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土民族文化的价值与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民族化生态日益显示出其独特而昂贵的价值,民族化生态不可移植,不能复制,不会再生。在黔西南,特定的地理条件使其保存有许多具有原始性,原生性的少数民族化,它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根”,西部化开发必将民族化生态推到极其显耀的位置,然而本土民族化正处于快速度消失之中。为弘扬优秀的民族化,亦为留住这块土地上的“根”,当务之急,应及早地采取多种措施,抢救民族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符号消费为主的社会,文化产品的精神性本质使之成为最主要的一种符号消费,符号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与核心。“云南十八怪”从地方性现象演变为云南省特有的文化符号,成为云南省的文化品牌,具有差异性、可变性、多样性的特点。文化符号的本质赋予“云南十八怪”产品开发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具有很大的开发与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少数民族化的“化”一词内涵仅只是:人生态的化。构成的要素有——语言、字、学、艺术、科学等等。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化体系是复合的中华民族化体系中的重要因素,它们正共创着中华民族化的辉煌,这是它们共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吴兴东 《科技信息》2009,(19):89-89,69
象征符号的生成与诠译与人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太极”符号的不同文化视角反映了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世界观对外语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外语教学理论的确立、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考核的实施无不体现“太极”符号的不同诠译。  相似文献   

5.
成语的产生本质上也是一种化现象。它承载着民族化特色和化信息,包括民族化心理的信息。通过汉英成语看中西民族化心理的主要特征,并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论述在跨化交际中成语与民族化心理的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一体化,而且必然导致民族化的整合,即化全球化。本质上,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固有的内涵。但化全球化不意味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本土化的湮灭。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本土化的复兴”和“全球支化的生成”将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7.
时尚既是一种流行的符号模式,也是一种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时尚是社会的时代符号,它在流行的过程中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蕴于时尚当中,时尚体现着文化的意涵。  相似文献   

8.
略论章太炎的文化指归与政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太炎从民族化中取出“道德”与“国粹”,把“排满”与倡德、“国粹”与新型国家重建对立统一起来。“排满”的过程是他用化颠覆政治的过程,提倡“国粹”的过程则是他试图用化重构新的政治秩序的过程。因此,他努力为转型期的中国民族化进行理论构建和实施。他的这种民族化思想体系虽然可以在批判中为颠覆一种制度发挥作用,却无法为转型期的中华民族国家的构建提供政治实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本是专《兰化探微》之道篇,即中国“兰史”的概貌勾勒,以为从化学的意义上研究“兰”作准备。期间,自然也对某些代表性撰述之误,匡正。本认为,以语言符号而言,中唐以前的“兰”当指菊科泽兰属的佩兰,是为古兰。至唐末宋初,始有今日兰科兰属之“兰花”与之“对接”而共其“兰”名。就图像符号而论,直至隋唐五代犹未见画今日兰花。而宋以来,凡画兰,决无画“古兰”;其所画,必不出兰科兰属之五个“种”:春兰、蕙兰、墨兰、建兰、寒兰,即所画,皆为“图兰”。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化的全球性发展。化全球化给各国化发展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能否保持民族化的独立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化的发展前景,并最终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保持民族化独立性,关键在于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发展化产业,借鉴中西化的精华,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化,以增强中华民族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1.
西部少数民族化的开发是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优化西部民族地区的化环境,正视西部少数民族化的现状,进行以“立人”为核心的民族化的深层开发,塑造现代人的形象,是西部开发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华民族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语义中的新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高度浓缩的视觉形象代表。本文从传统文化符号自身的价值及被弘扬的意义;现代设计语义的发展趋势——强化人文要素;传统文化符号的理念能够丰富现代设计语义;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语义中的具体运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语义中的新价值研究内容。力图结合人的心理、精神因素,提出具有前沿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传统符号语义特征传达现代设计的文化内涵”新理念,以体现特定社会的时代感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艾特玛托夫的小说体现复杂的多重化意识。他的创作既渗透着吉新民族历史化精神,又深受俄罗斯民族化的影响,同时还体现了西方现代化意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取文化学视角,以文化符号“兰蕙”剖析李白、杜甫有关诗文内涵,揭示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品格。 李白诗文的兰(蕙)即屈原首创的君子人格形象,它主要是审美的、自我欣赏的,具有芬芳、雅洁、孤高的品格,是李白独立人格的象征;杜甫的兰(蕙)则主要体现功利与重生,用以调节仕途中的人际关系而求闻达,因而具有复杂、随机、以之为用的特点。 文化符号“兰蕙”客观表明:长江(楚)文化孕育了道家的李白,黄河(齐鲁)文化玉成了儒家的杜甫──虽然李白难免儒、法思想的影响,杜甫亦为道家思想所吸引。因此,大河(长江、黄河)“农”文化所塑造的主要民族品格,诸如执着、热烈、坚毅、锐敏、质朴等,以及知识分子的盲目乐观和依附性,均不难在他们身上发现──李白偏于开放灵动,杜甫偏于内向严峻。李杜犹如中华“农”文化之树的同根两干,并峙辉映,俯仰天地,共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5.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对后现代社会的性质——消费社会的研究,揭示了消费社会的文学艺术变成了纯粹的符号再生产,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消费社会成为了一个“仿象”的“超现实”社会。提出了非常现实的消费文化的理论问题和人类消费欲望化的现实问题,给我们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我们的中国当代文论应该关注日常生活的消费问题、消费欲望化问题,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以真正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防止日常生活的欲望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西方符号学理论入手,试图肃清当代符号学的理论派系,并认同了卡西尔的符号文化学,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是文化的产物,而艺术符号与其他符号相区别,最后从文化的视角下探讨和给予艺术符号三个性质和特征:共通性,本真性,陌生性。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化的符号,化是语言的载体。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死亡的委婉语,这些委婉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化内涵。笔从语言的灵物崇拜、传统的生命价值观、宗教信仰、丧葬习俗、独特的人景观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汉语死亡委婉语的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刘三姐是广西民族文化的形象象征,是文化交流的一个符号象征,是广西民众记述传统文化和审美特征的一个互动符号。刘三姐主要是通过语言传播的形式,利用中介因素互动、人际互动,在社会不断内化的过程中来完善自身和寻求创新,以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逐步形成为广西民族文化的代表符号。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人类符号的创造结晶,通过符号运作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广告最大的任务。现代商业的神话,在不断改变品牌符号意指事实,这也正是现代商业社会,品牌能脱离产品本身成为一种有形的无价资产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0.
言语交际只有在特定的人群中使用才能起到传播作用,而非言语符号却能够部分地为不同文化、不同种族间的社会成员所通用。在西藏地区的信息传播中,非言语符号往往比语言符号包含着更多的隐含意义。非言语符号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传播学意义。文章试图对非言语符号在西藏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和地位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发挥非言语符号在西藏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