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是晚明时期进步思想家。明末慈溪人冯仲元称他是“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天益山堂遗集》卷七《吊卓吾先生墓志诗》)。他这种战斗精神,不但表现在他的《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重要著作中,同时,也表现在他的一系列评点文字中。他在《与焦弱侯书》中说:“《水浒传》批点得甚快活人,《西厢》、《琵琶》涂抹窜改得更妙。”象小说之类的  相似文献   

2.
李贽是明代中叶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不仅是反封建的叛逆者,而且也是很有史识的史学家。他将他的政治、哲学理论原则贯彻到史学中去,对历史作了一些异于正统的评论。 李贽的著作很多,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一下,恐怕史学著作占绝对的优势,他的《藏书》六十八卷,《续藏书》二十七卷,就是史论方面的专著。这两部书也可以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  相似文献   

3.
近代学者伦明一生从事多项事业,而最为人称道的是藏书。每到一地,他勤于求书,不惜破费,足迹踏遍南北各地以及东瀛书市,其藏书楼名“续书楼”,藏书数百万卷,数量惊人。在藏书特色上,伦明与众不同,以清人文集为主,不加钤印,不避重复,并亲自修补,力求藏书完备。伦明利用其丰富的藏书经验,积极筹划续修《四库全书》;他秉持开放的藏书理念,将大量藏书充实到公共图书馆中,泽惠后人。他还创作《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为近代藏书家立传,多方面提升其藏书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代著名的藏书家张金吾曾说:"人有愚智贤不肖之异者,无他,学不学之所致也。然欲致力於学者,必先读书;欲读书者,必先藏书。藏书者,诵读之资,而学问之本也。"(《爱日精庐藏书志序》卷首自序)国学大师季羡林在《藏书与读书》中写道:"有一个平凡的真理,直到耄耋之年,我才顿悟: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余三定教授《民间藏书四题》《藏宝不如藏书》等谈到"我国自古有民间藏书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5.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于《水浒传》李贽评本的辨伪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达成了一些共识。新时期《水浒传》李贽评本辨伪的主要方法是多维度比较与旁证,如:《水浒传》李贽批语与李贽思想、文风的比较,与其他署名李贽评作品的比较等。辨伪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反思,如方法偏失、学风浮躁等。未来的《水浒传》李贽评辨伪工作应将重点放在扩大评点者候选人范围、深化与两种"李评本"刊行相关人士生平和交游情况的考证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近代历史上首开献书之风的是广东二梁,其中一梁便是著名学者梁启超。他生前酷爱藏书,名其书室为饮冰室。搜罗搜集图书达四万多册,碑帖千余种。有《饮冰室藏书初目》十六册,著录其藏书书名、卷数、撰者、版本。梁启超精于史学、文学,擅长版本目录之学,是一位深有造诣的版本目录学家,然而他的藏书却少珍本、孤本,多为常见之书,时人甚觉奇  相似文献   

7.
关于《药》的主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以往所归纳《药》的主题是不尽恰当的,他是这样理解的:鲁迅在《药》中,通过对华小栓之死和夏瑜英勇就义的描写,暴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专制,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号召人们觉悟起来,投身到争取民主和科学的斗争中去,改变这种病态的社会和不幸的人们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周越然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著名的英语教学家、藏书家、编译家、作家。他自幼偷学英语成才,一本《英语模范读本》令他出名,藏书经历几经坎坷。周越然收藏特色集中于词曲小说、性学图书、西文图书,有创新的藏书理念,主张为读而藏,为用而藏,因此,在中国藏书史中是很有个性特点的重要人物,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藏书与火厄     
英国十九世纪有一位藏书家威廉·布列地斯写过一本书,名叫《书的敌人》,几乎是藏书家的必读物。他在书中所列举有关书的敌人,除了水、火和害虫之外,还有尘埃、仆役、小孩、钉书匠人等。很明显,书籍的敌人虽然为数不少,却始终以火灾最为严重。因此,藏书与火厄应该最受爱书人的关注。火灾对于藏书的破坏,无疑是书籍的最大厄运。香港有一位作家萧桐,他也是一位喜欢搜集绝版书的藏书家,家里藏了不少他历年来在香港旧书店、地摊捡觅得来的绝版书。不久前,他不幸在一次意外的火灾中被烧伤,在医院里治了一段时期后伤重去  相似文献   

10.
罗健 《甘肃科技》2015,31(2):93-95
大凡名医,无不喜欢读书,很多人还喜欢藏书,近代名医裘吉生是一位专藏中国医药学典籍的藏书家,他一生节衣缩食,罄其所有搜求海内外医学书籍,数十年间不辞辛苦,不惜重金,千方百计搜集中医孤本、抄本、善本等医药书籍共3千余种。为了弘扬医学,广使医书传布,他先后校勘、评注、整理出版了《医药丛书》、《国医百家》、《三三医书》等,总计230多种,为祖国的中医药文献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爱日精庐藏书志》有多个版本,其中《续修四库全书》在大陆较为常见,此本的错讹较多,不仅有光绪本的错讹,还有影印者擅改所造成的新讹误,这些讹误可以分为错别字、缺漏字、内容颠倒、页码错误、衍文等几种情形,产生原因有字形相近、上下文错连错顺、刊刻者审核过于疏漏、影印者主观臆断等。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藏书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指图书馆所收藏的,经过选择、加工与组织的各种文献的总和.这个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图书馆藏书是文献的集合.所谓文献,ISO 《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草案)》的定义是:“文献是指记录一切人类知识信息的载体.”按照这个定义,图书馆藏  相似文献   

13.
辨别署名李贽评点的几种《忠义水浒传》刊本的真伪问题,是研究李贽小说评点乃至其文学、哲学理论的基础,对此学界已多有论述,然众说纷纭,需对各家观点进行回顾与分析,并理清此一问题,方可深入研究李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发愤”说和“忠义”说是李贽《水浒传》批评思想的集中体现。前强调小说应是“发愤之作”,“不愤则不作”,即现代所说的创作激情;后是对小说主的概括,肯定了梁山起义的正义性。李贽的《水浒传》批评思想及其艺术分析在当时的“小说界”影响很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通过歌颂英雄人物的反抗斗争,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贪官集团的种种罪恶,呼唤政治清明和社会公正,梦想实现与儒家传统思想相一致的理想社会。无论是对人物的塑造、对事件的描写,还是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水浒传》都弘扬了正气,所以,其主题就是“弘扬正气”。无斋主人的“梁山人物黑帮论”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6.
《初潭集》成书于万历十六年(1588),此时六十二岁的李贽在学习、研究儒释道三教的过程中已形成了稳定的特有的宗教情怀。《初潭集》反映了李贽三教合一、因果报应、宿命观、超越生死和出入世间的宗教情怀。  相似文献   

17.
从“三言”、“二拍”、《幻影》看徽商李令媛中国封建社会是十分漫长的。然而它也在缓慢地向前发展着,到了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在古老的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产生新的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一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带来了市民阶层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市民阶层的反抗斗争也日益...  相似文献   

18.
<正>明代中叶,泰州学派的后期代表人物李贽提出了“童心说”.“所谓“童心”,即“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童心就是真心,是清洗了封建伦常教条束缚和蒙蔽的“最初一念之本心”,它不是一般所谓的真情实感、而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的真情实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心说》)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所提倡的审美理想就是纯朴天真的人性,就是真.在文艺批评方面,蒲松龄在《〈宋七律诗选〉跋》中说:“宋人之什,率近子俚;而择其佳句,则秀丽中自饶天真.唐贤所不能道也……吾子宋集中选唐人,则唐人逊我真也,敢云以门户自立哉!”真,是他门户自立的批评标准.屈原和李贽,是蒲松龄非常  相似文献   

19.
师专图书馆藏书结构同其他工作一样,也有着自己的范围、规律和限度。所谓师专图书馆藏书结构的最佳适度,就是指要根据师范专科学校的特点,实事求是地设计和规划好师专图书馆藏书结构规模、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图书利用率,建立起重点突出、品种合理、复本适宜,具有师专特色的藏书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需求,使动机和效果达到有机的统一。 关于藏书结构,这个概念是70年代后期美国图书馆首次提出的,当时有力地促进了藏书建设实践活动向科学性、规范性方向发展。这一理论进入80年代引入我国后,在图书馆引起了强烈反响,目前,已是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已发表的一些文章来看,对此多有涉及,特别是吴慰慈,刘兹恒编著的《图书馆藏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学界对藏书建设研究所达到的新的理论高  相似文献   

20.
由解力夫撰写的《二次大战三元凶》(《盗世奸雄——希特勒》、《战争狂人——东条英机》、《专制魔王——墨索里尼》)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现在世界知识出版社又将出版解力夫撰写的《二次大战三元凶》的姐妹篇《二次大战三巨头》:《纵横捭阖——斯大林》、《身残志坚——罗斯福》、《临危受命——丘吉尔》。斯大林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他既有丰功伟绩,又犯有严重错误,乃至罪行。作者生动、具体地描述了他的一生:童年、学生时代、参加革命、参加创建与巩固苏维埃政权、同反对派斗争、在肃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