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首先,斯诺系统真实的介绍,给罗斯福总统留下了关于中共的最初印象,为在共同对日作战中密切与中共的联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史迪威有关中国抗战真实而可靠的情报,震拓了罗斯福总统,直接促成了美国政府的扶蒋联共政策。他代表和执行了这一政策。第一,全面揭露了国民党及其军队的腐败无能,剖析了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真实面目,建议美国应摒弃“蒋介石就是中国”的观点。第二,建议美国对中共领导的军队予以承认,并给予军事援助,进行政治军事上的合作。第三,促进了美国政府同中共的正式官方接触。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人物,他的“以此制彼”思想是在传统文化、孙中山“联甲制乙”思想以及当时恶劣国际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并且贯穿于他的军事政治生涯。福建事变的产生和败亡都和蒋介石的这一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1934年末,蒋介石开始了抗战前的政策调整,在他的政略中开始突出“攘外”的内容,并在对日外交态度上逐渐突出维护领土与主权的外交原则,由以前的外交重于军事转向外交与军事并用。  相似文献   

4.
看如今台海局势及美国的对台政策,让人不由得回想起60多年前抗战后期中国国内局势以及美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1944年末,侵华日军已成强弩之末,美国的对华政策也逐渐发生转变,由“援蒋抗日”到“扶蒋反共”。美国一方面以“内部和平”为由敦促中共谈判,以牵制中共的军事行动,一方面又向蒋介石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以期加大他在谈判中的筹码。但这种政策却让蒋介石误以为有了美国作靠山,进而自掘坟墓——挑起内战,最终使美国对华政策全面破产。当年,美国把蒋介石作为其“拯救中国”的惟一选择,不断予以援助。尽管到后期美国国内已经意识…  相似文献   

5.
1931年9月18日,当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执行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奉蒋不抗日”让东北军大部撤至山海关内,使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三千万同胞遭到侵略者的蹂躏。为什么短短的五年后的1936年12月12日他又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呢?对此本文从张学良的思想认识方面作简要归纳分析。对蒋介石由愚忠、轻信到怀疑是原因之一。张学良从青年时代起就置身于军阀混战之中,体察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他曾说:“余19岁时即参加战争,历年来对于战争不论是其为战胜或失败…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蒋双方的战略目标存在严重对抗,使得作为美国战时对华政策具体执行者的史迪威将军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势在必然。当对日战争胜利在望,美国战时对华政策被置于战后全球战略的考虑之下,美国对华政策的实施重心开始由战时军事目标转向战后政治和经济目标。罗斯福“舍史取蒋”,由此导致了所谓的“史迪威事件”。  相似文献   

7.
1934年末,蒋介石开始了抗战前的政策调整,在他的政略中开始突出“攘外”的内容,并在对日外交态度上逐渐突出维护领土与主权的外交原则,由以前的外交重于军事转向外交与军事并用。  相似文献   

8.
1933年到1934年国共间的第五次“围剿“和反“围剿“战争,最终以中共的失利而告终,中共这次反“围剿“的失利,除“左倾“和军事指挥错误之外,与国民党战略战术的改变也有很大的关系,国民党在这次“围剿“中采取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总体战“的作战方针,对中共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08,(6):66-66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的决战。此时,苏联政府对中国的政策也面临着抉择。早在1945年5月,抗日战争结束之前,斯大林就表明了他对战后中国的看法。他认为蒋介石是中国领导人中最好的,统一中国的将是蒋介石。他认为中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没有能力统一中国。  相似文献   

10.
吴怀中 《世界知识》2008,(21):43-45
进入21世纪后,日本从政治军事大国战略出发,以“零和心理”看待中国的快速崛起,一面讲要推动对华军事交流一面却不舍弃防范策略,对中国的战略意图和军事实力进行了不当猜疑和渲染。  相似文献   

11.
“好学生”对“老师”发火近来德美在是否攻打伊拉克问题上闹得很僵。8月3日,施罗德在汉诺威一次竞选讲话中,明确表示反对“不计任何后果谈论并考虑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他还表示“德国不准备参与军事冒险,而且也不再是个用支票外交取代政治的国家。”施罗德意思非常清楚,第一,反对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第二,德国既不会出兵也不会出钱。这对积极准备对伊战争并希望得到盟国支持的美国来讲,犹如头上浇下的一盆冷水,心理别提多别扭了。二战后美国在占领西德期间对德国人曾施以“种种恩惠”,通过马歇尔计划和民主化改革,使西德人“脱…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新闻思想与中共新闻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是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在他主持与编辑过的报刊中,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闻思想和观点。这些思想与观点与中共新闻理论或新闻政策有着深刻的关系与渊源,包括:梁启超的“去塞求通”思想与中共早期”的“启发民智”;梁启超的“耳目喉舌论”与中共“喉舌论”;梁启超的“政治家办报”与中共“政治家办报”的新内涵等等。  相似文献   

13.
浅述周作人思想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对周作人的解释往往停留在“政治话语”的层面。纵观周作人的人生经历,我们就可以清醒地体察出他思想的复杂性。他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在思想上的进退与怀疑最终导致了五四退潮之后他行为的反常和政治上的“失节”。  相似文献   

14.
在秦末汉初的政权角逐中,首举义旗的陈胜、吴广和威名赫赫的项羽都失败了,势孤力单的刘邦,却由一个卑微的亭长登上皇帝宝座。在考察当时的军事、政治环境时,不应忽视刘邦的个性特征。他利用人们由于小农经济造成的视野狭隘状况,制造自己是“龙子”的谣言来迷惑公众。他自身豁达与无赖有机交融的个性,使自己在政治、军事斗争中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他的习性是由家乡的生长环境和风气使其然的。他的相貌也使人们产生了光环效应似的心理与情绪错觉,从而产生号令天下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陈国威 《晋中学院学报》2012,29(5):67-71,82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其政治理念、政治行为深深地影响着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走向.探索蒋介石的侨务理念有助我们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侨务工作.蒋介石的侨务主张主要包括:空洞强调“团结”的侨务训示;在抗战前以“攘外必先安内”“诸事有先后”作为处理侨务的理念;到抗战时,为了争夺海外侨社资源,则提出“海外党务是以侨务为依归”的工作理念.1945年前,蒋介石并没有给予侨务工作足够的重视,态度消极.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后,汪精卫极力主张召开国民救国会议,以与蒋介石主张召开的国难会议相抗衡。然而,数月之后,汪精卫却主持召开了国难会议。他主张的国民救国会议则归于流产。本文概述了这一阶段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并分析了汪精卫政治态度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建国之初,农村凋敝,农业生产发展迟滞以至破产,农民生活极端困苦。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制定法令政策,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这是人民民主革命在军事斗争胜利后的又一场重要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它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三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靠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进行政治斗争和经济变革,从长远看来,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2,(3):F0002-F0002,F0003
他,站在军事信息化的制高点,用自己“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行动,完美的诠释了“唯坚韧者始能遂其志”这句话。他,出生在新中国诞生不久的五十年代,中学时期赶上文化大革命的读书无用,中学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是个“小猪官”,几经辗转后,又远渡重洋,留学深造,学成归来后,逐渐成为我国军事信息化建设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一位在军事科技创新领域响当当的功勋人物。他,就是共和国军事信息化的科技专家段洙毅少将。  相似文献   

19.
李洁 《奇闻怪事》2007,(3):43-43
一代伟人毛泽东,既是一位革命领袖,也是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词大气磅礴。如《沁园春·雪》,1945年11月在重庆发表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蒋介石读了这首词后曲解说“我看他的词有帝王思想”,想“效法唐宗宋祖,称王称霸”,便组织了一批人写文章批判他,并叫文人名士写篇类似的文章,压一压毛泽东,可是没人能写出。蒋介石问为什么,许久才有人胆战心惊地说:我们没有那种气度。毛泽东词的风格与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蒋介石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日益加剧的侵略,始终采取不抵抗主义。究其原因,论者多从蒋介石的反共反人民的阶级本质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国策进行分析,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认为:每个阶级的代表人物其阶级属性必然集中而具体地体现于他的世界观之中;而其所制定、推行的政策又必然源出和受制于他的世界观。只有深刻地剖析了“七七事变”前蒋介石世界观中所存在着的严重的民族失败主义思想,方能说明为什么蒋介石政府长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采取不抵抗主义。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