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扈圣强 《科技资讯》2015,13(1):64-65
新建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工程自黎湛线玉林II场起,至地方铁路铁山港直线TDK3+700结束,全长131.434km,设计为国铁I级,单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km/h,正线轨道按重型轨道和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跨区间无缝线路不止轨条长度跨区间而且轨条与车站无缝道岔直接相焊接。新线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质量是列车高速、重载、安全运行的保障。该文结合新建玉铁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状况,对跨区间无缝线路主要施工技术难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王宏江 《科技信息》2010,(10):I0311-I0313
本文结合胶济铁路客运专线轨道施工,介绍无缝线路铺设、场地长轨焊接及线路提速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浅谈无缝线路的养护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无缝线路的定义与铺设无缝线路的意义出发,介绍了无缝线路养护和维修的主要规定、基本要求、原则及要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达万线既有铁路提速的工程实际,对提速区段内的小半径曲线,从强度、稳定性方面分析铺设无缝线路的可行性,对今后的线路换铺改造工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该区段,铺设无缝线路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刘涛 《甘肃科技》2012,28(3):134-136
在既有无缝线路地段进行提速改造,无缝线路的施工是工程的关键所在;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应力调整是无缝线路施工的重要环节,要做到夏天不胀轨、冬天不拉断轨,保证线路的稳定状态,就必须做好应力放散和应力调整.  相似文献   

6.
刘冬  韩峰 《甘肃科技》2007,23(1):177-178,134
在特定的轨道结构条件下,从强度、稳定性两方面对包兰线小半径曲线地段铺设无缝线路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区段铺设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是完全可行的。目前已在包兰线小半径曲线群地段成功铺设了全区间无缝线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跨区间无缝线路铺设前的线路整修、铺设初期的整修、线路养护维修、无缝道岔养护维修、故障处理、技术管理、技术培训、常备器具、材料几方面对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养护与维修工作进行了论述,明确了维修工作的重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范永和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2):64-64,104
铺设无缝线路施工中,不同的施工方法和轨温量测手段,所得出的锁定轨温值都有所不同。本文从选择作业时间、施工组织和轨温量测方法几个方面,讲述了锁定轨温在铺设过程中的现场控制。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盐渍土的成因与危害,介绍了在西格二线应急工程盐渍土路基施工的主要方法,提出了在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既有线路改造中无缝轨道的基地焊接、铺设、应力放散与焊联锁定、轨道打磨、轨道检测等施工工艺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要求,提出了普通线路改造为无缝钢轨工程建设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摩擦、接触理论与断裂力学方面论述了轴重与钢轨磨耗和损伤的关系,并结合现场的调查资料与实际情况,提出钢轨磨耗与破损和轴重成指数关系而与运量成比例关系的结论。为适应我国重载运输的需要和轴重不断提高的趋势,对轨道与转向架结构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钢轨廓形打磨的实施流程进行了阐述,并对目标廓形设计、打磨模式设计和结果验收评价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环节设计方法,开发了相关计算机智能设计程序,基于实际案例,对现场实施效果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对钢轨打磨各关键环节设计方法的优化可大幅提升钢轨打磨作业的针对性;计算机智能化设计程序的开发可大幅提升钢轨打磨方案的设计效率和实施精度; 昆明铁路局广通至大理铁路线采用智能化设计方法打磨后,小半径曲线钢轨和机车轮缘严重磨耗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京津城际列车自2008年正式开通以来,已经运行了4年,在缓解京津两地交通压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搜集数据发现,京津城际列车与天津轨道交通衔接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真正的实现京津两地人员畅通无阻.本文研究认为,要实现京津两地一体化,促进两地人员来往交流,必须加强天津市内轨道建设,完善客流量较集中地区的地下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交通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尽管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城市公共交通依然滞后于社会发展。另外在个体交通增长的情况下,有限的道路资源被占用,交通拥堵不可避免。为了解决不断激化的矛盾,就要另外发展新的交通模式,而轨道交通的迅速崛起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也利于城市发展及促进城市间的交流。探讨轻轨交通的特点以及选线设计方面的相关问题,以期更好的将这一模式运用到以后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15.
钢轨万能轧制过程轨底宽展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钢轨万能轧制过程中轨底的精确宽展,在计算宽展时引入变形协调系数和轧件材质影响系数,确定轨底轧制前、后等效高度以及等效压下量,同时进行18 kg/m普碳钢轻轨的万能热轧实验。通过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可知:当轨底压下率保持不变而轨腰压下率变大时,轨腰延伸系数变大,为了实现变形协调,轨底部分必须有额外的金属向纵向流动以增加轨底的延伸,因此,轨底的宽展明显变小;当水平辊转速变小时,摩擦因数变大,金属的横向流动阻力变大,轨底宽展随水平辊转速的减小而减小;引入变形协调系数修正后的轨底宽展模型计算值比修正前的模型更接近于实测值和模拟值,对钢轨万能轧制过程轧制规程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轨道交通30m双线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为研究对象,考虑扣件-轨道板支承-桥梁支座多层隔振系统内部耦合机理,建立车-轨-桥有限元模型(FEM).通过现场试验数据验证模型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展开多工况计算分析,研究各层隔振元件刚度的改变对车体、轨道结构、桥梁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和综合隔振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取参数匹配原则.结果表明:高架轨道各层隔振元件宜采用匹配设计,可在改善沿线环境隔振效果的同时,兼顾车-轨-桥各层子系统动力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等磨耗深度与等车轮通过次数两种不同的磨耗阈值确定方法,分析了磨耗阈值对钢轨型面、磨耗发展率、疲劳损伤、裂纹萌生位置和寿命等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磨耗阈值下,三次插值样条曲线平滑处理磨耗型面时引起的误差可以忽略;磨耗阈值对平均磨耗发展率影响不大,但对疲劳损伤及其发展影响明显;磨耗阈值较小时,如磨耗深度h≤0.04 mm或车轮通过次数t≤3.0×104,预测的裂纹萌生位置、裂纹萌生寿命基本接近,计算效率略低;磨耗阈值较大时,相比阈值较小的结果,裂纹萌生位置有小于5.0%的偏差,裂纹萌生寿命最大有13.5%的偏差,计算效率提高50%~60%。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个基于GSMC 0.13 μm 3.3 V工艺的轨到轨运算放大器,实现了输入与输出摆幅均为轨到轨,开环增益达到了85 dB,相位裕度保持在60°以上.由于采用gm/Id的设计方法,使得设计更加直观,更加贴近电路的实际情况.仿真显示各项指标均已达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 CGD 型长钢轨吊运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解决长钢轨吊运中准确定位、同步运行、自动夹轨和缓冲防摆等难题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需求迅速扩大,单纯靠常规的公共汽车、电车交通已很难适应现代客运交通的需求,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文章介绍了轨道交通的类型、规划要点,并以合肥市为例,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进行探讨,说明轨道交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