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分析、比较欧拉和拉格朗日完全积分定义的基础上,依据原始文献,重点考究了拉格朗日重新定义偏微分方程完全积分的原因和动机。从微观角度看,拉格朗日基于欧拉的定义,在用“常数变易法”探讨一阶偏微分方程积分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萌生了其积分“完全性”的新思想,并把这种新思想运用于常微分方程的研究,成功解释了奇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阶偏微分方程完全积分的新定义,因此拉格朗日完全积分的新定义是“常数变易法”和微分方程奇解现象共同诱发的产物。从宏观角度看,拉格朗日完全积分的新定义是追求方程一般性解法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清末黄宗宪的《容圆七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数学家黄宗宪在<容圆七术>中,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容圆问题从几个方面做了推广,特别是用西方数学的圆锥曲线、轨迹方法及逻辑推理等知识解决新的容圆问题,其中不乏颇具新意的创见和成果.我们由此也可看到我国清末东、西方数学交融时期的许多现象.  相似文献   

3.
秦九韶解一次同余组的大衍求一术被西方学者所理解,并不是一件顺利的事。1852年英国汉学家伟烈亚力在《北华捷报》上撰文,介绍孙子“物不知数”题的解法,但未能具体介绍求乘率的求一术;德国学者毕尔那茨基在译伟烈亚力的论文以及法国数学特凯在转译毕氏的德译文时都了该解法。德国数学家马蒂生在有毕氏译文的情况下,敏锐地发现毕氏的错误,并证明了中国解法与高斯解法的一致性,还对模不两两互素的情形作了解释,从而为“中  相似文献   

4.
用欧拉图和文恩图表示一些逻辑内容是逻辑教学及研究中的有益手段,但两种图形在刻画逻辑内容的范围上却是很狭小的,如在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时,两种方法都不能表示多于三个概念之间的某些逻辑关系。如四个概念的外延相交叉而区分出的...  相似文献   

5.
秦九韶的大衍总数术分三大部分。在求定部分中,须把一般的问数化为彼此互素的问数,秦氏分成四格进行。该文对关键的“约奇约偶”、“复乘奇复乘偶”和“始得元数”诸词给以适当解释,并阐明“去总求等”的必要,从而完满地处理了无数复数两格,表明秦氏的求定理论是正确的。对大衍总数术的求乘率部分,该文提出大衍求一术是秦氏对古历算家的求历法上元的过程的总结,总结中,使用了一些深刻的概念,用它可以解一个同余方程;秦氏又  相似文献   

6.
欧拉对经典组合学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述欧拉在组合学上的成就——对整数分拆、错位排列、欧拉方阵和计数函数所作的奠基性工作,分析他解决这些问题的数学思维方法以及对后人的启发,简介这些问题后来的发展情况,对欧拉数学成就的研究从学科分支的角度给出补充。  相似文献   

7.
对增乘开方及其相关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开方术、带纵开方及增乘开方算法的比较分析,认为增乘开方的思想源于《九章算术》的开方术,带纵开方是中间的过渡阶段。增乘开方是将开方术归纳、推广的结果。而贾宪三角是记录了用增乘法得到的备乘方之廉。即:传统开方→立成释锁→释锁求廉本源(贾宪三角的造表法)→增乘开方。在开方算法的完善中体现出的中算的构造性特征及程序化的算法思想,至今仍有重要义。  相似文献   

8.
欧拉数、戴煦数与齿排列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欧拉数、戴煦数与齿排列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了欧拉数与戴煦数都是一对相辅相成、难解难分的函数,比伯努利数与欧拉数的关系更进一步;在齿排列中赋予了戴煦数和欧拉数明确的组合意义,并使两者统一于安德烈数,安德烈数是欧拉数与戴煦数的复合,这一性质简单优美,是伯努利数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9.
18世纪数学的中心人物——欧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欧拉一生主要经历,尤其是他数学生涯的记叙,再现了一代数学大师成功的历程,通过对欧拉数学业绩的分类总结,展现了他在数学史的重要地位,进而从欧拉数学个案的分析中,得出他数学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注重实际而忽视数学本身的严密性,善于归纳和类比,数学直觉和数学美学等。  相似文献   

10.
正《物理评论快报》近日发表以色列和美国科学家的论文,两个研究团队使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同时预测了一种稳定的四夸克态粒子的存在,这种粒子由两个底夸克以及一个上反夸克和一个下反夸克组成。论文称,升级后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b)以及中国正在讨论建设的新对撞机,将很快会发现这类四夸克态新重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学名词中,表述“女性孕育胎儿与定期产生月经的内生殖器官”这一概念的名词较多,使用较为混乱,必须做出取舍。最早的命名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称为女子胞,但此词在以后的中医学书籍中使用不多。后来又出现了“子宫”、“胞宫”、“子脏”等多种称谓,根据现今的中医妇产科临床使用情况及现行的国家标准来看,“胞宫”一词使用为多。而且,此名词也比“女子胞”更为上口,更容易理解与交流。因此,选择为“胞宫”作为正名,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2.
黄百家与日月五星左、右旋之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关于中国古代日月五星左、右旋之争 ,继清初的王锡阐之后 ,不但没有平息的迹象 ,反而由于传入的西方天文学特别是其多重天说的影响 ,至少与王锡阐同时或稍后的梅文鼎 (持左旋说 )、黄百家 (持右旋说 )等人又以中西会通的视角 ,重启论争。黄百家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 ,即主要以当时在中国最先进的西方第谷“准地心体系” (特别是其多重天说 )及其测定数据 ,对左旋说进行质疑 ,同时使传统右旋说克服了致命缺陷——日月高下与一重天之间的矛盾 ,而且还自然蕴含着左旋说在天体层次观念等方面的所长 ,从而又将传统的右旋说升华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国内公开发表的三篇典型术语误译纠错论文为例,对术语误译使用的翻译方法和术语正译使用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三篇术语误译纠错论文中术语误译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均为“现有译法”,而术语正译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均为“找译译法”。文中的“找译译法”指的是依据原语术语的含义,通过适当的方法,直接从译语专业文献中找出与原语术语相对应的译语术语的翻译方法。“现有译法”指的是在目前翻译专著、论文中经常提及的直译、意译、音译等术语翻译方法。原语术语,按其在译语中有无对应的译语术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译语对应词的原语术语,另一类是无译语对应词的原语术语。在我国术语翻译文献中,虽未见到“找译译法”的字样和系统的理论论述,但不时会见到诸多译者以不同方式表达出的“找译译法”思想。“找译译法”是我国术语翻译宝库中的瑰宝,继承“找译译法”并将其付诸翻译实践对于降低术语误译率、提高翻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增加,蒙古语中的科技术语逐渐增多,规范和统一蒙古语科技术语的工作势在必行。文章提出了确立蒙古语科技术语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还建议在蒙古语科技术语中使用蒙古语构词法的前缀和阴阳合写。引用外来语时应名从主人,约定俗成;音形相似,以形为主;音形相异,以音为主。  相似文献   

15.
甲午战争之后,中文无机化学名词命名明显受到日文无机化学名词命名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地方便是其名词上有一个“化”字,而且元素的顺序恰巧与它们的分子式相反。从法文化学名词的角度来看,这并无不妥之处.但自鸦片战争之后,英文是中国人翻译外国名词的最主要来源,从英文化学名词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名词便显得有些不恰当。有趣的是,这些与分子式相反的无机名词早在1868年便在《化学入门》中出现过,但是没有引起任何反响。20世纪后,含有“化”字的无机名词便大量出现在中文化学书籍中,这其中也包括具有官方色彩的化学出版物,例如,1907年的《化学语汇》及1920的《化学术语》。大量与“化”字有关的化学名词及来自翻译日本化学书籍是促进这类中文无机名词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首先探讨术语定义的基本要素,指出概念的定义必须足以判断某个事物属于或不属于该概念所指称的属类。然后针对“操作系统”这个计算机学科基本名词,详细分析了其概念内涵,指出了国内外常见教材中相关定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揭示概念本质特性的新定义。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不是"技术决定论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立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12):34-36,82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证马克思不是技术决定论者:第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根本性的决定因素是市场需求,而不是技术;技术本身也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第二,马克思在对社会和技术及其变迁的研究中,始终坚持辩证的方法。这与技术决定论的非辩证思维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18.
黄宗羲性学思想的核心原则是天人合一。在这一原则下,产生了其天人感应学说和革命思想。但其革命思想和近代革命思想有着明显不同,他革命的目的是恢复天命,而非废去天命;其结果是推动天命的循环,而非追求历史的进步。其革命思想依然是传统性质的。  相似文献   

19.
translanguaging是国外多语言教育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近年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一理论的译介过程中,学者们各有侧重,由此产生了不同的译名。本文通过考察它的缘起,并与双语教学、语码转换、翻译等概念进行对比,明确其内涵。在此基础上,建议把该词译名统一为“超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