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昏"地望包括西汉海昏侯国和海昏县治两个地理方位问题。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确定了海昏侯国遗址在今新建区,为解决西汉海昏县城在历史文献中的模糊记载,提供了辨析考证的有利坐标,同时也可否定对有关海昏县治地望在今永修艾城或芦潭的陈说旧论。根据最早记载海昏县地理方位的《水经注》,结合缭水(南潦河)的走向和变迁,大致可以确定西汉海昏县治的地望在今南潦河中下游的安义县万埠镇附近。  相似文献   

2.
朱成华 《科技信息》2011,(27):18-18
《盐铁论》原文"今之士,今之大夫,皆罪人也"中的"今之士"在《盐铁论校注》中作"今之世"。而《盐铁论》他本多作"今之士",今认为《盐铁论校注》作"今之世",是;而"今之士",非。本文就此作简要论证,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水经注》中记载"阳元水"的三个表方位的词被误记,导致"阳元水"无考;《水经注》记载广溪峡(今瞿塘峡),误将南山搬到北岸,另外,《水经注》中将乌飞水误认为夷溪,实际上鱼复境内并无夷水。  相似文献   

4.
山东高平之山阳郡,为魏代兖州部山阳郡高平县制,即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四十里一带;江苏淮安之山阳国,为东汉建武十五年光武帝刘秀所封,后因大运河而著名。焦作山阳城即为西周初年蔡叔度监督武庚、战国时魏邑、秦代嫪毐为长信侯、西汉河内郡山阳县、东汉汉献帝皇子刘懿为山阳王时的城池。战国时山阳城为魏邑经济中心。今修武县五里源乡李固村南之山阳之浊鹿城是汉献帝刘协四十岁后在此度过余生之地。河内山阳县嵇公故居位于辉县市吴村镇鲁庄与山阳村之间。嵇康诗中所言之"北山",应该是位于其西北方向辉县薄壁镇境内的白鹿山脉。向秀《思旧赋》中所云"经山阳之旧居"、乾隆《七贤咏》所咏"土阜惟见横岹峣",均为歌咏辉县市吴村镇鲁庄与山阳村之间的嵇公故居地。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梳理前贤今人之成果,以对陶寺遗址"毁墓现象"之探讨为中心,提出石峁古城的主人似即被帝尧流放"幽陵"之"共工氏","皇城台"即《山海经·大荒北经》所载"共工之台",石峁人群族属当为"共工氏"与"北狄"之联合体;晚期"陶寺古城"或毁于"共工氏"之后人.  相似文献   

6.
郦道元的《水经注》,蕴涵文献丰富而核以野外考察,博大精深,泽被各个领域,为各学科所援据。问世千多年来,治者至夥,明清更形成郦学;追至晚近,郦学不独于海内方兴未艾,即海外夙亦重视其研究。惟郦注至宋已无足本,且经注混淆,错漏舛讹,不堪卒读。清戴震集古典郦学大成而有殿本《水经注》,使郦注基本恢复旧观,向被尊为最标准的版本。陈桥驿教授《水经注校释》,就殿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勘版本文献之众、辑佚之富、以现代地理学观点方法对郦注所记河流古今变迁与现状之梳理等,都长足胜于殿本,亦远迈郦学群籍。著者毕生治郦智慧结晶,都已集中熔铸于是书之中。  相似文献   

7.
_水经注_的_水坈陵_问题_广州历史地理问题研究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广州历史地理问题研究的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探究广州城市早期、即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开始作为古番禺城发展阶段的历史地理特点.《水经注》的《(氵艮)水篇》“水(土冗)陵”全文:“(氵艮)水东别径番禺,《山海经》谓之贲遇(禺)者也.交州治中合浦姚文式问云;何以名番禺?答曰:南海郡,昔治在今州城中,与番禺县连接,今入城东南偏,有水(土冗)陵,城倚其上.闻此郡人名之为番山,县名番禺,傥谓番山之禺也.”(参据《永乐大典》影印本和《水经注疏》影印本)  相似文献   

8.
《道德经》与禅宗皆以"无为"为核心,两者的意蕴在究竟理地并无不同,且两者之"无为"皆有顿、不全圆顿、圆顿之微妙次第。本文就是以此为主旨,去探研《道德经》与禅宗之各次第境界,以及在这些境界里其所展现的不同慧德,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认老子之"无边"亦即并无局限之真正圣者气质。  相似文献   

9.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梁山泊"余流",即明末清初"东平州"范围内之今梁山县马营湿地,东平县东平湖、汶上县蜀山湖、南旺湖等湖泊,以及境内河流,均为"梁山泊遗存","梁山泊"并没有完全消失。有关方面应组织专家对其勘察和标识,开展"梁山泊"自然与人文地理的研究。"梁山泊遗存"研究有利"梁山泊"历史的揭蔽与深入探讨,有利黄淮海地域文化研究,有利山东"水浒文化圈"的整合与开发,有利"中原经济区"的实际形成与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准斋心制几漏图式》是研究漏刻"随刻改箭"之最重要文献,自清人黄丕烈以来,该书被认为成书于宋代,而其价值亦为今人所忽视。该书附有珍贵的25支漏箭图,序言记载了几漏的制作缘起,漏壶的保养,以及长期被前人忽略的问题——漏刻连续计时的运作方式。漏刻之"随刻改箭",依据历书所载昼夜长短数值,据此证明该书参照《授时历》,当成书于元代,作者孙逢吉为浙江人士。  相似文献   

11.
杜诗“逃禅”一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逃禅"一词出自杜甫《饮中八仙歌》,宋以后,文人多用之,但其意义却多有不同,历代注家对此词的理解也多有歧义。杜诗"逃禅",其义实为"逃出禅戒",后引申发展为"遁世而参禅事佛",即逃入禅,同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第三义:禅坐,有类似禅定之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山东沂蒙地区称一种尖顶小屋为"团瓢",这种称呼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成书的《北齐书》中,又写作"团焦"。对"团焦"的得名之由,古人泥于字形,解释多不可靠。其实,"焦"当读作"巢","团焦"即"团巢",指圆形小屋。  相似文献   

13.
正湄公河历史学家米尔顿·奥斯本2000年撰写出版了《湄公河:动荡的过去,未卜的将来》一书,书名亦或预言亦如诅咒。今年7月,当韩国公司建造的老挝大坝溃坝、中国正积极参与救援之际,美国务院官员却"以河之名"掀起了争议性的水话题。那么,美国无端抹黑中国的根本意图是什么?湄公河相关问题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4.
依据《左传》、《史记》、《尸子》等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发现,《论语·微子》所载"子路问津"处,在今河南省南阳方城县境内独树镇与杨楼乡交界处的杨武岗、上曹屯自然村一带砚水东流处.  相似文献   

15.
《史记》《汉书》所载帝王诏书中有对××犯罪"勿听治"的说法,《汉语大词典》及专书辞典对其中的"听治"或解为"断狱治事",或解为"治理、处理".本文认为此"勿听治"为"不准治罪","听"为"准许"之义,并作了详尽阐释.  相似文献   

16.
顷读某刊所载《阴幼遇的<韵府群玉>》一文,一开头即引《辞源》“阴韵”条记云:“宋淳祜间平水人刘渊增修《礼部韵略》,归并同用各韵为一百七部;元初阴时夫撰《韵府群玉》,又并为一百六部。元以来诗韵多沿用之,通称为平水韵,也称阴韵”。其实,《辞源》的这种说法大有值得商榷之处,并不足为据。即以“平水韵”的“平水”作何解来说,从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到现代语言学权威王力先生,都未真正解决,事实并不是如通常所说,因刘渊为“平水人”故称为“平水韵”的。  相似文献   

17.
对于德国作家台奥多尔·冯塔纳的长篇小说《艾菲.布利斯特》,评论界关注得较多的是小说的叙述艺术、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宗教文化等方面。德国汉学家顾彬首次提出该小说描写了一个"抽象的中国人",但未作深入解读。今详细解读这个"抽象的中国人"在小说中的"出场",从三个方面(即小说结构、女主人公的人生认识、作家的中国认知)揭示出"中国人"的隐喻作用及爱与血的象征意义;并指出,"中国人"这一形象的刻画是贯穿小说情节发展的一条暗线,对"中国人"的象征性的含蓄描写同中国画中的留白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姜洪源 《科技信息》2013,(9):315-315
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授之鱼",更应"授之渔",即教给学生自己获得"鱼"的方法,本文借用《孙子兵法》中"攻城"、"伐谋"、"伐交"、"伐兵"来说明教学过程的艺术性,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金文“宇”字不与“(宀禹) 、禹”相通,“(宀禹)”在西周金文中作“(宀禹)居”解。《中作父乙方鼎》铭文所载之“ 土”之“ ”字,亦即“(ke)”字。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诗经·周颂》中的"文王之德"即"文德",历代论家都注释为"仁义礼乐"的政教或个人才德。但经多方考证,成于周初作品《诗经·周颂》中的"文德"意义并非指"仁义礼乐"的政教或个人才德,而是指文王的武功征讨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