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武功山高山草甸3个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坡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南坡和北坡土壤,南坡土壤高于北坡;土壤速效钾(K)浓度以东坡土壤最高,南坡土壤次之,北坡土壤最低,但3个坡面土壤速效钾K含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东坡土壤有效磷(P)的浓度极显著地高于南坡土壤和北坡土壤有效P浓度;不同坡面土壤铵态氮含量依次为北坡〉南坡〉东坡。土壤土壤微生物量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与速效钾K浓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生物量碳随着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中生活着丰富的微生物类群,是一个重要的地下生物宝库.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主要分解者,对环境起着天然的“过滤”和“净化”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和维持能力方面极其重要.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植物-土壤-微生物的有机整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代表着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指生命体在遗传、种类和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变化.从遗传、分类、生态功能以及系统发育等多方面阐述了当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工作.同时探讨了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植被的破坏可直接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对植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春市城市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与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商和代谢商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形态与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商和代谢商之间关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城市土壤环境的空间异质性是引起城市土壤微生物参数的空间分异性的主要原因.长春市土壤重金属(Pb、Cd、Cu、Zn和Ni)不同的化学形态对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商和代谢商的影响明显不同,且土壤理化性质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影响比较显著.采用重金属化学形态与微生物学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评价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时,应该剔除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可以选择碳氮比与有机结合态Ni含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或者确定重金属污染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的土壤微生物与生境、土壤养分及酶活性之间的关系,采集内蒙古高原不同生境下的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的土壤,测定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研究发现: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表现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表现为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差异是由土壤营养、气候以及受气候决定的植被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5.
植物固沙工程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半流动沙丘、5年、10年和22年生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植被的土壤样品,对各类型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和主要土壤酶活性进行对比研究。土壤按5层取样:0~1O,10-20,20-30,30-40,40-50cm。结果表明,采用植物固沙工程固定沙丘后,表层土壤(0-10cm)有机C和全N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土壤生物活性也大幅度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N的含量以及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单酯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明显提高。这种改良效应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与土壤总有机C含量,微生物生物量N与土壤全N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生物炭是在低氧条件下生物质经过热裂解得到的含碳丰富的产品,可提高土壤酸碱度,具有保水保肥及改善土壤微生物特性等功能。综述了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多数研究表明:生物炭的碱性性质及多孔性质提供了适宜微生物生长的微环境,从而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等的含量; 生物炭含有的营养物质及多孔性质,促进了土壤中细菌及某些功能菌的生长,但同时生物炭中含有的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对细菌生长存在抑制作用; 相比于土壤细菌,生物炭碳氮比(C/N)高、含大量难降解碳化合物,则有利于土壤真菌生长,并且生物炭具有的较大孔隙度,为真菌菌丝提供了附着位点; 生物炭对微生物的促进作用间接提高了土壤中脱氢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等土壤酶活性。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探索生物炭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深入了解生物炭的土壤改良作用,深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N、C、P等)转化和循环的主要动力,它参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的形成等生化过程。另外,又是土壤养分的储备库和植物生长可利用养分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土壤肥力水平的活性指标,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定义、研究方法、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来阐述目前国内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作用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分子生物学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不同岩性土体上马尾松土壤微生物与岩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上马尾松土壤微生物与岩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类土体上马尾松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之间有明显差异;而在微生物总量中,则均以细菌的数量占优势;微生物的数量随季节发生变化,根外土壤与根际土壤之间以及微生物各类群之间的变化呈不同的趋势;(2)6类不同岩性土体的化学性质存在着差异;(3)在不同季节,6类不同岩性土体上的马尾松根外、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学因子显著相关,且随着季节的变动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
德兴铜矿地区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为了研究长期采矿对矿区环境微生物的影响, 以江西德兴铜矿周围环境土壤为研究对象, 利用微生物 培养法、核酸序列分析法、透射电镜等手段, 分析和研究德兴铜矿地区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并探讨表层 土壤微生物与重金属的空间依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验室条件下, 大坞河?沽口河岸和祝家村土壤中 可培养微生物共有13 种, 大坞河–沽口河岸和祝家村土壤中的细菌在种类和分布层位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在真菌方面, 大坞河–沽口河岸和祝家村土壤之间相似性不明显。大坞河–沽口河岸与祝家村土壤剖面中微 生物的分布与重金属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并非为简单的线性关系, 还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九龙江口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福建九龙江口秋茄(Kandelia candel)林与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林土壤及其相应的对照光滩0~20cm、20~40cm和40~60cm3个层次土壤好氧异养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3类微生物数量时空分布及其与土壤主要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秋茄林与白骨壤林土壤及其相应的对照光滩土壤的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和微生物总数在3个土壤层次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差异显著;两个红树林及其对照光滩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均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季位于夏冬两季之间,或高或低,但差值不大;红树林土壤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多显著高于相应对照光滩;秋茄林土壤各类群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白骨壤林土壤.土壤微生物数量与主要理化因子间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与两个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关系最密切的因子是全氮和全磷而不是有机质,这可能与微生物数量及其活性对氮和磷有着相对重要的调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PCR-DGGE技术的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PCR-DGGE技术,通过对中国不同区域环境下的油田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态性的评价,探讨微生态环境与微生物多态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初步揭示环境胁迫下微生物多态性与降解活性之间的制约性。结果表明,提取的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总DNA产率为3.45~11.7μg/g(以土壤质量计算),纯度为1.5~1.87,土壤含油率通过制约微生物数量和活性而对总DNA产率产生影响。在含水率较高的华东地区,其样品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最高,DGGE条带数为西北地区样品的2~5倍。经过2个月的强化生物降解,东北地区样品的DGGE条带数约为原始样品的75%。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菜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平板计数法、比色法和滴定法,分别测定了施5年、9年、11年及20年肥料的菜地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三大类微生物种群,在一定的种植年限范围内,微生物种群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当种植时间过长时,微生物种群数量会减少。土壤中的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及磷酸酶,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酶的活性逐渐增大。但是在本试验中,施肥年限对土壤纤维素酶的影响没有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大量施用有机肥可以明显的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同时也提高了土壤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氯仿熏蒸法测定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并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和容重(BD),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表层土壤MBC、MBN、MBP分别在84.14~512.78、4.29~41.83、3.40~12.39 mg/kg之间,微生物商(MBC/SOC)在2.84%~7.83%之间;土壤呼吸量(SR)在55.43~140.37 mL/kg之间;MBC与SOC和SR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MBC不仅是SOC变化的敏感指标,并可用于指示土壤微生物活性;农地转变为人工林地和草地后会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有机碳密度,表层土壤增幅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土壤生态学研究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生态学以土壤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以及土壤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综述了土壤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介绍了当下大尺度土壤微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研究、土壤生物互作与土壤食物网、土壤生物组与土壤健康和新型土壤污染等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土壤生态学研究有助...  相似文献   

15.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选取辽宁省康平县海洲乡的典型土壤和典型植被的根际土测其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对在相同生长状况下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比较,分析在沙地治理过程中土壤肥力质量的响应与演变规律,为寻求该地区的最佳固沙植被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基本变化趋势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土;各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类型的沙土中分布比例不相同,微生物三大类群总数量排列依次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半固定沙丘不同地带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类群组成和各类群之间的比例各不相同;不同植被在相同的生长地带土壤微生物的组成比例各不相同,其中乔本植被微生物数量要高于灌木丛和草本植被。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量磷的时空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我国中亚热带森林区土壤微生物量磷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在福建省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选择了常绿阔叶林(EBF,海拔500 m)、针叶林(CF,海拔1 200 m)、亚高山矮林(SDF,海拔1 800 m)和高山草甸(AM,海拔2 100 m)共4种不同海拔植被类型作为实验样地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显著增加,其中在0~10 cm的表层土壤中,EBF、CF、SDF和AM 4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量磷年均值分别为12.35、14.63、23.98和31.99 mg/kg,除EBF与CF两种植被类型之间土壤微生物量磷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不同海拔植被类型之间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在0~10 cm土壤表层最高,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不同植被类型及不同土壤层次中土壤微生物量磷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且变化规律一致,均表现为冬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在0~10 cm土层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磷沿海拔梯度空间变异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湿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磷季节性变异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17.
不同凋落叶分解的土壤微生物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8个树种凋落叶分解的土壤微生物效应.结果表明:凋落叶分解影响下的土壤与空白对照土壤相比,微生物生物量有明显提高,且分解越快的凋落叶,在其影响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越大;南洋楹、大叶相思、马占相思和荷木等树种凋落叶分解影响下的土壤微生物量较大,有较好的土壤微生物效应,而湿地松和马尾松凋落叶的土壤微生物效应则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不同作物栽培管理措施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对农业持续性耕作的影响非常重要.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间pH、容重和含水量无显著差异.尽管春小麦地的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碳质量分数比休闲地土壤的高,但是休闲地土壤的全氮、微生物氮、微生物碳的质量分数与有机碳的质量分数的比值与微生物氮与全氮的质量分数却都显著高于春小麦地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杭锦2#土多元复混肥对蔬菜地土壤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施用杭锦2#土多元复混肥使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在0~10cm土层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21.16%、43.8%和8.4%,比施用美国二铵对照提高5.05%、34.9%和8.3%; 在10~20cm土层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21.88%、14.89%和3.7%,比施用美国二铵对照提高16.3%、-1.8%和4.4%; 在20~30cm土层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24.0%、14.3%和-9.6%,比施用美国二铵对照提高5.7%、22.3%和7.2%.施肥使土壤微生物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各项处理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施肥提高了土壤的N、P、K含量,但两种肥料间的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成显著正相关,土壤养分与土壤酶、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均有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施用杭锦2#土多元复混肥是土壤生物活性提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薇甘菊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实验样地中选取了薇甘菊入侵程度不同的4个样地,测定了土壤理化因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以及土壤基础呼吸和基质诱导呼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薇甘菊入侵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显著增加,土壤呼吸加快,土壤代谢熵(qCO2)下降,改善了入侵地土壤的养分供应状况,这可能是薇甘菊入侵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