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为了降低承载传动误差高阶谐波引起的噪声,本文提出了弧齿锥齿轮复合传动误差设计。借助优化方法确定了工作载荷下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最小和几何传动误差对称性的局部综合参数,从而获得机床调整参数。借助轮齿接触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对称抛物线传动误差在5个关键点处的小轮转角和传动误差幅值,确定一个啮合周期内的简谐函数表达式,根据啮合转换点的连续相切条件计算两侧抛物线传动误差曲线系数,进而获得完整的3段传动误差曲线。采用逆轮齿接触分析方法,获得3段传动误差所对应的小轮基本滚比和高阶变性系数。算例结果表明:在轻载条件下啮合转换点处的夹角为180°,可实现啮合齿对的平稳过渡,减小换齿冲击;在工作载荷下能够降低承载传动误差的高阶谐波幅值;通过设置3段高阶变性系数可实现复合传动误差的磨齿加工。  相似文献   

3.
为计算弧齿锥齿轮副在工况下的安装错位,研究了可导致相同齿面印痕的不同安装错位组合之间的关系. 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等价关系;对于安装错位的识别,只要计算一组等效值即可,无需确定精确解. 提取齿面印痕的数值特征,以两接触轨迹曲线的偏差和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优化方法计算当量安装错位. 最后以一对弧齿锥齿轮副为例验证识别算法的精度以及当量安装错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对弧齿锥齿轮推导了计算行波振动应力的方法,采用修改程序的办法使其在通用有限元程序上得以实现。并计算了某型发动机的弧齿锥齿轮的动态应力,讨论了弧齿锥齿轮的重合度ε、模态阻尼比ζ对波动振动应力曲线的影响,最后给出弧齿锥齿轮产生波动振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李根 《科技信息》2011,(24):316-316,318
弧齿锥齿轮是成对设计,制造和装配的,齿轮损坏时也要成对更换和配制,且外购周期长、成本高,为尽快恢复生产,必须正确测绘弧齿锥齿轮。测绘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测绘安装距,以保证齿轮的正确安装。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给定设计重合度和实际载荷工况下传动误差的不同啮合转换点幅值和最小波动量,提出了小轮采用变性法加工的弧齿锥齿轮四阶传动误差设计方法.通过改变接触迹线方向和参考点位置来获得齿轮副预置重合度和啮合位置对称; 预置四阶传动误差的表达式,由逆轮齿接触分析( TCA) 方法获得相应的高阶变性系数.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调整滚比多项式的前四项系数,可以获得不同啮合转换点幅值的四阶传动误差,并对承载传动误差的波动量及所对应的载荷产生影响; 四阶传动误差是通过控制齿面相对修形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是将点啮合制圆弧齿轮传动形式运用到锥齿轮上的成功例子。本文在对双圆弧弧齿锥齿轮进行啮合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推导出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齿面方程  相似文献   

8.
直齿锥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是重要的检验项目,是影响齿距累积误差和齿距误差的重要因素。介绍了齿圈径向跳动出现的几种情况,探讨了齿距累积误差以及齿距误差的影响因素及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修改移植的微机MCSAP程序,计算了弧齿锥齿轮的动态特性。其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符。并讨论了不同单元对动态计算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弧齿锥齿轮工作中的行波共振转速,为分析弧齿锥齿轮动态特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分析弧齿锥齿轮行波动力响应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据弧齿锥齿轮齿面加工参数,计算齿面节点坐标,建立精确的轮齿有限元模型.通过轮齿接触分析,计算齿轮副精确的啮合位置,从而建立高精度的弧齿锥齿轮装配有限元模型.通过承载分析,计算齿轮的接触应力和齿面载荷分布瀑布图,求得不同工况下的承载传动误差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负载从10 N·m增加到30 N·m和50 N·m,承载...  相似文献   

11.
1Introduction The kiln is important equipment in theproduction of metallurgy,cement and material offire-fast.Whetherthe operatingconditionof rotarykilnsis normal will influencethe economic benefitand efficiency of the above plants.The kiln isgeneral very weight to about a thousand tons,which has4~9groups of shelf support.So thekilnis a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ystemwith overload,large torque and multi-support.The sketchmap of supporting systemis depicted in Fig.1.The kilnshell is set inthe …  相似文献   

12.
应用齿轮啮合原理推导了点接触双圆弧齿轮的啮合关系和接触方程,采用无约束优化法对接触点进行求解,得到双圆弧齿轮齿面的接触迹线,并对各种误差条件下啮合迹线进行分析,实现了计算机模拟双圆弧齿轮的接触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应用弹性流体润滑理论分析了槽轮机构的弹性润滑油膜,定义油膜厚比作为磨损指标的判据,并对其高副的接触应力性质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提出该机构的设计准则和提高磨损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误差的装配接触状态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装配环境的复杂性和检测、控制信息、装配件运动的不确定性,在研究装配接触状态时要考虑误差的影响.以凸多面体为装配对象,给出了在误差的情况下基于凸多面体边界元的接触状态预测算法,并以单轴孔装配为例,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从赫兹接触理论出发,推导了回转窑托轮歪斜时,滚圈和托轮最大接触应力比与托轮歪斜角度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给出回转窑托轮歪斜范围内最大接触应力比的列表;得出了回转窑托轮小角度歪斜,最大接触应力显著增加,便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结论.为回转窑的设计、运行状态分析、调整提供依据.图4,表1,参10.  相似文献   

16.
用摄动法求解轮轨空间两点接触变拓扑的解析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轮轨空间几何接触的精确模型,用伪弧长延拓法得到精确数值解,采用摄动法,以轮对摇头角为摄动参烽,并根据累轨接触对称性的特点,计算出摇头角对接触点坐标和广义坐标的影响系数,得到轮轨从一点接触到两点接触变拓扑切换条件的解析式。从影响系数的解析解还可以看到,在摇头角一定的情况下,轮缘接触点纵向坐标的大小是由轮缘接触角决定的,为轮轨踏面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轮轨接触进行了弹塑性静力分析,模拟了轮轨真实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分别研究了轴重、枕木支撑位置对接触应力的影响,并对各种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轮轨间接触应力及塑性应变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机车车辆轮轨接触问题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机车、车辆车轮与标准轨道的实际几何关系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求解轮轨弹塑性接触问题.通过弹塑性接触计算,得到了大量的轮轨接触力、接触状态和轮轨应力的数据,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比较了机车轮轨接触和车辆轮轨接触的区别,对轮缘贴靠钢轨形成两点接触时的接触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角接触球轴承的性能,以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Isight多学科优化技术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优化设计方法.然后,以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额定动载荷和额定静载荷为性能指标,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对双列对角接触轴承结构设计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搭建Isight和MATLAB联合仿真平台,采用NSGA-Ⅱ优化算法对3210角接触球轴承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3210角接触球轴承的额定动载荷和额定静载荷相对于轴承手册标准值分别提高了63.93%和75.98%.同时,与基于免疫算法的3210角接触球轴承优化设计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优化后的3210角接触球轴承的额定动载荷和额定静载荷相对于免疫算法的优化结果,分别提高了4.997%和1.370%.  相似文献   

20.
根据触头材料电弧侵蚀的开断实验及实验后触头表面的微观分析,发现触头表面电弧侵蚀形貌特征与电弧力有直接关系。通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电弧力是导致液态金属流动和形成液态喷溅状、斑点状形貌特征的主要原因,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