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现代机械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的主力军。近年来,各级农机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育与建设,积极开展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大力培植新型农民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丰十取得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林建华:农机化应努力实现5个转变‘十二五’农机化领域应努力实现5个转变:农机化发展由粮食生产机械化向经济作物及农村各业机械化转变、农机化服务由组织单户机械向合作的农机规模化作业转变、农机化作用由单纯替代劳动力向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转变、农机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春运模式开启,确保春运期间的道路安全畅通,我省公路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群众平安返乡、顺利返程保驾护航. 志愿服务暖人心 1月30日,安仁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2021年"情满旅途,暖冬行动"春运志愿服务活动拉开了帷幕. 此次活动主要在安仁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灵官公路超限检测站、朴塘公路超限检测站、枫树服务区等地设置服务点,组织志愿者深入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提醒、安全劝导、应急保障、便民利民、公路出行等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的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怀柔雁栖湖生态示范区南环路道路工程设计实践,按照"经济合理、生态环保、人文关怀、路景结合"的规划理念,总结出示范区道路工程的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5.
在洞庭湖区先行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建设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目前应做好四项工作:对水域进行分区规划、分类管理;对堤垸因地制宜确定堤垸经济发展模式;对流域加大"减排"工作力度,减轻洞庭湖的污染负荷;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6.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之后,国家批复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数量已经达到14个,研究发达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效与缺憾,对河南省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具有很大参考价值。中关村、深圳和苏南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股权与分红权激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府奖励补贴、科研经费管理、科技金融、税收优惠等方面都积累了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同时,这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存在着政府引导职能发挥不足、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机制体制不足、创新服务市场不发达等突出问题。对此,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当在建设理念、具体路径和重大举措等方面继续创新、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基层党组织要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组织和管理于服务中,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客服公司作为国产大飞机的客户服务部门,在三大飞机型号ARJ21、大型客机、宽体客机的"关键年"中发挥着为设计改进、质量提升和快速响应提供服务保障等重要工作,公司的两级党组织充分认识到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该课题从提高对民机客服企业基层服务型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着手,重点从服务型号、服务发展、服务党员、服务群众"四个服务"阐明以创新精神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做法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通过客服公司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民机客服企业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创新思考,为同行业的党建工作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战略部署,既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又对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做好农机化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推进临沧农机化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要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农机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探索创新农机化发展的道路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芜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四合一"大会,成立了高规格领导小组,全面启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制定《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按照"一区多园"的空间布局,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区,辐射省级以上开发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实施五大行动计划,打造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汉台区农机化发展的现状:总体水平低、服务体系不完善、从业人员老化、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等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今后发展农业机械化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和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合理利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势,推进我区农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衢州市的实际,阐述了发展农机化服务网络对粮食生产,推进整个农机化事业的重要性;分析了发展该网络的诸多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了巩固、壮大服务组织,为农机作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及有效转移劳力,开辟资金渠道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县级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县级公共图书馆要贯彻"免费、开放、平等"的公共图书馆精神,转变传统的服务理念,加强图书馆内部机制建设,提升图书馆的服务供给能力,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对自主创新示范区智库联盟建设进行研究,在分析智库联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智库联盟对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促进作用,提出了自主创新示范区智库联盟的建设途径,以期通过智库联盟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资源共享等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正为贯彻落实首位战略,嘉兴市科技局自觉担负科技人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先行先试"的重任,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管理服务工作,打造示范区外国人才服务"嘉兴典范"。推动示范区一体互认。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外国高端人才互认,平湖市科技局与上海市金山区科委已就外国人工作许可证(A类)跨区域互认工作达成意向,并将提请省级层面开展进一步对接。与此同时,正积极参与制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外国专业人才(B类)工作许可互认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韭园沟示范区建设,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示范区群众脱贫致富为目的。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为示范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绥德局拓宽工作领域和加快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2016年4月5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同意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继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之后,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河南省的又一重大战略。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部署,也是新时期河南省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本文从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提升人力资源市场化水平、完善政策体系建设4个方面重点介绍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嘉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5月19-20日,浙江省科技厅党组书记何杏仁一行赴嘉善蹲点调研,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送政策、送技术,提信心、鼓干劲,全力支持嘉善"示范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助推"示范区"成为"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何杏仁一行先后考察了浙江百康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格科微电子(浙江)有限公司、中新嘉善现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为农服务、帮民解困,为民增效;在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协调供需,化解纠纷等方面,起到其它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打造创新、绿色、开放、协调的高质量发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能更好地的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作用.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有效的路径,良好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人才创新生态系统以及创新生态环境系统可以系统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为此,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提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国家层面完善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支持性政策体系,加快示范区创新平台布局;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强化示范区协同生态系统建设;创新示范区差异化产业链建设,构建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高效协同机制;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对接技术难题攻坚,高层次规划示范区技术创新;破除创新技术人才体制机制障碍,优化示范区人才生态;优化创新生态系统软环境,高质量推进示范区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入世、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课题已摆在我们面前。芜湖市近几年来加快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抓好示范区的建设,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使传统的农业生产逐步迈向“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