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髀算经》的盖天说:别无选择的宇宙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髀算经》中的宇宙直径81万里是其盖天说模型的唯一假定数据,在这一前提下,根据盖天说的宇宙框架,可以推导出这个模型中的所有数据,如璇玑半径、七衡周长及日照距离等等。《周髀算经》盖天说宇宙模型中的数理结构,是理论推导的结果,也是盖天说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2.
《周髀算经》与古代域外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认识到《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希腊式公理化体系,以及《周髀算经》中盖天宙宙几何模型的正确形状之后,即可发现《周髀算经》中有明显的域外天文学成分;它的宇宙模型与古代印度的宇宙模型极为相似;它的寒暑五知识在中国传统天文学体系中难以产生并且无人相信;它的天球坐标系统没有赤道特征。《周髀算经》背后极可能隐藏着一个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谜。  相似文献   

3.
本文同迄今为止的流行观点相反,认为盖天说比浑天说先进。这是因为:盖天说已经识破天地相连的假象,发现天地相互平行,因而有利于发展地圆观点;已知知道天上和地面上都有北极、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因而有条件提出地理地带的概念;已经发现地面分为白昼区和黑夜区,并且力图解决白昼区的大小问题,凡此都先进于浑天说。  相似文献   

4.
《周髀算红》—中国古代唯一的公理化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髀算红》了构建了古代中国唯一的一个几何宇宙模型。这个盖天宇宙的几何模型有明确的结构,有具体的,绝大部分能够自洽的数理。《周髀算红》的作者使用了公理化方法,他引入了一些公理,并能在此基础上从他的几何出发进行了有效的演绎推理,去描述种种天象。发  相似文献   

5.
《周髀算经》构建了古代中国唯一的一个几何宇宙模型。这个盖天宇宙的几何模型有明确的结构,有具体的、绝大部分能够自洽的数理。《周髀算经》的作者使用了公理化方法,他引入了一些公理,并能在此基础上从他的几何模型出发进行有效的演绎推理,去描述各种天象。尽管这些描述与实际天象吻合得并不十分好,但确实是应用公理化方法的一次认真尝试。而且这样的尝试此后在中国就完全绝响了。对于古代中国科学史上这样一个突出的特例,有必要专门探讨一番。  相似文献   

6.
<周髀算经>中光程极限167000里这一概念和数值在整个<周髀算经>宇宙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如川和陈文熙认为日出和日落时分,太阳离周城的距离就是光程极限,但在具体推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考虑<周髀算经>中春秋分与实际春秋分的时间差(<周髀算经>中的春秋分按照四分法计算得来),以及由于地球轨道近日点的变化(1.7度/世纪)所导致的春秋分时间的变动,则可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从而使这一数据的来由得到比较合理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8.
《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盖天说的重要模型。本文对这个模型的基本假设、观测、推论和对天文现象的解释进行了分析,说明该模型的“公理化”构造是极不完备的,充满了各种特设性假设。对日影“千里差一寸”的来源提出了新的猜测,认为是基于管窥太阳的观测,并不涉及两地圭表影长的实际测量。对《周髀》盖天说模型的天文意义和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它造成了中国古代宇宙论与天文观测、天文历法推算的严重脱节,对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天体测量 术(1)shu(2)calendar(1)计算天体运动的方法。《后汉书·律历志》:“《四分》之术,始颇施行。”(2)清乾隆以后,为避弘历讳,将“历”均改称“术”。度degree中国古代以一周天为365又1/4度。《周髀算经》:“三百六十五尺四分尺之一,以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天体测量 术(1)shu (2) calendar (1)计算天体运动的方法.<后汉书·律历志>:"<四分>之术,始颇施行."(2)清乾隆以后,为避弘历讳,将"历"均改称"术".  相似文献   

11.
现存最早的一部尚有地图的图经—《严州图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经也称方志,不过它是方志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秦汉时候,记述地区情况的史志,增加了地图,遂有图志或图经之称。关于图经的解释,大都认为经就是地图的文字说明,此说值得商榷。最早的一部图经是汉代的《巴郡图经》,惜已亡佚。今存唐代,(沙州图经》残卷、(西州图经》残卷和《元和邵县图志》,因图均不存,无从探讨经文与地图的关系。南宋的《严州图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尚有地图的图经。虽然仅存一、二、三卷,幸而所附地图都在卷首,这是探讨经文与地图关系的珍贵史料。根据这三卷经文的记述与所附地图进行比较研究,可以认为经文不是地图的文字说明,而是记述地图所绘的地区之情况。  相似文献   

12.
现存探讨河防技术的最早著作是由其祖为大食人的元代沙克什重编的《河防通议》。该书算法门把当时很多先进的数学方法用于工程计算,特别是使用了天元术,这在技术著作中还是首次见到。该文分三部分研究了算法门:第一部分介绍了该书的内容和沙克什的身世;第二部分研究算法门的数学问题;第三部分证明了该书各个部分都非沙克什本人所著,他只是在北宋汴本和金都水监本的基础上进行了重编,并写了部分注释。  相似文献   

13.
唐代王孝通《缉古算经》中“假令太史造仰观台”一题是书中的一个典型题目。自清代以来,对它的研究颇多,但该题仍是彻底搞清《缉古算经》的最后一道屏障。以往各家对于仰观台及其反道的形状、台与道的接合方式等问题见解不同,且都难以全合常理。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认为仰观台和羡道构成的整体,从几何学上讲,就是由刍童切去一个契形后的剩余部分。羡道的广袤方向与仰观台的广裹方向相同,道与台不是垂直相接,而是紧贴在一起的。这样,以往各种难以说明的问题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且与题文、术文及注文一一吻合。  相似文献   

14.
李光地是清初有影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十分重视我国传统天文学与近代西方天文学的研究,深入发掘中国传统天文学的思想精华,在整理研究中传统天文学方面做出了贡献。该文就李光地在古老“天圆地方”说辨析上、传统地圆思想考释、重建《周髀算经》天文学体系以及提出新一代浑合通论诸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无厚”是《墨经》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数学概念,也是理解其它概念的关键,该文在广泛借鉴前人有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就“无厚”等词语的确切含义提出新的见解。依据墨子的哲学思想和概念“无”的演变历史,似可认定:墨子所谓“无厚”不等于绝对没有大小。在他心目中,“无厚”的面指薄到看不见的面,但似乎没有断定其厚度为零。直到比墨子晚出100多年的惠施,“无厚”的面才理解为厚度为零的面,与此相关,还讨论了端,体,兼  相似文献   

16.
《墨经》数学今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墨经》是墨子著作的一部分,其中也有墨家弟子增补的内容。《墨经》包含丰富的数学、物理学和逻辑学知识,是研究先秦科学技术史的宝贵文献,在中国和世界学术史一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墨经》文字古奥简晦,现传本又多有衍脱讹误,因此如何理解各条经文,历来众说纷纭,分歧很大,争论很多。本文对《墨经》中涉及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的经文作了初步的归纳和整理,并对较重要的或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的数学定义和命题作了新的诠释,最后对《墨经》数学的特点和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以期为深入探讨《墨经》数学和墨子数学思想提供一个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五藏山经》中矿物名称考释及其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藏山经》不仅是中国先秦时代重要的地理学著作,而且也是我国古代记述矿物学知识的重要著作,书中收录了89种矿物和岩石,并对其物理属性、分类和产地都有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记述,特别是关于有用矿产产地和产状以及矿物共生的正确描述,关于利用自然的思想等记述充分说明了《五藏山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对矿产进行形态描述、类型划分和区域研究的古代典籍,代表着先秦时代我国矿物学达到的水平,成为中国古代矿物学知识的丰富宝库,其中保存了我国矿产地质学形成雏形时期的大量史料,是研究我国古代矿物分类和地理分布的历史依据,在我国地质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石氏星经》观测年代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开元占经》中所保留的《石氏星经》数据的观测年代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利用三种方法进行的推算表明,它们可能是在西汉初到元封年间(即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100年)期间观测得到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宇宙膨胀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304年,林辕在《元气说》一文中认为,宇宙万物起始于一小点元气,后逐渐扩散成直径为百里的混地,后混沌又被胀破,形成天地,后天地又以10800年为周期,间歇性地向外延伸或不断增厚,是为中国古代朴素的、思辨的与精彩的关于宇宙膨胀的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