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采用同一发酵体系,开展木薯原料酒精发酵中试试验。从发酵质量、发酵时间、发酵控制、粮耗、淀粉利用率等方面,综合对比了表面固定化酵母工艺和传统酒精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2.
发酵液的流变学通过对发酵过程和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参数产生作用,对过程模型和发酵过程控制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通过流变流体动力学对生化反应动力学和细胞生长动力学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对整个发酵过程的控制与优化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发酵液的流变学是考虑发酵过程控制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红枣汁经果胶酶降解后,经过酵母发酵和醋酸发酵两个阶段制成红枣果醋工艺,以及通过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红枣汁中主要物质的浓度变化,摸索红枣汁自然发酵制作果醋的最优工艺条件.从腐烂的苹果中划线分离出3株酵母茵和3株醋酸菌,并在摄像显微镜下做初步的形态鉴定后,并以此作为发酵菌种,研究不同温度、接种量、不同发酵时间对酒精度、还原糖、总糖、酸度影响.结果表明酒精发酵最适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5天,接种量为3%;醋酸发酵最适温度34℃,发酵时间为5天,接种量为10%.  相似文献   

4.
《呼和浩特科技》2007,(1):17-18
金河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是以兽用抗生素及动物保健品为主导产品,多产业并存发展,集生物发酵、物流、贸易、建筑、现代农业种植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是内蒙古自治区60家重点企业之一,也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际上先进的发酵设备和产品质量检测设备,主要工艺流程全部采用微机自动控制,现有发酵吨位4700m^2,加上在建的五期工程,发酵体积将达到9540m^2,发酵规模居世界前列。其主导产品“牧星”牌饲用金霉素年生产能力4万吨,连续三次顺利通过美国联邦政府食品与药品管理总署(FDA)的质量验收,70%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行销网络遍布国内各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5.
茁霉多糖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出芽短梗霉为生产菌株,蔗糖为碳源进行发酵生产茁霉多糖.通过摇瓶实验,确定了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多糖产量.实验表明,摇瓶转速和发酵初始pH值是多糖发酵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们与多糖的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食盐在发酵中能防止杂菌的繁殖,所以传统酿制酱油要以18%的食盐水发酵,但食盐对酶活性也有抑制作用,随着食盐浓度的增加,相对地延长了发酵周期。固态低盐发酵,发酵周期也较长,固态无盐发酵周期短,但制品香气不足,对控温要求严。笔者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种前段无盐,中段低盐陈酿的两段发酵法。这一技术明显增加了原料蛋白的转化率,使着油的质量、香气独具特色。现将生产工艺简介如下:(1)两段发酵法酿制原酱油的原料—豆饼、小麦、麸皮经粉碎后润水、蒸料、接种等同常规酱油生产工艺,主要是增加了堆温制曲,无盐和低盐发酵,使…  相似文献   

7.
基因工程菌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商品化基因工程产品,要求所选用的基因工程菌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然而,随着发酵规模的扩大,诸多因素影响基因工程菌蛋白的表达.成功的大规模发酵有两个问题是重要的.一是质粒的稳定性,二是高密度发酵.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了pH,温度、溶氧、比生长速率等条件对重组蛋白产生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发酵工程主要包括茵种的培养和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发酵反应器的设计和自动控制,产品的分离纯化和精制等。除食品工业外,化工、医药、冶金、能源开发、污水处理、防腐、防霉等开发,给发酵工程带来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沼气池建成后,发酵启动的各个环节是早产气、产好气的关键。介绍了沼气发酵必须具备的6个基本条件,并对几种发酵启动方案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利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评价发酵复合果蔬汁饮料的品质,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 温度、果汁添加量、接种量等参数对感官综合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复 合果蔬汁饮料工艺条件。通过回归模型预测得到乳酸菌发酵复合果蔬汁的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 31 ℃,发酵时间24 h,接菌量3%,果汁添加量50%,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复合果蔬汁感官得分为 80.33分,样品中的菌落数达到2.56×1010 CFU/mL。响应面优化法和模糊数学品质评价用于植物 乳杆菌发酵复合果蔬汁的制备评价真实可靠,本研究可为植物乳杆菌发酵复合果蔬汁的制备及工 业化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姚禹  陈立岩  柳虹亮  高智 《科技信息》2012,(33):I0172-I0172,I0206
微生物发酵是一类典型的生化反应过程,在各个工业领域的应用都很广泛。针对微生物发酵中的溶解氧浓度、pH和发酵温度彳4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流程,阐述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微生物发酵控制.而后用硬件电路设计实现了微生物发酵过程的控制。实践表明,该控制方法对微生物发酵过程控制性能优良,提高了发酵精度,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着重讨论了葡萄糖对L-天冬酰胺酶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对其发酵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自动流加葡萄糖控制发酵pH的工艺,可使L-天冬酰胺酶活力达到64u/ml,比添加葡萄糖的摇瓶发酵提高了146%。流加葡萄糖控制pH的L-天冬酰胺酶发酵是生长相关的;维持2~5mg/ml和1.2~1.4mg/ml的葡萄糖浓度,可分别使比生长速率和比产酶速率达到0.81/h和1200u/g.h。  相似文献   

13.
以五味子红色素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和果酒酿造工艺进行五味子红色素分解试验,探讨五味子红色素在发酵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五味子红色素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过程中,红色素的分解率分别为78.36%,41.10%,18.74%,其分解率与发酵产生的乳酸质量浓度、酒精体积分数、醋酸质量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0.96,0.89,而在不同酸度的五味子果酒酿造过程中,其红色素的分解率为11.05%,明显低于红色素的酒精发酵过程,其分解率与酸度负相关(R2=0.97),因此证实适当提高酸度会增加五味子红色素的稳定性.五味子红色素在发酵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研究对进一步优化五味子发酵食品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开展了啤酒酵母CBR-3120的发酵实验,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测定其基本发酵性能、菌体生成情况.实验表明,菌体在生长60h后发酵程度最高,吸光度达到3.6.随后通过气相色谱仪对其发酵液中杂醇油含量进行分析,发现异戊醇、异丁醇、正丁醇含量较高,其中异戊醇的含量在发酵72h后达到最大值48mg/L.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果粮醋的醋酸发酵工艺, 用实验证明双醋酸菌的醋酸发酵优于一次加入发酵法和补水发酵法; 液态发酵法果粮醋优于固态发酵果粮醋。  相似文献   

16.
在夏季高温气候时,谷氨酸发酵温度容易失控,发酵产率低,针对这一现象,研究了降低发酵热高峰值的高产谷氨酸工艺。通过采用了二次接种异步发酵方法,降低发酵过程中发酵热高峰值,使发酵温度容易控制,并提高了谷氨酸发酵产率,试验中的单罐谷氨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比一次接种同步发酵分别提高了22.26%和2.70%。  相似文献   

17.
对不带搅拌的发酵罐内以葡萄糖为基质对酒精发酵细胞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的发酵状态进行了研究。发现细胞生长期发酵速率与基质浓度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发酵速率方程的斜率和截距与基质初始浓度也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细胞生长稳定期发酵速率与基质浓度的关系,类似零级反应;随着发酵基质初始浓度的增加,发酵速率与基质浓度的线性化程度也逐步增加。并建立了只有发酵速率方程斜率和截距两个实验参数,实用范围更广的酒精发酵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18.
L-缬氨酸补料分批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批式发酵优化条件基础上,通过对流加补料方式、补料速度等发酵过程的各种参数,包括产酸率、转化率、发酵周期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L-缬氨酸补料分批发酵的优化条件。在最优补料分批发酵条件下,L-缬氨酸产量达52.45g/L,糖酸转化率达34.97%,结果明显优于分批培养。  相似文献   

19.
在用糖蜜为原料的酒精发酵生产过程中,通过气象色谱仪测出发酵环境中有大量乙醛的存在,同时酒精浓度也一直偏低.于是通过对发酵温度,pH和去除金属离子等因素做出调整,研究乙醇脱氢酶对发酵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脱氢酶活性会对发酵效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将酵母接种于葡萄糖培养基中连续发酵,采用高速回转离心机分离酵母得到葡萄糖发酵液,并将其作为以TiO_2纳米管为光阳极的双室光电化学池的阳极电解液,在无任何外加电压条件下制备氢气.通过光催化制氢及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系统地研究了葡萄糖发酵液发酵时间对TiO_2纳米管产氢速率、光电压与光电流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O_2纳米管的光电化学性能受酵母培养基发酵时间影响,并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将酵母培养基发酵48h时,TiO_2纳米管产氢速率达到21.3μmol/(cm2·h),比未发酵时增加2.1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