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开展了8块再生块体混凝土板的冲切试验,探讨了废旧混凝土块体、配筋率、板厚、板跨等参数对板冲切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规范预测再生块体混凝土板冲切承载力的有效性,建议给出了相应的修正系数.结果表明:当废旧混凝土强度低于新混凝土时,再生块体混凝土板的初始刚度与常规混凝土板几乎相同,但冲切承载力略有降低;配筋率和冲跨比保持不变时,为提高板的冲切承载力,增大板厚远比减小板跨(即减小柱距)更为有效;在板的冲切承载力计算中,合理考虑配筋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冲跨比较小时现行规范的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为使再生块体混凝土板的冲切承载力预测结果具有与常规混凝土板相似的安全性,建议对前者乘以0.95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柱截面形式为异形柱的板柱连接冲切受力性能,进行了柱截面形状分别为3种典型异形柱(十字形、T形和L形)和对比方柱所构成的板柱连接的冲切特性试验.根据所进行的柱截面为十字形异形柱-板柱连接冲切特性的试验成果,提出了十字形柱-板柱连接的屈服线形式,并应用屈服线理论,导出了十字形异形柱-板柱连接的抗弯承载力表达式.该式形式简单、应用方便,其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符合较好.结果可供类似柱形的板柱连接强度计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板厚、肋宽、配筋率对空心板冲切性能的影响,对9个空心板柱节点试件进行了抗冲切试验,得到不同条件下空心板柱结构节点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板底位移以及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数据.采用数据对比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板厚、孔径、肋宽和配筋率对冲切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空心板柱结构节点的冲切破坏形式为脆性破坏;初始裂缝发生在顺管向加载柱板底外边缘和板底边之间;顺管向和垂直管向的冲切角度分别为50°~60°和30°~45°,即顺管向的冲切角大于垂直管向的冲切角;增大肋宽、板厚和板底配筋率可以提高节点的抗冲切承载力.  相似文献   

4.
板及基础冲切承载力随混凝土强度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中提出了一种参数影响评估方法。并从国内外大量冲切试验资料中,提出以混凝土强度为唯一变量的18组试验数据,用于考察板及基础抗冲切能力随混凝土强度的变化规律。评价中外规范公式的适用性,共计71个试件中,包括普通钢筋混凝土平板及柱下单独基础,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板和带边界约束板等多种类型。混凝土立方强度fcu约在12-123MPa间变化,参数评估及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规范公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估计过高,英国标准及CEB模式规范所采用的形式fcu^1/3能合理反映冲切承载力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值得我国规范修订时借鉴。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6个十字形柱-板柱连接(其中3个未配置、3个配置了抗冲切锚栓或箍筋)和2个对比方柱-板柱连接的冲切试验,研究了异形柱-板柱连接的冲切受力特性,同时将锚栓和箍筋的抗冲切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方柱-板柱连接试件相比,在柱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异形柱-板柱连接试件具有较高的抗冲切承载力.抗冲切钢筋可以有效地提高板的冲切承载力和延性.在改善延性方面,锚栓比箍筋更有效.另外,将国外几个主要规范ACI318、BS8110及MC90关于非矩形荷载面冲切临界截面周长的规定进行了比较,从试验结果看,规范ACI318的取法更合理.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圆形冲切板的强度与变形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验证,圆形混凝土板在冲切破坏之前发生的变形主要是弯曲变形,该变形反映了板在各个受力阶段的抗弯性能,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冲切锥面上的应力分布和板面钢筋的抗冲切能力.建立了考虑受弯变形的板冲切破坏机构,提出板的极限强度由冲切锥抗冲切力和板在冲切时的抗弯能力组成.并对圆形冲切板的挠度分阶段进行了计算.对冲切板强度和变形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集中力作用下钢筋砼板的承载力取决于板的抗弯强度与冲切强度。本文通过分析弯曲破坏与冲切破坏的机理及其相互影响,得到了:当uf等于(uf) ̄0时,弯曲破坏与冲切破坏将同时发生;当uf小于(uf)0时,板的承载力取决于抗弯强度,增大配筋率能提高板的承载力。当uf大于(uf)0时,板的承载力取决于冲切强度,尽管配筋率小于umax,但配筋率的增大对板的承载力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本文以表格形式提出了钢筋砼板承载力的耦合计算法,其特点是进行一次计算能同时满足抗弯强度与冲切强度的要求,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一种较简便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 ,得到钢筋砼冲切板的荷载—变形曲线及板面挠度分布图 ,认为板在冲切破坏之前发生的变形主要是弯曲变形 ,并以此为依据 ,建立了考虑砼冲切板弯曲变形的新的冲切破坏机构 .  相似文献   

9.
李云燕 《科技资讯》2010,(15):41-41,43
立足规范,通过编制程序来达到提高筏板基础冲切计算效率,进而产生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主要参数,进行了再生混凝土板的冲切试验,分析了板在冲切荷载作用点处的荷载-中心点挠度曲线、板底钢筋应变、板顶混凝土应变、破坏形态及受冲切极限承载力等.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提高,板在各个受力阶段的变形性能和受冲切承载力均有所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对普通混凝土板受冲切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再生混凝土板受冲切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校核,结果可以用于再生混凝土板的抗冲切设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11块钢筋混凝土板的冲切试验,分析抗剪弯起钢筋对冲切强度的影响规律,抗剪钢筋不同的平面布置位置对冲切强度及延性的贡献,探讨冲切破坏机理,建立半理论半经验的冲切强度计算公式。所得结论可供修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冲压技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加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中。现有市场液压冲孔机的运动机构一般为平行四边形,然而此类冲孔机在加工过程中,刀具工作会有横向偏移,导致物料加工精度难以保证。基于此问题分别利用Solidworks motion及HyperMesh对市场上150 T液压冲孔机进行动力学分析、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出液压冲孔机最大应力、X方向最大振幅及Y方向速度曲线等性能参数。在约束条件和保证冲孔机性能的预期设计前提下提出运动机构改进方向,改进后刀架左右振幅摆动减小73.4%,Y方向速度趋于稳定性递增,机构力学性能更加稳定,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液压冲孔机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丁力  孙丽萍  张亚坤 《河南科学》2011,29(8):963-966
依据现有钢筋混凝土板冲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了影响混凝土板冲切破坏及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板的有效高度、冲跨比、荷载作用位置、荷载作用的面积、作用面积的形状及有无抗冲切钢筋、板的配筋率、板两边长度比等对钢筋混凝土板的冲切承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出了采用高强混凝土、钢纤维高强混凝土以及纤维增强聚合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解析有限元对开有大孔的平板的应力进行分析,进行了不同形状的翻边对开孔处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无冲切钢筋混凝土板的冲切破坏形态并提出了考虑弯曲对冲切强度影响的冲切破坏模式和相应的计算公式,经与209块钢筋混凝土板的实验数据比较.说明了本文公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从过去的试验数据和数值模拟分析可以看出,无梁楼盖在板柱节点处的破坏形态通常表现为冲切破坏。基于其破坏形式的分析,该结构类型的冲切承载力可分为弯切承载力和剪切承载力。承载力的类型取决于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和配筋率。计算无梁楼盖在板柱节点处的承载力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单独的板柱节点,但由于压缩薄膜效应的存在,实际的承载力比常规方法计算的值要大。为了准确计算该处的极限冲切承载力,本文建立了基于压缩薄膜效应的计算模型。通过与多组试验模型对比发现,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供结构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17.
聚酰亚胺电容式湿敏元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硅基片上,采用集成电路工艺制作成有上下电极结构的以聚酰亚胺介质薄膜作为感湿膜的电容式湿度敏感元件,上电极有六种不同设计.对所研制的敏感元件进行感湿特性、温度特性、响应特性的测量,并分析讨论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