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德浩  孙海军 《科技信息》2008,(10):171-172
本文运用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在对社区的理解、社区现状、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等方面的深入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经验,探索性地研究济南市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以期建立新的社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颖  王贺忠  蔡军立 《科技资讯》2009,(27):127-127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土地管理工作经验,研究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供给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其内在原因,笔者在对国内大量案例进行分析提取的基础上,给出了曾经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供给模式的弊端,指出土地供给管理改革的必要性,最后,笔者分析了当前土地供给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全文是笔者在工作经验与大量参考国内案例基础上的研究成果,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化地铁施工测量管理模式。方法采用B/S模式构建远程城市地铁施工测量管理系统,划分出测量系统、监测系统、管理系统3个子系统,规范各单位的权限及其工作内容。结果实现了浏览器端的地图可视化查询与分析、数据更新、各标段测量成果的查询与报检等功能。结论远程城市地铁施工测量管理模式优于传统管理模式,达到了动态管理与办公自动化一体化,应用在西安地铁1号线的施工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妍 《科技咨询导报》2010,(8):55-55,57
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采集、储存、分析、管理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本文阐述了在数字城市建设中GIS开发的主要模式,介绍了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城市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中,随着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及大规模智能化应用服务的深入发展,产生了海量、异构、多源的城市时空大数据。在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值得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何应对这些大规模、复杂的城市数据,尤其是对数据的感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挖掘、计算、可视化及高效的服务应用都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主要从技术、立法、管理3个视角重点阐述了大数据对智慧城市发展驱动作用。在技术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视角分析城市时空大数据的特征及应用;从数据资产的角度强调了立法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从政策管理、奖惩与市场机制等方面分析了管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从综合视角思考大数据驱动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繁盛时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下,要求我国进行深化城市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推进城市管理模式转变.本文结合我国利用电子政务系统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实践,对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义,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做了一些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叶  胡江 《科技资讯》2023,(7):243-246
农村养老问题日益严峻,现代化技术赋能互助养老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在分析农村养老现状与困境的基础上,借助目前先进的Mesh网络技术,结合农村老人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框架的农村互助养老管理模式,该模式将老人分成若干个互助小组,互助小组成员之间借助物联网相互通信,在平台管理下互联进行帮扶;并重点从“目标—管理—服务—评估—支持”5个角度对该模式的运行进行了逐个阐述,有助于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城市路灯管理水平,节省电能消耗,在分析了物联网路灯等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物联网路灯管理的模糊控制策略。当光照强度不高于15 lx,模糊控制器可根据特定路段通行量大小对路灯端电压进行调节,调整对应路段路灯的亮度,节约电能,同时,通过模糊控制器中的电压、电流反馈,对路灯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控,提高了管理和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9.
王剑勇 《科技资讯》2009,(5):245-245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土地管理工作经验,研曾经的计划究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供给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其内在原因,笔者在对国内大量案例进行分析提取的基础上,给出了经济体制下土地供给模式的弊端,指出土地供给管理改革的必要性,最后,笔者分析了当前土地供给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全文是笔者在工作经验与大量参考国内案倒基础上的研究成果,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针对当前网络消防安全模式进行了论述,结合某城市中的消防安全管理中网格化管理的应用展开了讨论。重点针对该地66810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在当前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应用的拓展深化,物联网成为海绵城市智能化建设的有效手段。物联网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结合为海绵城市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风险。本文重点研究物联网在海绵城市运营阶段的风险评估问题,对物联网—海绵城市运营安全的系统构建层级进行了划分,并对每一层级的风险点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基于肯特指数法,结合物联网—海绵城市风险点,提出了基于改进肯特指数法的物联网—海绵城市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运用到某物联网—海绵城市管理系统的风险评估案例中,进行效果验证。案例分析表明,该物联网—海绵城市的系统运营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来自系统外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物联网病毒及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2.
三维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城市市政管理部门对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水平,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的三维研究是一项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理论并结合三维图像理论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新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是一项很有实用性的技术.对城市地下管线的数据类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适系统架构,在实际项目中进行了应用,系统地实现了城市地下管线的高效管理,促进了GIS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关注的重点。在分析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政策环境的基础上,从互联网通信技术、遥感卫星与导航技术、大数据中心、时空信息云平台等方面归纳了基础设施建设新进展;论述了新型智慧城市在智慧政务、智慧规划、智慧城管、智慧环保等领域中的应用成果,分析了新型智慧城市在人工智能时代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中必须应对的顶层设计、网络安全、建设时序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Geodatabase的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大都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缺少基本的地理信息和空间分析与表达功能。为了提高城市水资源管理与决策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在分析和总结城市水资源管理的功能需求以及前人进行的有关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于城市水资源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Geodatabase、GIS空间分析工具及水资源管理模型系统集成来实现城市水资源管理的新型解决方案,分析了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与城市水资源管理集成的优势。以洛阳市为案例,对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分析智能电网下智能需求侧管理的目标及其支撑设备,对涉及的物联网技术做了简介和分析,探讨智能需求侧管理中的高级计量架构AMI、异构接入、云计算及物联网在智能需求侧管理中的综合应用,为面对智能电网的智能需求侧管理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论述了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未来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包括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数据安全、成本控制、智慧图书馆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在理论与实践的历时与横向梳理与分析中,网络化治理语境下多元主体的城市管理模式已成为必然。基于此,文章拟从治理理论视阈来着力研究如何化解"城市管理悖论"。通过对协调与平衡好管理主体间的利益,均衡政府主体的放权和分权,扩大公众参与的规模与程度三个维度的研究,分析包容性城市管理模式构建的进路,实现城市管理权力向社会回归与实现社会组织治理。  相似文献   

18.
将城市元数据信息和专题模块应用于城市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在城市运行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的实际需求建立专题应用展示,提供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城市信息化进行了新的探索,实现对城市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和动态化。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各省会城市中医院名老中医门诊号需求量大、号源紧张等问题,构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中医诊断的系统架构及应用方案。在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中医诊断的设计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搭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中医诊断的系统架构,以一所三甲中医院远程中医诊疗项目的实施为例,制定具体的中医远程诊断的应用方案,包括总体功能模块设计、应用框架设计和具体部件设计三方面。实践表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中医诊断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名老中医诊断中的突出问题,对目前中医院名老中医现有的诊断模式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城市雨洪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物联网的概念和技术也逐步兴起并蓬勃发展.如果能将二者有机结合,势必会为城市雨洪管理提供新的突破点.现详细介绍了城市雨洪智能管理的概念和范畴以及物联网的定义、起源和发展,深入探讨了物联网在城市雨洪智能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途径及所存在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建议,为我国进一步加强物联网在城市雨洪智能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