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唐张嘉贞1作的一篇文章是研究赵州桥的重要历史文献,文中的记述常被引用。现在有许多书称该文为《安济桥铭》[1~3]。这值得商榷。南宋陈思编撰的《宝刻丛编》一书载有一则古碑碑目:唐石桥记唐张嘉贞撰柳识2书。[4]石桥是赵州桥的原名[5]。据研究,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曾任过中书令的张嘉贞(公元666~729年)被任命为定州刺史,在赴任途经赵郡(赵州,州治在今河北省赵县)时作有《石桥记》一文,随后由名士柳识书写,刻石立于桥畔。后来卫州司功参军柳涣为石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爬灰”“养叔”探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楼梦》中焦大所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原是《风月宝鉴》的“通部大纲”,喻指贾敬,宝玉与秦可卿淫乱导致天香楼悲剧,表现“戒妄动风月之情”的主题。后来,创作主题的改变,《石头记》形成“全部之王惟二玉二人”的情节格局,《宝鉴》的中心故障变为从属于宝黛主线的重要辅助故障,“爬灰”的主子由原来的贾琏“家史”替代贾敬,“养叔”情节变为宝玉与袭人的主仆淫乱,表现“离合悲欢炎凉世态”主题。人物关系由此形成大对调,说明《石头》是在《宝鉴》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而《宝鉴》天香楼故事改头换面,疑点重重地存在于80回《红楼梦》今本,除反映曹雪芹对家世反复进行不同层次的艺术观照,使作品主题和情节结构脱胎换骨地再创造,还能成为《红楼梦》作者争论的一方佐证;不仅证明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而且本书是他在自己的创作稿《风月宝鉴》基础上,多次修改,而形成《宝鉴》、《石头》、《石头》、《红楼》的演变事实。  相似文献   

3.
《晋书·孝武帝纪》云:太元十四年夏六月,壬寅,“使持节、都督荆、益、宁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桓石虔卒。” ——中华书局排校本《晋书》 校者于此条下未作任何校语,实际上,这条记载明显是错误的。 据《晋书》,桓彝一族在东晋作荆州刺史者多人,但没有桓石虔。 穆帝司马聃永和元年八月,桓温以辅国将军,徐州刺史迁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  相似文献   

4.
文康《儿女英雄传》在清末白话古典小说中是有影响的一部书,尤其在语言运用方面,更为人们所推崇,曾被称为“京语教科书”,一向受到语言工作者的重视。然而不无遗憾的是,此书自光绪四年(1878)北京聚珍堂初版行世,一百多年来虽屡经校点,版本迭出,而迄今竟无一标点完全无误的本子!白维国同志《明清白话小说若干标点辨误》(《中国语文》1983年第3期),曾指出《侠女奇缘》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六处标点失误;尔弓同志《整理出版  相似文献   

5.
《通鉴》与《晋书》均有“除汉宗室禁锢”和“除魏宗室禁锢”的记载,但二书作者没有发现两种禁锢的本质差别;胡三省在注《通鉴》时发现了这一点,但对曹魏是否实行过禁锢汉宗室的措施未进行实事求是的考察,又犯了以讹传讹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按一般生活习俗,结了婚的女人一过四十多岁,就有被称呼“老太太”的.照此类推,《红楼梦》里的主要人物共有四个“老太太”: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薛姨妈.贾母自不必说,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一出场就是一位“老太太”.那么邢、王二夫人和薛姨妈,年令是不是够得上称“老太太”呢?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王夫人  相似文献   

7.
小说《红楼梦》中,曹雪芹以其生花妙笔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的丫环司棋痴情刚烈但又低俗,为了追求自主的爱情和婚姻,做了封建专制统治祭坛上可悲的祭品。她的命运是悲惨的。  相似文献   

8.
《潍坊学院学报》2017,(5):83-86
柳永送别词《雨霖铃》中反映出,在宋代人们采用的出行方式之一为水路舟船出行。由于受到天气、水流、季节、传统习惯等影响,水路远行多选择在秋天并且是白天出行。词中所描述的傍晚出行的情况应是宋代送别文化中的"摇装"传统,切不可误以为古人真的在傍晚乘舟远行。  相似文献   

9.
能否准确处理同名异人和同人异名的问题,是衡量人名索引编制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前不久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的拙撰《<汉书人名索引>疏误考辨》(以下省称《考辨》),即主要就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出版的《汉书人名索引》(以下省称索引)这方面问题而论的。其实,该索引存在的错误甚多,现除就误分误合外,并就其“一人而屡误分误合”、“漏收人物”、“漏收出处”、“出处相羼入”、“姓氏失于考索”、“异称收列未齐备”等方面的疏误,作进一步考辨。  相似文献   

10.
清代影响最大、重刻次数最多的一部妈祖志书为《天后圣母圣迹图志》,但该书原编者及初刊年代,目前均不详。通过梳理史料,该书的流传本,大体可归纳成江苏苏州初版、广东版系和闽浙版系三个版本系统。对各版系刻本亦略作考证,可供妈祖志书研究者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中对《红楼梦》曾作过这样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1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同的作家,由于自己的经历、素养、艺术旨趣以及生活地域的不同,在使用语言时总是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留下自身的特征的,成就越是突出的作家,他使用语言的习惯、他的语言风格就越是与众不同.这就为我们辨别一个作家名下的真作赝品,甚至同一作品里的真笔假墨提供了可能性.庚辰本二十二回只到惜春的灯谜为止.回末总评上说:“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晚期的本子补齐了.按理说,添补者是会全力模仿原作的语言风格使不致露出破绽来的,但事实证明,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添补的几百字的段落中,就较多地带有与庚辰本不同的文字.突出的是对“适才”这个词的选用.  相似文献   

14.
关于《离骚》“求女”的中心寓意,两千年来治骚者们各执一端、争论不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求贤”、“求君”两说。前者始于王逸,“吾方上下左右,以求索贤人,与己合志者也”,后者发自朱熹:“求索,求贤君也。”“求贤”说者以“叩阍”、“求诸女”为据,向“求君”说发出了最有力的诘难。本文主要针对“求贤”说者的问难,为“求君”说辨驳一、二。 一、从“男女君臣之喻”到“求女”情节的诞生 像庄周驱使着寓言那样,屈原以其博洽的见闻、巧丽的才思、无拘无束的想象,调遣着日月风云、山川雷电、美人芳草,构造出瑰丽独特、“惊采绝艳”的艺术境界。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对“成要约之言”的两美(美男、美女)之变幻莫测的离离合合:  相似文献   

15.
对《红楼梦》一书中“尤最”副词的探讨研究,可以全面揭示本书中此类副词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从另一方面从一个侧面探析了这一时期此类程度副词的总体发展情况,以及所显示的发展趋势,通过这一研究,可以看出此类副词对现代汉语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的两个英语全译本风格各异,但异译同工。身份不同的翻译家,秉承不同的翻译主旨和翻译目的,都尽可能全面、充分、完美地再现原著的风采和文学魅力。在对原著进行文化阐释的过程中,两个翻译文本通过深度翻译的不同方式和具体的释译、化译、变译技巧,同样实现了文化翻译学理论上的译文可接受性和充分性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对新版中师《中国历史》教科书存在的五处错误或不妥进行了更正,以期引起专家、同行对教科书可能存在问题的关注,以便更好地提高教科书的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红学史上,王国维和俞平伯都有杰出的贡献,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红楼梦评论》和《红楼梦辨》二者的承继关系尤为明显,前者对后者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而后者不仅对前者有所继承,也有重要发展,因此可以说,新红学的产生与王国维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建《红楼梦》语料库,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计算机统计手段,对《红楼梦》中“冷笑”一词在原著及霍克斯、闵福德译本中的再现情况进行检索与分析,借以探求其“冷笑”翻译在意义显化与隐化方面的特点.研究发现,译本中“冷笑”的翻译51.20%存在显化现象,33.60%存在隐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先秦两汉以小道为核心标准的小说观念,学术性指向远大于文学性,小说表现形态驳杂,并不具备稳定的文体。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六朝文论,在理论层面继承了汉人小说观念,将小说视为一种学术体式而非文学体式,因此在20篇文体论中,没有将小说作为一种文体正面论述,仅仅是在探讨各种文学创作技巧时偶合了当时小说创作的一些特点,这符合小说创作的实际发展情况与小说观念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