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气二以特点及其单流体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水利工程中掺气水流的数值模拟进行了研究。从建立数学模型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水利工程中水 二相流的特点,人理论上证明:对工程中常见的稀疏气泡流,单流全模型是可行的;且水气混合物的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可分别用水相的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代替,以使问题简化。提出了掺气水流的单流体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水垫塘掺气水流进行了计算,掺气浓度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表明本文提出的单流体模型可用于水扩建塘水气二相流的数值模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应用激光光测弹性法,探讨了复合材料硬化成形条件(硬化温度、冷却时间、硬化时间对基体与增强纤维间界面近旁所发生残留应力的影响、并应用图像处理的方法、以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度。测试结果表明,冷却时间和硬化时间对复合材料界面应力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而硬化温度对复合材料界面应力变化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据热扩散率最小离散度确定导热系数的新热探针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介绍了一种新的用热探针测导热系数的方法,它与传统方法不同,不是从模型的算式中直接求出导热系数,而是从误差分析出发,据导热系数λ误差最小时热扩散率α的离散度也最小的原理导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提出在一维导热模型下,利用平板比较法同时测定多孔不均匀性金属混合物的等效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方法,并通过常功率平面热源法给予了验证。同时为结构复杂、固体物料分布无规律、孔隙形状无规则的多孔物质的热物性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使通常只用于测定绝缘材料热物性的方法得到了拓展。  相似文献   

5.
热分析法在药物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热分析方法在药物研究中应用的一些新进展.它主要包括热机械方法和微区热分析法.热机械法是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机械性能的一种热分析方法,讨论了它在药用材料、药物的机械性能和药物控制释放等研究中的一些应用.微区热分析法是一种将扫描探针显微镜成像技术和热分析技术结合起来的新兴的热分析方法,讨论了它在药用高分子材料、多组分分析、多晶现象、药物剂型和药物控制释放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硬脂酸凝胶法制备TiO_2纳米粉末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硬脂酸、钛酸四丁酯为原料 ,用硬脂酸凝胶法制备了TiO2 超细粉末 .运用差热 热重 (DTA TG)、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制备过程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粉末衍射 (XRD)、透射电镜 (TEM)对纳米晶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不同温度处理可得到不同晶型和形貌的纳米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测量低温下固体热物性的一种非稳态方法,并对玻璃钢试样的热物性进行了测量,所测数据与其他所测数据相比,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ZrO2超细粉,用分散处理工艺制备Al2O3超细粉,并以此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低热膨胀系数的锗刚玉(AZ),研究了锆刚玉的组成与晶体结构、耐压强度、热震稳定性及热膨胀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掺了TiO2的锆刚玉其晶粒明显长大,材料的强度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含TiO2的锆刚玉有最高的强度,同时剩余耐压强度较高,高温下的热膨胀率较大。  相似文献   

9.
相变材料因其良好的控温能力在电池热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在高温环境和高放电倍率下,单纯依靠相变材料很难满足热管理的要求。设计了相变材料和冷却板混合的电池热管理方式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与采用纯相变冷却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电池间距、冷却液入口速度对电池最高温度以及相变材料液化率的影响,并对充放电循环过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高温和高放电工况下,液冷的引入解决了因相变材料完全液化导致的电池温度恶化和中间电池热量累积的问题。相比于纯相变冷却,当冷却液速度为0.5 m/s时,混合冷却可将电池的间距减小至3 mm,继续增大冷却液的速度对热管理性能提升较小。同时,液冷板的加入可以减少首次充放电循环对后续循环过程的影响,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1 Int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polyimide hybrid materials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 dramatic improvements over their pristine state in thermal stabili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other special features by introducing only small fraction inorganic additives~([1]).Polyimide/silica hybrid materials were studied mostly by sol-gel route~([2]).However 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the sol resin is a practical problem and has not researched on it so far. On the other hand, nano-s…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在简单综述测定材料热膨胀的各种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上着重谈本文作者建立的X射线粉末衍射仪测定材料热膨胀的新方法并导出了新方法的测量误差极限的表示式。  相似文献   

13.
At present, there have been few direct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olycrystalline nanofilms. In this paper, we generate polycrystalline argon nanofilms with random grain shape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Voronoi tessellation method. We calculate the out-of-plan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 polycrystalline argon nanofilm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film thicknesses by the Muller-Plathe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lycrystalline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bulk single crystal and the single-crystal nanofilm of argon. 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phonon mean-free-path limit imposed by the average grain size as well as the grain boundary thermal resistance due to the existence many grain boundaries in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s. Also, the out-of-plan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polycrystalline argon nanofilm is in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and film thickness, and is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grain size,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case of single-crystal nanofilms.  相似文献   

14.
Thermal neutron radiography is a useful complementary tool of the othe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s for the hydrogenous materials and heavy metal subassembly. By the use of MC method program and the thermal neutron digital radiography facility at SPRR-300 reactor,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thermal neutron tomography has been developed. Its method and result has been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15.
可溶性聚醚醚酮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熔法制备了一系列可溶性聚醚醚酮(s-PEEK)改性环氧树脂(EP),并与普通聚醚醚酮(PEEK)改性环氧体系进行比较,探讨了聚醚醚酮类型、用量对改性树脂固化体系的凝胶时间、冲击强度、弯曲性能和断裂形貌的影响,并对含 s-PEEK 树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PEEK 和 PEEK 可在提高环氧体系冲击性能的同时,提高材料的弯曲性能、玻璃化温度和热稳定性;当 m(s-PEEK) ∶ m(E-51)和 m(PEEK) ∶ m(E-51)均为 5 ∶ 100 时,冲击强度达到 42.6 和 46.6 kJ/m2,分别比未改性的环氧体系提高69.1%和85.6%; m(s-PEEK) ∶ m(E-51)=25 ∶ 100 时,Tg=179.1 ℃,比未改性环氧树脂提高20 ℃左右;且含s-PEEK的体系是均相体系,含s-PEEK的固化物是颗粒增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干涉性非常好的激光斜入射光测弹性法,对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成形时,所生成的复合材料纤维界面近傍的残留主应力进行观测和解析,并分别获得主应力δ_1和δ_2。其精度在数N/mm~2的范围时,可达±0.014N/mm~2的良好程度。另外,就形状比较简单的试样,对本方法测试的结果与数值解析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两方法的结果比较一致,证明本论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空心玻璃微球热导率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用探针法测定多功能材料空心玻璃微球热导率的方法。在自制的探针内设置加热电阻和测量热电偶,温度信号经8031单片机处理后送到486PC储存,通过曲线拟合计算求得热导率。  相似文献   

18.
对固体材料热扩散系数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流动的高温水作为对流换热介质,与平板状固体试样构成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非稳态传热模型,进而利用共轭梯度法研究了固体材料热扩散系数估计的反问题。参数灵敏度分析表明对热扩散系数参数估计具有可行性,然后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讨论了待估计参数初始猜测值、对流换热系数条件、测量误差等因素对估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准确性和抗不适定性较好,在初始值设定与真实值差别较大、测量温度存在明显误差时,仍能保证足够的参数反演精度(相对误差<10%),而对流换热系数条件对热扩散系数反演估计结果影响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液态金属高性能冷却技术:发展历程与研究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障"问题已经成为阻碍高端电子芯片和光电器件向更高性能发展的重要挑战,发展高性能芯片冷却和热管理技术迫在眉睫。作为一大类新兴的热管理材料,液态金属在对流冷却、热界面材料、相变热控等领域均带来了观念和技术上的巨大革新,打破了传统冷却技术的性能极限,给大量面临"热障"难题的器件和装备的冷却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有望在国防、航空航天、能源系统及民用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冷却与热管理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液态金属先进冷却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液态金属对流冷却技术、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液态金属(低熔点金属)相变储能与热控技术、基于液态金属的复合冷却技术等;梳理了液态金属冷却技术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以锆英砂和电熔镁砂为原料,合成ZrO_2增韧的镁橄榄石材料,进而加入 鳞片状石墨,得到Mg_2SiO_4/C(-ZrO_2)-C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 差热、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了该材料的显微结构和矿物组成。表明该材料具 有优异的高温强度、抗侵蚀性和热震稳定性,是一种新型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