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作者主要对高层民用建筑结构物的设计理论及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现状进行分析,说明了建筑物安全性鉴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高层民用建筑可靠度设计理论、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现状以及保证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论述了我国高层民用建筑安全性的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3.
海冰与海上结构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冰激振动可以引起结构物的疲劳失效,给海洋结构物带来严重危害。为此提出了疲劳环境、疲劳工况及疲劳子工况三个新概念,并结合冰区特点,给出了它们的定义与定量描述方法,进而提出了计算疲劳等效应力及预测疲劳寿命的新方法。该方法已编成计算软件,可用于海上结构物的设计及服役期内安全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是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安全疏散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灾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的多发性灾害之一。研究建筑结构火灾中人员的安全疏散,解明建筑火灾中人在决定逃生之前的行为规律,逃生过程的行动规律,对于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建筑防火交全逃生管理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火灾研究学者关于建筑结构物安全疏散研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进行综合评述,对我国今后开展此项研究的课题做出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高层民用建筑可靠度设计理论,介绍了我国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现状,探讨了高层民用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工作中的各种技术和非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冰区海上结构物疲劳分析的新概念与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频繁 冰与海上结构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冰激振动可以引起结构物的疲劳失效,给海洋结构物带来严重危害。为些提出了疲劳环境、疲劳工况及疲劳工况三个新概念,并结合冰区特点,给出了它们的定义与定量描述方法,进而提出了计算疲劳等效应力及预测疲劳寿命的新方法。该方法已编成计算软件,可用于海上结构物的设计及服役期内安全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8.
箱型结构物封堵堤坝溃口的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汛期堤坝溃决的巨大破坏性,提出用箱型结构物封堵堤坝溃口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简单快速,通过远距离控制作业,可保证安全,降低作业强度及堵口成本。为确保这一堵口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设计堤坝溃口模型及箱型结构物模型,对溃口进行水力学模型试验。试验得到了溃口水流流量、流速、流态的变化规律,及沉箱顺序和裹头构筑对溃口水力特性的影响。这为制定用箱型结构物堵口作业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其它堵口方法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地震波得不确定性,现有针对地震对地表结构物得力学性质得理论计算存在着各种不足,为了给现有得理论计算和经验分析做出一点帮助,应用钢筋混凝土弹塑性理论和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大型显示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对已有得地震作用下地表结构物的动力响应做出分析.模拟结果和已有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通过结构物的弹性时程分析曲线可以得出结论,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在复杂高层结构中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在误差允许得情况下判明结构的屈服机制、薄弱环节及可能的破坏类型,是判断结构抗震性能的最贴近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海工结构物在波浪荷载作用下产生动力响应,本文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元(SPH-FE)耦合方法对结构物受孤立波冲击过程中表面压力分布和动力响应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溃坝模型模拟了水柱倒塌冲击结构物的过程,分析SPH模型中粒子间距对数值结果的影响,并通过与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数值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水柱高度、水柱与结构物间距及结构物刚度对波浪到达时间、结构动力响应和波浪冲击荷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计算条件下,波浪到达结构物的时间与溃坝初始水柱高度关系不明显,但随水柱与结构物间距的增大而线性增加;结构物顶端位移响应幅值随水柱高度、水柱与结构物间距及结构物刚度的变化较明显;结构物所受波浪冲击荷载与水动力作用呈正相关关系;当水动力作用相同,结构刚度增大时,结构物底端所受波浪力会增大.  相似文献   

11.
桥梁健康监测应用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桥梁损伤诊断与健康监测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在实践方面 ,土木工程和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工程有明显的差别 ,比如桥梁结构以及其他大多数土木结构 ,尺寸大、质量重 ,具有较低的自然频率和振动水平 ,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极容易受到不可预见的环境状态、非结构构件等的影响 ,这些变化往往被误解为结构的损伤 ,这使得桥梁这类复杂结构的损伤评估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本文首先给出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构成 ,然后集中回顾和分析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损伤评估的室内实验和现场测试 ;②损伤检测方法的发展 ,包括 :(a)动力指纹分析和模式识别方法 ,(b)模型修正和系统识别方法 ,(c)神经网络方法 ;③传感器及其优化布置等 ,并比较和分析了各自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文中还总结了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指出桥梁健康监测的关键问题在于损伤的自动检测和诊断 ,这也是最困难的问题 ;最后展望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大型桥梁健康监测动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大型桥梁健康监测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首先给出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内涵和基本组成 ,再结合国内外已建立健康监测系统的几座典型桥梁 ,阐述了健康监测系统的内容和设计准则。回顾和总结了桥梁健康监测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最后展望了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趋势 ,重点探讨了桥梁健康监测的智能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现场监测了混凝土挡土墙浇注早期的变形和温度变化情况。由于光纤布拉格光栅同时感应温度和变形,需要用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器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监测结果表明,光纤布拉格光栅监测系统适用于混凝土早期性能的现场监测,通过与普通传感器监测结果对比,光纤传感器的结果更稳定,准确,且该监测系统可继续对混凝土结构的中长期性能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4.
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多解性等因素决定了综合地球物理解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继承、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结合野外踏勘调研资料,对现有地震、重力、航磁资料进行精细分析研究,获得了对库区深部断裂构造特征的新认识,为深入研究三峡重庆库区深部断裂构造特征,库区地震、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治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5.
智能材料在土木结构监测和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导纤维、电流变液 ( ER)、磁流变液 ( MR)、形状记忆合金 ( SMA)是土木工程结构振(震 )动状态监测、振动响应控制中采用的 4种智能材料。首先概括性介绍了 4种智能材料的基本性能特征、工作原理、应用范围 ,分析讨论了有关研究与工程应用情况以及发展前景。重点评述 SMA在结构主动和被动控制应用研究的现状。最后提出进一步实现 SMA混杂混凝土智能材料结构——控制一体化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6.
孟亚  徐超  李格烨  杜春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7):11496-11504
加筋土结构因其具有因地制宜、性能优越和节能减碳等优点而在全球广泛应用。但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建造的加筋土结构在全生命周期内会经历多次冻融循环,而冻融循环对加筋土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基于已有研究,总结了冻融循环对加筋材料、回填土及加筋土单元体的影响,从室内试验、现场监测以及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了加筋土结构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性能变化规律,指出了现有研究在冻融循环对加筋土结构的作用机理和评价指标等方面的不足,并展望了在冻融循环影响加筋土结构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加筋土结构的设计及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以摩擦学的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以油液中磨损颗粒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了柴油机摩擦学系统的研究方法,给出了磨损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原则,介绍了磨损故障诊断系统的结构,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8.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种类繁多、架构不一、信息不共享、功能无互助、监测数据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煤矿安全生产缺少可靠的数据支撑。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安全监测系统,将信息管理与自动监测各业务系统统一,构建成一个灵活、稳健、高效的系统平台,以适应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应用。通过基于Hadoop构建的煤矿安全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对海量环境监测数据的分布式存储、选择性抽取和高效计算。通过对生产环境监测数据的集成和深入挖掘,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自动识别安全隐患并推荐相应的处理措施,起到对煤矿环境安全综合研判和科学决策的辅助作用,推动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工程坝址区最为关键的坝基深层抗滑稳定、永久船闸高坡稳定、地下电站主厂房围岩块体稳定、断裂构造等几个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过程、方法、工作内容及基本结论,并结合工程施工、监测及运行有关情况对各专题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以实验室简支梁静力加载实验为数据来源,针对现有健康监测中传感设备的费用高、寿命短、数据接收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无损非接触检测方法,并结合有限元仿真技术,采用有限元正分析的位移反分析理论反演结构现状下弹性模量、受力状况以及重点监测部位应变,弥补了传统健康监测需表贴应变片、埋设传感器等带来的局限性,且有效降低了成本,为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与诊断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