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具有特殊地理条件限制的攀枝花市金沙江大道东段道路景观改造设计出发,通过"疏与密"、"透与挡"、"规整与自然"的设计变化,探讨了如何利用立地环境中的自然景观要素和景观设计形式来诠释城市的文化与自然景观特质,如何利用立地特征、地域文化和空间节奏的控制来强化道路景观特色,为依山傍水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设计手法和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邵阳市资江风光带规划的简要分析,提出如何利用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资源,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思想出发,进行优化配置,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段和方法,构筑景观和谐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3.
冀鹏飞 《科技资讯》2012,(4):151-151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讨论景观生态学理念与城市景观规划的交融与整合,利用园林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改善,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以植物为主要材料,充分且真实的的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  相似文献   

4.
南京城市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城市化过程直接改变了城市区域的景观结构,引发了许多自然现象和生态过程的变化。利用3期的TM图像,运用核心景观指数研究南京市自1985年以来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南京市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景观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地、林地、水体等自然或半自然景观向城市、农村居民地、工矿用地以及交通用地等人文景观转变;景观的多样性增加,斑块的平均面积增大,破碎度和孔隙度减小,城市的开发趋向有序化、规模化。  相似文献   

5.
林晟  陆柏松 《科技资讯》2010,(29):136-136
本文在介绍城市景观概述的基础上,从生态学角度阐述城市景观设计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并从城市自然景观和城市人工景观两方面提出如何进行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希冀对城市景观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廖国华 《科技信息》2008,(8):219-221
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原料,还通过其丰富多彩的景色,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憾和美的享受。很久以前,人类就认识到自然景观的精神愉悦作用,并通过园林的形式对其进行抽象概括,再现第二自然,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到了现代,生活在拥挤嘈杂城市中的人们,更加向往自然景观带给人的平静感受,使他们可以忘记生活中的烦恼,舒缓紧张工作的压力。我们通过永宁江跃进闸滨江绿地公园设计的案例,探讨如何在人工环境中再现自然,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以此向人们传达自然环境的意向。  相似文献   

7.
张海燕  刘婷婷 《科技信息》2011,(27):314-314,351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城市景观的优劣成为一个城市容貌特征的反应。城市景观的主要控制内容是城市设计。城市道路景观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的一环,成为建筑景观、自然景观及各种人工景观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软链接。它依附于城市结构骨架之上,它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正是园林艺术本身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8.
孔悦  张丽黛  张宁 《科技潮》2002,(2):60-61
天津素有渤海明珠的美誉,如今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又诞生了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其独具匠心的设计,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韵味,在天津现代建筑中独领风骚,成为天津市又一座标志性的文化建筑。步入陈列大厅,美丽的自然景观映入眼帘。景观《生命之源》,表现了生命的基本要素空气、水和阳光;巨型地球  相似文献   

9.
自然旅游资源的化意蕴是旅游资源化的重要内容。珠江源头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奇特而丰富,且有着深厚的化意蕴,主要表现在自然景观命名的化意蕴、自然景观特色概括和提炼的化手段、自然景观科学内涵挖掘的化方法、自然景观价值确认的化意义等方面。挖掘和提升珠江源头地区自然旅游资源的化意蕴是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0.
"反规划"理论强调优先的生态基础设施及景观安全格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市视觉、城市休憩环境等亦是其规划体系内容。总结了"反规划"理论在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中的应用途径,并分析了该理论的实现途径和方法,"反规划"理论可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提供更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1.
景观设计与城市关系问题的理解认识程度直接影响着设计决策方向的正确性与设计水平的高下,并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品质的优劣。我们提倡城市"环境伦理"观,以其作为设计的基础,将自然界本身内在的价值作为设计对象。在面对来自城市各方面的问题与矛盾时,通过城市环境景观完整性设计作出直接有效的反应,并通过设计手段理性而优雅地消解城市的症结。从而使设计不断建构易于识别、易于感知的有效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系统,形成清晰生动、自然和谐的完整的城市环境景观。  相似文献   

12.
<正>在自然中,有一些很奇特的自然"乐器"。原本普普通通的自然之物会发出各种声音,如同人间的乐器在演奏美妙的乐章,构成了一曲曲动听的"自然音乐"。音乐潭——我国广西融水县自然景观"古鼎龙潭"。1988年1月10日清晨6时,"古鼎龙潭"突然古乐齐鸣,"古道场"的锣鼓声、唢呐声、木鱼声,此起彼伏,交相映衬,奇乐阵阵,越来越响,并富有节奏感,直到夜晚10时,龙潭的鼓乐声才停止。  相似文献   

13.
城市河道整治工作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河道规划、自然景观建设、营造河滩洼地等几方面阐述了城市河道的治理措施,在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再现河道的自然景观,使河道的自然环境更加丰富多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面向新世纪长沙构筑生态休闲城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形象是对一个城市最本质、最个性化特征的反映,必须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无论是从长沙人文自然景观特征的考察,还是从周边环境的分析,笔者认为,区域性"生态休闲城市"是新世纪长沙比较贴切的城市形象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开发高端住宅产品业已成为我国当前住宅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福建东山滨水住宅是高端居住人群选择的理想居所之一。如何利用滨水的自然条件优势,创造性的设计出一个高尚住宅区域,让城市文脉与滨水自然景观及地域特色相融合,是摆在设计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试结合自己多年业界的相关实践经验及针对此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积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张蕊 《科技资讯》2011,(32):125-126
城市滨水区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在城市开发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滨水区绿地的概述,澄清了城市滨水绿地的现状和特点,重点对于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规划进行阐述,从生态规划的由来、模式入手,继而重点阐述了其原则。并在第三部分突出了生态规划的绿色设计理念,最后描绘了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规划愿景。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1994年、2002年徐州市的土地利用图为主要信息源,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剖析了近八年来徐州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城市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徐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出从自然、半自然景观用地向人工景观用地转变的趋势;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导致了城市整体生态效应的下降;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和农田的数量和质量对城市整体生态效应的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当今国际上绿色城市普遍采用的大面积绿化方法是以顺应自然、气候、水土、物种为原则,让本地原有的野生植物群落生长起来,由此重建生态平衡,使本土物种得以生存和延续。这既能保护当地的物种资源,又能给城市带来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时大量减少人工绿化所需的费用和灌溉用水。伦敦  相似文献   

19.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境内武陵源自然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张家界以其神奇独特的自然景观,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不计其数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如何确保旅游安全成为张家界市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张家界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综合监管职责,强化旅游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20.
探索自然景观要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住宅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永林 《科技资讯》2009,(14):147-148
居住区景观要素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相同的自然景观要素在不同的背景下会展现不同的内涵。自然景现要素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在不同的景观内涵中的。居住区环境中的自然景观要素表现,因地置宜,巧妙的组织与运用各种自然景观要素,满足人与自然,追求和谐与美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