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心VP”的歧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情况下“小心VP”的语义和“小心别VP”相同,但不是所有“小心VP”结构句子的语义都和“小心别VP”相同,运用替换法和添加法可以证明“小心VP”是一种歧义结构。  相似文献   

2.
某些情况下“小心VP”的语义和“小心别VP”相同,但不是所有“小心VP”结构句子的语义都和“小心别VP”相同,运用替换法和添加法可以证明“小心VP”是一种歧义结构。  相似文献   

3.
传统语法上的插入语指“插入的句子片断”,而不指其在宿主句(饰句)中所承担的语法功能,因而它不是语法术语.为全面分析插入语,宏观上把插入语分为典型和扩展两类.从认知语法角度分析,插入语不是结构独立成分,语义上依存于自足的宿主句,对宿主句的语义进行细化,语法上做宿主句的“非限定性”状语、定语、同位语和呼格,但不做补语,而且“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插入语能改变“组合句”的语法结构.从语义到语法的认知研究思路使语言现象的解释更具充分性和理据性.  相似文献   

4.
火球看上去像爆炸了一般。太阳不“安分”喽!瞧,圆圆的脸中央赫然出现一大块“黑斑”,大小相当于10个地球直径,它的附近有一块更大的“黑斑”。这对“神秘大眼睛”正虎视眈眈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的“再”和“又”都可以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的重复或继续,但它们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互换使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副词“再”和“又”进行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6.
午休时间,萝卜又照看学生。学生既知萝卜对睡觉重视,都伏头假寐,惟有一精力充沛男,躁动不安,东张西望。恰好他同桌的女生没来,萝卜遂过去拍拍他的肩膀道:“怎么了,一个人还睡不惯?”全班小范围窃笑,哪知萝卜又来了一句:“要不要我陪你睡?”全班爆笑!男生大窘,脸上的汗一下子冒出来了,连连摆手道:“不要!不要!我睡!我睡!”说完迅速伏下,三十秒进入假寐状态。快要下晚自习时,一男生举手说要上厕所。萝卜道:“还有几分钟,坚持一下。”男生一脸苦相,答道:“其实我刚上晚自习就想上厕所,一直忍到了现在。”萝卜答道:“那就继续忍,善始善终嘛,中国…  相似文献   

7.
在很多人看来,满身泥泞、一脸油汗,这副形象是怎样也难和“外交官”这个身份搭上界的。然而,在外交部就有这么一批人要经常如此,而且,往往更甚于此。他们就是以梳理祖国边界为己任,以勘界和边界谈判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外交部条法司从事领土边界工作的外交官们。他们的故事,让我从马亚欧这个人说起。还是在炎热的8月。一天,听说外交部条法司的马亚欧被评上了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党员和外交部优秀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通过语义分析指出“才”与“只”在表数量义时语法意义和语义指向都不相同,“才”在语义上凸显“跟预期的数量相比较,实现的数量少”,在语义指向上具有前后双指性;而“只”在表量时单纯表限定,语义指向是单向后指的。进而文章借鉴优选论的理念和操作方法验证出“才/只”并用是合语法的,且“才+只”是优势语序。文章同时表明,语义指向源和语义指向标的之间不允许出现其他同类指向源成分,这至少在汉语中是一条优势原则。  相似文献   

9.
“得”和“到”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而它们的语义和语法能功又相当复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得”、“到”充当不同语法单位时的语义和功能作一纵横比较,着重考察它们由实词到虚词、由虚词到构词语素的发展过程,揭示它们语义上弱化、词性上虚化和组合能力上语素化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科学探索》2009,(6):F0002-F0002
游逗学院来了一位神秘女生。:嘿嘿,原来她就是游逗俱乐部的兜兜姐姐!叽叽喳碴最近为什么老是一副“横眉冷对”的样子?玉米博士很纳闷:“这俩孩子一向是自来熟,这次怎么了?”豆芽一脸无辜:“还不是因为博士您!”“我?”  相似文献   

11.
感官动词“摸”所构成的动补结构“摸起来”、“摸上去”,二者在语义、句法、语用、单位性质等方面存在着异同。两者在语法单位性质上根据二者语义的不同可视为短语或正向词过渡的短语。  相似文献   

12.
语义反向投射下反逻辑的“语义异常组合”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语言中。它们表面上不符合正常思维逻辑,但是通过深层的语义分析与考察,就可以看出它们能够存在并为社会接受的理由。通过对“救生=救死”等具体实例做深层语义的义位选择建构和语义干涉的分析,探求这些“语义异常组合”的内在逻辑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潜在语义索引的文本摘要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因特网上的在线文本自动编制摘要可以帮助用户有选择地阅读。给出了基于潜在语义索引的文本摘要方法。它采用向量空间模型作文本表示方法,利用潜在语义索引来减少词汇间的“斜交”现象,在语义空间进行项、句子、段落与文本之间的相似度计算,而不是单纯地依赖于特征项的频率信息。依据对于文本主题的表现能力来确定摘要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组成方式,此外,给出了文本摘要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内容图像检索中的"语义鸿沟"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目前CBIR系统中广泛存在的“语义鸿沟”问题。方法阐述了该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实质;从获取图像语义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分析了当前针对这一问题的一些处理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思路。结果现阶段在CBIR中应用多层次的相关反馈方法,能够较好地建立和修正图像低层特征与高层语义间的联系,有助于缩小图像检索过程中的“语义鸿沟”,并达到了一定程度语义检索的目的。结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于语义的图像检索,将是解决“语义鸿沟”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吴国瑛 《华东科技》2000,(12):24-25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绝症有克星深度烧伤的病人也有“脸”见人瘫痪病人有望站立起来帕金森病、糖尿病不是没法治向“脏器再生工厂”要头发、心脏瓣膜再也不用担心没人捐赠骨髓或角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同义词“多亏”和“幸亏”在句法功能上的各种用法的考察及其所处句子的句式语义的分析,可以看出:“多亏”是一个具有副词性特征的动词,“幸亏”是一个既起修饰又起连接作用的侥幸态副词。它们在语义的立足点上有很大差别:“多亏”主要用来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幸亏”主要是因某种有利条件而侥幸避免不良后果后的庆幸心理。两者在表达各自独特的语义时不能替换使用,  相似文献   

18.
瞧,一只“大脸猫”正准备在机场降落.怎么没听见往日飞机降落的轰鸣声呢?原来呀,这是2030年的机场.机场上的“大脸猫”,就是名叫“5AX-40飞翼”的民用客机呢。这种未来飞机.怎么跟现在的波音797和空中客车A390都不一样呢?这一切还要从飞机的“三宗罪”说起……  相似文献   

19.
从寒武纪回来后,叽叽就一直感叹:“每隔一段时间,我们的地球就会爆发一次生物大灭绝,动植物们可真可怜!”“那还不是它们自己太脆弱!”喳喳一脸得瑟,“要是像我这么强壮,什么灾难也不怕啦!”“切~恐龙够强壮吧?最后还不照样灭绝了!”  相似文献   

20.
“模糊语”和语文教学李悌华什么是“模糊语”?笔者尚未从有关论著中见其科学定义。但它绝不是表达不清陈述不明的言语,而是介于“属于”和“不属于”、“是”和“不是”之间不精确不能界定的言语。“上午以前有雨”中的概念大都没有精确的界定,其语义表达是模糊的。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