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檐 《今日科技》2005,(12):42-44
地震是地球不可治愈的顽症,总是在不经意间突如其来,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台湾地震、印度洋海底地震、巴基斯坦地震等一个个灾难触目惊心,当人们慢慢从瓦砾中爬起来,刚刚走出阴影的时候,江西地震又再一次造成了重大的人身伤亡与经济损失。地震灾难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地震带来的灾难有的是当场发生的,更多的则是次生灾难,而人们对地震的正确了解、对预防应对措施的正确掌握可以大大降低次生灾难的发生。也可以避免出现象前段时间出现的东北地震谣言和地震恐慌的现象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让悲痛充满了每一个人的内心。同胞在灾难中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也在灾难中感受着人间真情。面对灾难,我们众志成城。我们正是在挫折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伴随着每一次灾难,人类都在不断成熟,不断增长经验。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11日下午14∶46发生在日本本州东北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的9.0级特大地震,地震特别是由此引起的海啸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其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其导致的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威胁至今仍未消除。另一方面,日本先进的建筑防震技术,以及较为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灾害的影响。作为一衣带水,也是地震多发的我国,我们无法抗拒灾难的发生,但需要从灾难的悸痛之中寻找启示,学会思考,思考如何与灾难保持距离,思考如何有效应对灾难。  相似文献   

4.
灾难,往往是一瞬,而抗灾精神,却是一种永恒。这场地震虽然造成了一场国难,但它唤起的是团结奋进,是众志成城,是爱心无限,是饱含深情,是互相温暖,是无所畏惧。也许我们的目光不能在每一个为这场抗灾战役作出贡献的人身上停留,但是历史已经在悄然书写。2008年5月的中国,不仅仅有地震的痛,更有温暖的重。这一刻,留在国家记忆中的不仅仅是灾难,还有灾难中人们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地震的多发区,因而在地震发生时如何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论述了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措施,以期促进救援工作的有序展开,减轻灾难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地震,这令人恐怖的毁灭性的灾难,它是古往今来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天灾中损失最大的灾害。达尔文曾这样描绘地震灾难:"……人类无数时间和劳动所建树的成绩,只在一分钟内就被毁灭了;可是,我对受难者的同情,比另外一种感觉似乎要淡薄些,就  相似文献   

7.
邹吉文 《科技信息》2011,(35):301-301,314
由于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灾难频发,各大媒体都使尽浑身解数,力求把灾难全面立体的展现在受众面前。灾难事件中的纪实摄影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其传播价值也不可小觑。传递灾情现场信息、影响灾难进程,促使解决问题、深层次的警示价值、独特的历史文献纪实价值、独特的悲剧性审美价值这五点在汶川地震中也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8.
为抵御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黑龙江省自1992年起已对原地震6度区多层建筑实施了抗震设防,并在建筑设计中多层建筑按地震烈度6度设防,规定按照抗震要求设置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在实践基础上,总结了抗震设防中的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地震破陷、沙漠遇险、矿片塌方等灾难中,首位死因是什么?人们可能回答不上来。科学家通过对世界上特续性灾难死因调查研究,认为失水干渴乃死亡的首因。干渴使人严重脱水,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在特大灾难中尽可能保持水分,等待求援乃是灾难中求生的首选。有三则历史轶闻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灾难,往往是一瞬,而抗灾精神,却是一种永恒。这场地震虽然造成了一场国难,但它唤起的是团结奋进,是众志成城,是爱心无限,是饱含深情,是互相温暖,是无所畏惧。也许我们的目光不能在每一个为这场抗灾战役作出贡献的人身上停留,但是历史已经在悄然书写。2008年5月的中国,不仅仅有地震的痛,更有温暖的重。这一刻,留在国家记忆中的不仅仅是灾难,还有灾难中人们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黄伟 《科技信息》2009,(33):I0223-I0223
2008年5月,汶川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的巨大悲痛。在灾难面前我们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每项工作,与过去的灾难新闻报道做对比,我们的政府在社会各项事业中的管理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在新闻行业领域,在汶川地震报道中,我们看到在参与的新闻报道媒体中,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关于新闻报道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在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一些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的报道情况,这给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带来了一定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世界震惊,但是由于地震而造成的数据信息的损失目前还没有被广泛关注。既然灾难无法避免,那么作为专业计算机管理人员,我们只能考虑在灾难之前,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把灾难损失降低到最少。  相似文献   

13.
周伟 《世界博览》2008,(12):16-2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八级地震。对中国人来说,接下来的日子极为漫长。在这次巨大的人类灾难悲剧中,需要记录的实在太多。经历了灾难创伤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从这空前的恐惧、悲伤与身心的疼痛中坚强地站立起来,努力前行。  相似文献   

14.
在联合国认定的"世界四大突发巨大灾难"中,宇宙天体撞击地球被列在首位。其他突发灾难包括来自地球内部的火山喷发、地震;来自地表和大气的飓风、洪灾;来自生物的瘟疫、流行病等。人们在担心人造航天器的威胁时不禁要问,到底有  相似文献   

15.
伴随一阵阵蓝光闪动和大地传出的一种可怕的吼叫,大地随之激烈晃动起来,路面开裂,房屋倒塌,列车脱轨,大树折断,汽车被压成铁饼、人在废墟中呻吟,世界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这是地震发生时出现的恐怖的一幕。地震让生命如此脆弱,但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让我们——地震让生命如此脆弱灾难突发在早晨常言道:恶梦里醒来是早晨、是希望。但在中国的友好邻邦巴基斯坦的一个早晨,就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10月8日早上发生强烈地震!人民网驻巴基斯坦记者在第一时间这样描述,10月8日早上,记者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工作。8时52分,突然感到整个屋子开…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突发性的灾难,如地震、火灾、车祸等等.如果一旦灾难降临,切不可惊慌失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所发生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正确的行动,使自己尽量减少损伤,获得生机.  相似文献   

17.
<正>"心理学家认为,在压力之下,人们往往会在灾难发生时做出一些自杀性的决定。"大部分常人很少有机会经历称得上是"灾难"的事件,我们所见到的灾难大部分是在电影里,车祸、地震、打仗、末日……电影里的演员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几乎都会上演一些惊心动魄的逃生画面,这样的剧情给观众造成了一个误导:人们在面对灾难的第一反应是逃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自我国汶川大地震以后,尤其是世界各地区地震的频发,给人们造成巨大灾难的同时,更在广大人群中引起了很大的恐慌,甚至有的人竟相信《圣经》中耶稣预言之世界末日的到来,一时人类对于地震该何去何从已成为焦点,更是科学上迫切解决的实际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灾难成就新闻,灾难改变媒体。"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报道使得我国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迅速提升,一些学者、研究人员和媒体管理人员已经对这个问题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看法。本文将从传播过程的角度对如何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建构媒体公信力提出笔者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20.
我院在地震伤员的救治过程中运用有效病床管理模式,在震后利用有限的病床救治了大量地震伤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通过汇总和分析我院地震伤员数据和优化流程证明了有效病床资源管理模型的可行性与社会价值.并通过实例分析探索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在突发性灾难条件下善用有限病床资源救治伤员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