宏观-微观理论系统研究了最近合成超重核^(294)118及其α衰变链的基态性质.给出了这些原子核的结合能、α衰变能和寿命,重点讨论了这些原子核的α衰变能.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和其他理论模型作了比较,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也与其他模型的结果接近,表明宏观微观理论模型对超重原子核基态性质的描述是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应用不同参数的宏观-微观模型对超重核区(Z≥104)70个原子核的结合能进行计算,利用所得结果计算α衰变能,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新参数的结果更为理想.然后将新参数的α衰变能代入新参数的Viola-Seaborg公式,计算超重核区原子核的衰变寿命,通过对所得结果和实验值进行比较,得出研究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原子核β衰变寿命是原子核的重要性质之一,对核物理、核天体物理以及粒子物理的研究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简要回顾了近年来相对论准粒子无规相位近似(QRPA)对原子核β衰变寿命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研究β衰变寿命的重要性以及计算β衰变寿命的理论模型,随后给出了计算β衰变寿命的Fermi理论.然后,详细介绍了相对论QRPA研究原子核β衰变寿命的最新进展,特别关注于同位旋标量道粒子-粒子剩余相互作用对研究原子核β衰变寿命的影响,并介绍了相对论QRPA预言的β衰变寿命对快中子俘获过程丰度分布的影响.最后给出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用新参数的宏观-微观模型对超重核271^110及其衰变链各核的结合能进行计算,并用所得的结果计算α衰变能,然后用新参数的Viola—Seaborg公式计算这些原子核的衰变寿命。所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比较,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2.
超重核素287 115及其a衰变链的基态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宏观-微观模型和相对论平均场模型考察研究了最近在俄罗斯研究合成的新核素287 115及其a衰变链上的原子核的基态性质.研究表明宏观一微观模型对新核素287 115及其衰变链上原子核的结合能和a衰变能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也十分接近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的计算结果.此外,讨论了宏观-微观模型和相对论平均场模型在研究超重核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利用类Gamow模型系统地研究了191-220At同位素链的α衰变半衰期,同时利用推广的Royer公式和推广的UDL公式进行了计算.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表明,仅含有库仑势和离心势的类Gamow模型能够很好地再现实验数据,2个推广的半经验公式也能够很好地描述At同位素链的α衰变半衰期.基于此情况,利用类Gamow模型和2个半经验公式对未知核184-190At的α衰变半衰期作出了预测,希望为实验合成新核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宏观-微观模型和相对论平均场模型考察研究了最近在俄罗斯研究合成的新核素^287 115及其α衰变链上的原子核的基态性质.研究表明宏观-微观模型对新核素^287 115及其衰变链上原子核的结合能和α衰变能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也十分接近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的计算结果.此外,讨论了宏观一微观模型和相对论平均场模型在研究超重核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运用推广液滴模型结合WKB方法对新合成超重核293117和294117及其α衰变链中各核素的半衰期进行系统性分析,论计算到超重核半衰期与实验值符合非好.说明推广液滴模型可以成功研究超重核半衰期.本文还预测了Z=117同位素链未合成超重核α衰变半衰期.计算结果表明在Z=117同位素链中存在比已合成293117和294117更稳定、寿命更超重核.  相似文献   

16.
在统一裂变模型下系统的研究了钨同位素链(158相似文献   

17.
采用原子核球堆积模型及液滴模型两种核结构模型的核素结合能解析式及推导公式,选取β稳定线上90种核素和具有α衰变能的152种核素进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核素β稳定线解析方面,原子核球堆积模型比液滴模型能更好地解释β稳定线质子数Z与核质量数A之间的关系;但从α衰变能角度分析,液滴模型却比原子核堆积模型更适合.  相似文献   

18.
运用推广的液滴模型(GLDM)并结合量子力学中的WKB方法计算了新核素263Hs,260Bh及其α衰变链上各核素的势垒贯穿概率,对该链上各原子核的α衰变半衰期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推广的液滴模型结合WKB方法计算出的α衰变半衰期可以很好地符合在超重核区的实验值,验证了推广的液滴模型在超重核区的适用性,能够很好地描述超重核的α衰变.同时,计算表明新核素260Bh和263Hs的合成及其半衰期的测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并用轴向形变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了Ca同位素链基态性质,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表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能合理的描述原子核基态性质。  相似文献   

20.
近来,实验已经对Li~6第一激发态3.56Mevγ-跃迁的寿命进行了测量。另外,实验也肯定,这一激发态和He~6以及Be~6的基态构成同一同位旋的三重态。因此,可以断言:从3.56Mev激发态到基态的M1-γ-跃迁约化矩阵元,可以从He~6到Li~6基态β-衰变的数据中计算出。在[3]的工作中,利用He~6到Li~6基态的β-衰变数据,和L-S耦合的波函数,计算了原子核矩阵元中径向波函数的积分平方,再将这一积分平方值,代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