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药食两用植物赤苍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当年采收的赤苍藤种子为材料,探讨浸种时间(0 d、1 d、2 d、3 d、4 d、5 d)、基质含水量(70%、50%、30%)、播种深度(0 cm、1 cm、3 cm、5 cm)、光照条件(全黑、自然光)、基质(沙土、肥土、黄土、混合土)、赤霉素浸种处理及破壳处理(全破、少破、不破)下赤苍藤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特性,为其规模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浸种时间、基质含水量、播种深度、赤霉素处理均对发芽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基质和破壳处理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P<0.05),浸种5 d、50%和30%的基质含水量、播种深度1 cm、混合土基质、50 mg·L-1赤霉素浸种12 h以及全破处理的发芽率在各对比的处理中均最高。浸种时间和基质含水量对幼苗叶长和枝高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他处理对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赤苍藤种子育苗时,可先浸种5 d或用50 mg·L-1赤霉素浸种12 h...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可控的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播前处理和播种方式对毛竹种子萌发以及不同水质和通气处理对毛竹幼苗水培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种子在40℃温水中浸泡过夜,去皮,75%酒精浸泡5~10 s,10%NaClO浸泡消毒20 min,去离子水冲洗6~8遍后播入蛭石中生长状况最好,发芽率达61.76%,且完全无污染;毛竹幼苗无菌水...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白筋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正交试验和不同贮存方法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播种季节、覆盖深度和基质种类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处理组合为A1B2C2,即:干藏种子进行秋季播种于配土中并覆土2cm,次年春季萌发,萌发率达58.45%,但种子出苗时间长、不整齐.不同种子贮存处理结果发现,秋季采集种子于次年春季播种前35—45d进行冬季室温湿沙层积处理显著提高白筋种子萌发率,达77.78%,出苗时间短、整齐.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和赤霉素(GA)混合处理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抗旱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VA和GA混合处理可以加快种子的萌发,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的生长,增强幼苗的抗旱能力,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珍珠花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表明去除种皮珍珠花种子很快萌发,但幼苗的培养和移植较麻烦;采用98%的硫酸处理种子3d,然后插于土壤中,萌发的速度稍慢一些,但方法简单,幼苗成活率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萌发方法,种子萌发和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 ̄20℃。种皮对珍珠花种子的萌发起着机械性限制作用,解剖结构显示由于种皮由多层石细胞组成防碍了种子胚乳和胚对水分的吸收而导致种子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对沙米种子萌发及胚根伸长生长的影响,以民勤沙区采集沙米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GA3和FL两种外源激素及其混合叠加液对沙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生长速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T6和T2两个处理的发芽率小于CK(对照)外,其他处理均能有效地促进沙米种子的萌发,各处理按发芽率高低排序为T14>T9>T5>T10>T15>T1>T4>T13>T12>T11>T8>T7>T3>CK>T2>T6;FL浓度从0.1 mg?L-1到5mg?L-1之间随着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也在增加,浓度为10mg?L-1时种子发芽率低于5 mg?L-1;0.5 mg?L-1浓度的FL溶液浸泡处理沙米种子,浸泡时间从3h到24h,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在增加,但浸泡3h(T2)破除休眠效果差,种子的发芽率低于对照,浸泡6h以上破除休眠效果明显;GA3+FL的混合叠加液处理沙米种子,破除休眠效果最佳,叠加液处理后24h种子的发芽率均大于50%,最高发芽率达83%,36h发芽率均≥70%,48h发芽率已大于80%,T14处理效果最佳,种子的发芽率达100%,发芽势达100%,发芽指数达30.86;不同处理分别在24h、36h和48h三个时间段种子的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浓度外源激素破除沙米种子休眠促进发芽的时间不同;不同浓度外源激素处理沙米种子12h后种子胚根均能快速伸长生长,且胚根的长度与萌发时间呈极强线性相关关系(R2>0.8),胚根长 (mm)和生长时间 (12h)可以用线性关系式 表达。通过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沙米种子萌发及胚根伸长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浓度的外源激素处理方法,可为沙米的种苗培育、人工驯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平  张著林 《贵州科学》1999,17(1):58-61
针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自然繁殖率低,种子萌发时间长的特点,探讨植物激素处理种子,对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出苗率及成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激素处理南方红豆杉种子,出苗率可达85.5%,8个月即可出苗,而不用植物激素处理(对照)的南方红豆杉种子则需要18个月出苗,出苗率80%,播种基质也有直接影响其出苗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了解新疆苦马豆种子萌发特性,为其繁育和人工种植提供研究基础,研究了光照、温度、NaCl、激素对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种子萌发的影响及苗期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苦马豆种子萌发率在光照与黑暗之间无显著差异;35℃为其最适发芽温度;低浓度NaCl(≤0.4%)能促进苦马豆种子萌发,且随NaCl浓度增加,发芽率呈上升趋势,NaCl浓度为0.4%,发芽率高达30%,而NaCl盐浓度为2.8%时,其种子仍可萌发;5μmol/L的IAA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发芽率达33.2%,其次是10μmol/L的2,4-D,发芽率达32.6%,10μmol/L的萘乙酸,发芽率达26.6%,10μmol/L的赤霉素,发芽率达26%;NaCl胁迫下,苦马豆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在60h内均有1个急剧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以银斑百里香种子为实材,研究了不同温度、播种密度和覆土厚度对银斑百里香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始发芽天数和发芽天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从15℃升高到25℃,银斑百里香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上升,20~25℃最适宜银斑百里香种子的萌发。播种密度为100~150粒/皿时有利于种子的萌发,银斑百里香种子以撒播为宜,覆土厚度不宜超过0.5 cm。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性盐NaCl、Na2SO4和碱性盐NaHCO3按不同质量比混合,模拟出15种盐碱度各不相同的盐碱逆境条件,进行光皮桦种子萌发试验,研究盐碱胁迫对光皮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盐碱处理下,随着盐浓度及pH值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对幼苗胚生长抑制作用加强;在pH≥8.78,盐浓度≥100mmol/L胁迫下,光皮桦种子的萌发明显受到抑制,且萌发进程延缓,当盐浓度高达250mmol/L时,各盐碱处理下的光皮桦种子均不萌发;在pH≥7.08,盐浓度50mmol/L胁迫下,光皮桦早期幼苗无法正常生长;碱性盐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中性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豇豆萌芽期及幼苗期的耐湿性能,指导豇豆播种实践。方法在豇豆种子萌芽期及幼苗期分别进行淹水处理,研究不同时期豇豆种苗对缺氧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 (1)随着豇豆种子淹水时间延长,萌发率明显降低,在36 h后,成苗率为0,在幼苗期淹水处理,72 h仍无幼苗死亡,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明显;(2)淹水抑制豇豆幼苗生长,其中对根的伤害最大。结论豇豆萌芽期比幼苗期对淹水耐受能力低,种子萌动期涝害会严重影响萌发,导致烂种,因此选择播种土壤环境和雨后播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溶液处理大豆种子并进行萌发和盆栽实验.测定了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的株高、鲜重、干重和根长等,并对胚乳中α-淀粉酶活性及幼苗叶绿素的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对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各项指标有所提高,4 g/L是最佳处理浓度.处理浓度进一步增大,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铁核桃自然授粉的种子为试材,研究了贮藏方式、浸种时间、发芽床、基因型及坚果质量对种子萌发的影 响.结果表明:铁核桃种子具有休眠特性,种子经脱水贮藏,4℃低温、层积沙藏、冬季室温贮藏均可满足铁核桃种 子萌发的低温需求,6-BA可代替低温打破铁核桃种子休眠.铁核桃种子播后17d左右露白,50d为其发芽高峰 期;种子的形态结构及内含物差异对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及幼苗生长影响不大.播种基质和浸种时间对铁核桃种子 萌发均有显著影响,铁核桃种子最佳浸种时间为7d~11d,浸种后催芽或播种基质以细沙为宜,珍稀材料或种子 量少的品种可采用培养基播种.该研究结果为铁核桃育苗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海巴戟的种子结构及发芽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海巴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从环境温度、播种基质、物理处理等方面,探讨了其种子的萌发特性及生理.试验结果表明:海巴戟种子的萌发特性与其结构特点有关;高温能显著提高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且高温条件下变温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最适宜的发芽温度是28~35℃,28℃和33℃则是发芽的最佳变温;海巴戟种子本身存在着某种抑制萌发的特殊物质,但在土壤中这种拟制萌发的状态可被打破而诱导萌发;透气和保水性能良好的播种基质对海巴戟种子的萌发有利,以河沙加泥炭土作为播种基质的海巴戟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7.0%,其相应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也最高,分别为63.5%和12.532;温水处理对海巴戟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提高它的出苗整齐度,且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高,分别达74.0%和62.5%,其相应的发芽指数为12.271.  相似文献   

15.
以南方常见的4种绿化草种(高羊茅、百喜草、狗牙根和结缕草)为材料,进行Mn2+胁迫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高羊茅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可以作为城市绿化优选草种,Mn2+胁迫质量浓度在25~75 mg*L-1范围内对高羊茅的发芽率、发芽势等有促进作用,超过该范围则抑制高羊茅种子萌发;狗牙根种子受Mn2+胁迫影响最小,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可作为快速成苗和高质量浓度Mn2+环境中播种的种子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以人工老化的西葫芦种子为材料, 研究不同强度高压静电场对其萌发的生理生化效应, 探索了种子吸涨时间、萌发时间、萌发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高压静电场强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1.5-2.5 kV/cm场强范围内, 可显著促进种子吸胀.缩短萌发时间;2.5~3.5kV/cm场强处理可显著提高发芽率, 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提高均达到极显著水平;1.5~2.5 kV/cm范围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提高;2.5~3.5kV/cm范围内, 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显提高;2.5 kV/cm场强对膜系统的稳定性最强,可视为促进老化西葫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处理场强.  相似文献   

17.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与根际的产酶细菌,在生物肥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豆制品废渣为唯一有机氮源进行液体发酵,测定了3株具有高活力的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BY25,NTI,NT2)的发酵液中氨基酸组成与浓度、蛋白质浓度、蛋白酶活力的差异.通过种子发芽和青菜盆栽实验,研究了发酵液对青菜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影响.发现实验组中BY25豆制品废渣发酵液能够显著促进青菜种子发芽与幼苗根系生长,培养96h后种子发芽率较添加去离子水处理的空白对照提高了13%,青菜幼苗平均根系长度较空白对照增加了66.3%;而以大豆粉为唯一有机氮源的BY25大豆粉发酵液对照组对青菜发芽和长根则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同时BY25发酵液热灭活对照也无法表现出任何促进生长作用,说明发酵液中的蛋白酶等活性成分可能是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主要因子.添加BY25豆制品废渣发酵液培养40d后,盆栽青菜叶片SOD酶活力及根系活力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绿豆种子吸胀过程中脱水耐性变化的时间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绿豆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吸胀过程中的萌发行为、脱水耐性的变化以及不同脱水速率对脱水耐性丧失的影响.在吸胀过程中,种子含水量迅速增加,不表现出典型的吸水三阶段模式;种子的电解质渗漏速率和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直到3h,然后下降.50%种子萌发需要的时间和热时间分别是5.5h和7℃d.在种子预吸胀过程中,种子的脱水耐性和由脱水后存活种子产生的幼苗生长量逐渐下降,50%种子丧失脱水耐性的时间是7h,以及脱水后种子的电解质渗漏明显增加.下胚轴的脱水耐性大于胚根.吸胀12h的绿豆种子对脱水非常敏感;缓慢脱水时,50%种子丧失脱水耐性的水分含量(以干质量计)为0.15g·g-1.根据水分含量对存活率、幼苗生长和电解质渗漏的影响,缓慢脱水比快速脱水好.这些结果表明,吸胀的绿豆种子脱水耐性的丧失是一种数量特征,吸胀的正常性种子脱水耐性的变化可以作为种子顽拗性研究的一个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19.
贵州石笔木播种育苗的温度和湿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调控温度和湿度的比较试验对贵州石笔木 (TutcheriakweichowensisChangetY .K .Li)种子萌发与播种育苗进行了研究 ,其试验表明贵州石笔木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 2 0~ 2 5℃、湿度为 80 %~ 90 % ;采集的种子在此条件下砂藏层积 10~ 15d开始萌发 ,4 0~ 50d萌发率达 85%~ 93 % ;种子萌发后播种于恒温2 0℃的苗床中 60d后出苗率和 3 60d后成苗率分别达到 60 7%和 4 3 7%。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珍稀濒危的贵州石笔木植物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剑叶金鸡菊种子为材料,分析不同光照强度(100%光强、30%光强、黑暗)和剑叶金鸡菊的凋落物及根茎浸提液3个浓度梯度(0.005、0.025、0.125g·m L-1)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剑叶金鸡菊种子无论在全光照还是黑暗条件下,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是与全光照条件相比,30%光照和全黑暗培养条件下对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极显著影响。剑叶金鸡菊凋落物和根茎浸提液均极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在种群郁闭作用、凋落物分解物和根茎分泌物的自毒作用综合效应下,剑叶金鸡菊种群内种子萌发和实生苗的生长受到抑制,种内竞争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