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运用数学分析方法建立了局部通风系统设计的新的数学模型,阐述了以此模型为基础的各种条件下局部通风系统设计方法。据此模型编制的计算机程序不仅可用于局部通风系统设计,而且还可用于分析风筒漏风,考察实际局扇的通风效率,因而具有多功能性。文中所给实例显示了程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现场实践和通风理论,阐述了独头巷瓦斯排放的几种方法,包括局扇直接排放法、增阻限风排放法、风筒接头调风排放法、三通风筒调风排放法等,并指出了排放瓦斯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郭祥 《科技资讯》2009,(31):76-76
本文介绍了梅花井煤矿长距离通风的重要性,从局扇烧坏的原因、防止局部扇烧坏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此较,为煤矿巷道掘进生产中提高通风质量提供了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4.
煤矿掘进巷道瓦斯智能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掘进巷道的局扇恒速运转问题,提出先进的模糊控制器设计方式.系统采用通风局扇智能控制和变频器,实现了瓦斯体积分数与局部通风机变频调速的模糊控制.用MATLAB智能控制工具箱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实现掘进巷道的正常通风和瓦斯排放,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纤维丛捕尘机理和实验室模拟观测 ,提出了在矿用局扇柔性风筒表面植入纤维丛 ,使之另具用于独头作业面从迎头至局扇出风口沿线捕集回风流粉尘的设想 ,并对此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图 4,参 4。  相似文献   

6.
针对矿井掘进循环风问题,简述了掘进通风系统与矿井通风主系统的关系,分析了局部通风机风筒出口直对工作面和风筒出口在掘进面一侧的联络道两种局部通风方法。详细介绍了两种情况下掘进通风中各节点的能量关系,并绘制了相应的能量坡度曲线,从能量坡度曲线更容易看出掘进通风中各节点能量大小及变化关系,从能量角度分析循环风的形成条件,对井下预防循环风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该文针对矿山阶段水平巷道通风存在的实际问题,阐述了实现通风局扇自动化控制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为保证通风局扇工作安全,降低通风费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独头掘进长距离通风难题,本文以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50112掘进工作面为例,分析了掘进工作面通风参数,选择了相应的风筒和风机,通过采用大直径风筒、风筒快速接头软带、异径风筒转换器、双风机自动切换等技术,结合精细的日常管理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减少了风筒漏风,降低了风筒通风阻力,实现了掘进工作面的长距离通风,保证了...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油型气涌出条件下掘进巷道局部通风参数进行优化,解决油型气涌出造成的掘进巷道局部瓦斯超限问题,采用仿真软件ANSYS对掘进巷道压入式通风进行数值模拟,运用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结构特点,对油型气涌出条件下掘进巷道中CH4浓度分布进行研究,分析了风筒进风速度分别为8,10,12 m/s以及风筒直径分别为0.6,0.8,1 m时,油型气主要成分CH4在巷道中的扩散规律。研究表明,当风筒风速由8 m/s增加到12 m/s,风筒直径由0.6 m增加为1 m时,油型气与巷道内风流混合更加充分,高浓度CH4区域更小,工作面回风瓦斯浓度在0.5%左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由此可见,掘进巷道有油型气涌出时,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风速,增大风筒直径可以有效地排出底板油型气,有效预防局部瓦斯超限,改善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矿用轴流式局部通风机(简称局扇)噪声产生的机理,分析了从局扇噪声源和传播途径上噪声控制的方法,为局扇的降噪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因为井下空区封闭不严,煤又存在自燃发火倾向,针对这种情况,对临近面可采用了单面单局扇、单面双局扇、双面双局扇采煤和回撤等多种形式的均压通风,以有效保证了回采块段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全断面高效快速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布置,改善通风除尘效果,以神华煤炭集团大柳塔煤矿5250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GAMBIT软件建立工作面几何模型,基于标准k-ε紊流模型和离散相DPM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长压短抽方式下的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粉尘总体沿巷道回风侧分布,粉尘集中带为距工作面端头15 m范围内和巷道回风侧中下部;大断面下压入式通风有效射程为15~16 m;当前抽出式风筒左侧吸风口处于压入式风筒有效射程内,影响除尘效果;延伸抽出风筒出口位置至工作面掘进机处,能有效改善除尘效果。模拟结果对改进快速掘进工作面通风除尘系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宝山 《科技信息》2014,(14):81-83
水力采煤的生产过程中,瓦斯涌出和积聚情况变化非常复杂,工作面通风均靠局扇供风和老塘窜风来稀释、排放工作面涌出的瓦斯,通风阻力大,通风不稳定,因而无支护水力采煤通风问题,在我国一直是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小凌河矿通过改变采区小阶段巷道布置,增设抽放系统和负压局扇排放采院和上风道的瓦斯,解决了水采工作面瓦斯经常超限,通风不稳定和没有双安全出口的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煤矿建井过程中,当前主要使用JBT型轴流式局扇,70B—11—12~#轴流风机和4—72型离心式风机通风,有些还使用一些老式离心风机通风,JBT型局扇和轴流式风机因为转速较高,线速度较大,噪声较高,超过了工业卫生标准。例如JBT—52型局扇,噪声达到了98~100分贝(A);JBT—62型局扇噪声达到了110~115分贝(A)。70B_a—11型12~#风机(安装角在35°以上时)也达到100分贝(A)以上。所以,矿建工程使用的轴流式风机噪声都超出工业标准10~25分贝(A)。  相似文献   

15.
对进气部件结构形式、局扇的噪声及空气动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提出了改进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结构合理的局扇进风口部件不但可以提高局扇的空气动力性能而且可以明显地降低局扇的噪声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隧道施工通风过程中风筒破损对一氧化碳(CO)排出的影响,依托城开高速鸡鸣隧道,运用孔口流量理论,考虑风筒内流速、孔口与开挖工作面距离和孔口数量3个因素,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风筒破损对CO排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筒破损面积相同的前提下,漏风率随送风量的增加而增大;开挖工作面处的CO浓度在通风1 min后达到峰值,约为3.5%;风筒破损会对隧道内的CO稀释产生滞后效应,滞后时间为1~3 min并且送风量越小滞后效应越明显,最终导致达到预计通风时间后距洞口约15 m范围内的CO浓度仍高于规范要求;通风长度区域内,3个因素中对CO排出的影响依次为:风筒内流速>孔口与开挖工作面距离>孔口数量;整体隧道内,影响依次为:风筒内流速>孔口与开挖工作面距离>孔口数量。并提出了通风设计和孔洞修补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瑞云 《科技资讯》2010,(33):58-59
针对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高发等情况,我们在对掘进工作面通风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掘进工作面局扇进行了三路供电安全技术改造,在"三专两闭锁"的基础上,实现了局扇"一主两备,三个局扇间的自动切换"的安全改造目标,基本杜绝了瓦斯超限事故,安全经济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传热学理论出发,导出了井下掘进通风时风筒内空气温度的计算公式和风筒传热系数的理论计算式。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回归分析,确定了胶皮风筒传热系数实用计算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局扇噪声频谱特性,作者研制出一种双层微穿孔板消声器。在JBT-51(5.5KW)局扇上试验,结果表明,这类消声器能使局扇噪声显著降低,而且具有对局扇气动性能影响较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瓦斯隧道开挖过程中通风设备布置对通风效果的影响机制,以城开高速鸡鸣隧道为研究对象,考虑风筒直径、出风口与掌子面距离、风筒高度三个因素,基于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瓦斯平均浓度数据为基础,研究了瓦斯浓度在施工通风影响下的分布特点,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9种布置方案下三个因素对三种施工情况下通风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掌子面顶角、底角及下掌子面底角处,瓦斯分布较为集中,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该区域的监测;回风侧瓦斯浓度高于进风侧。不同的施工情况下,三个因素对通风效果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即在整体掌子面或仅有上掌子面施工的情况下,三个因素对通风效果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风筒高度、风筒直径、出风口与掌子面距离;仅有下掌子面施工时则依次为:风筒直径、风筒高度、出风口与掌子面距离。在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台阶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工况下的以提高通风效率为目的的通风设备布置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