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塞林格以及他笔下的霍尔顿之所以在西方引起巨大的社会效应,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一种潮流的产生点是根源于人们身边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强迫人们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创造性冲动,这种冲动形成之后,却又开始改造人们身边的环境,改造人们被局限的认知视野.在当时的美国社会,霍尔顿的叛逆精神就是这种深刻的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同时又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2.
霍尔顿的少年人生是一个深刻的隐喻,关于转折点或者门槛的隐喻。"阈限"是霍尔顿人生成长的一个转型期。阈限有长度——时间的维度,宽度——空间的维度,高度——现实的维度。阈限的多维性决定置身于阈限中的人物命运。在纽约的两天两夜,是霍尔顿人生成长必须要跨越的阈限,霍尔顿以霍尔顿的方式,跨越了青春门槛,实现了命运逆转,但他在最后时刻的放弃,显示出塞林格对于资产阶级本性的深刻认识与批判。  相似文献   

3.
顿悟是成长小说的一个典型特征,指在危机时刻人的突然灵机闪现.成长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在几天的游历中经历了人生的几次顿悟使其达到对人生的理解和超脱,美好梦想的破灭和爱的再生能力最终使霍尔顿回归社会,走向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对真善美的关爱是霍尔顿、贾宝玉、梅思金三人的共同选择和行为的终极目的,但他们的选择、行为的契机并不相同。霍尔顿基于成人世界中恶的力量对小孩世界的吞噬,想去守望只有小孩在玩的“麦田”;贾宝玉基于对女儿先验的超越于肉欲之上的友爱、崇敬、怜悯的感情,产生了保护的愿望并付诸行动;梅思金基于基督教的上帝之爱,去拯救恶的世界。但他们都无可避免地失败了,他们自己的结局分别是精神分裂、遁入空门和精神毁灭。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批评视角对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解读,通过分析主人公霍尔顿的困惑与觉醒、反抗与追寻以及死亡与重生,揭示了二战后美国人民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通过分析霍尔顿的纯真守望,告诉世人要怀揣反抗虚伪、守望纯真和追寻自然之心,要用爱与理解来解决生态异化的问题,最终实现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6.
运用拉康关于主体心理结构三个级别的理论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因境进行剖析,认为霍尔顿的心理发展在短短两天三夜里经历了不同时期。“镜像阶段”霍尔顿形成虚幻但完美的“自我”——做童真的救世主。在象征级中,霍尔顿感到“父亲之名”对镜像的强大威胁,被象征性的阉割了。最终,霍尔顿徘徊在想象级和象征级间无所适从,不时表现出想回归真实级的冲动。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作家J.D.赛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的口语化叙述是小说的鲜明特色,而其叙述中的一重要现象——谎言一直为评论界所忽视。霍尔顿的谎言表现出一种有趣的悖论性:作为青春期少年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特点,霍尔顿的谎言既蕴涵一定的反叛性能量,是叛逆和自卫,同时又因其自身的缺陷而只能成为一种象征性的姿态。霍尔顿谎言的悖论性特点也加深了对小说主题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年,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抛出了一部石破天惊的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没有什么现代派的写作技巧,但它刻画了一个不愿随波逐流,希望能过一种自然、真诚生活的少年,从而再现了五十年代美国青少年的迷惆,触击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向社会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因此该书风靡美国,对我国一些青年作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家塞林格对该书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在书中成功的语言运用,使霍尔顿成为一代青年的崇拜者,因此,本文对塞林格塑造霍尔顿所用的语言作一扫描,…  相似文献   

9.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20世纪的经典之作,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主人公霍尔顿在纽约流荡的四次心理变化的分析,探究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从而了解美国社会青年一代的心声以及美国社会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0.
对塞林格的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复杂个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主流文化的反叛者、现实社会的妥协者是其复杂性格中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动态地分析了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文章认为,霍尔顿心理矛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外在表现与潜在愿望的矛盾,此种矛盾经历了孤独中渴求理解、厌恶中寻求美好、反叛中索求生命意义等三个方面的历程。通过分析,文章揭示了霍尔顿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理想形成的心理轨迹。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当代工业革命后期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虚假”一词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出现差不多五十次,也是该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最常用的词语之一。事实上,还是一个中学生的主人公霍尔顿无论在校内、校外还是在他接触的成人世界里,他总处在一种“虚假”的环境之中。尽管霍尔顿是一个充满爱,渴望爱的青少年,但他的心理世界已变得矛盾、苦闷、彷徨、孤独、绝望甚至还想到自杀,这种心理的扭曲与他生活的那个虚假世界是有密切关系的。  相似文献   

13.
李佳芩 《科技信息》2012,(35):I0161-I0162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当他们了解了成人世界的虚假后,他们决定和这个丑陋肮脏的世界断绝联系.却又无法逃离这个世界。作为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青少年的一个缩影,主人翁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内心充满孤独、矛盾、压抑和彷徨。在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他感到迷茫和疏离,主要原因包括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霍尔顿与父母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以及学校的氛围和老师让他感到的虚假。霍尔顿经历了成长路上的种种阵痛,但由于他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他眼中仅存的一些美好事物,他最终再一次在成长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和这个社会达成了一定的妥协。  相似文献   

14.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在故事的叙述中提到三十多次他的"寂寞"事实上霍尔顿是一个充满爱心并渴望爱的青少年,但他却生活在一个缺失爱和温暖,并且处处被背叛的世界.正是这样的环境导致了他的寂寞、学业上的失败甚至精神上的崩溃.  相似文献   

15.
鲁滨孙和霍尔顿分别是《鲁滨孙漂流记》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他们都是孤独者,但二者的孤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鲁滨孙的孤独是一种客观状态,霍尔顿的孤独则是一种主观感受。本文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就这两个孤独者形象进行对比,他们的对比体现了18世纪到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是20世纪描写叛逆青少年的杰作。霍尔顿的故事经久不衰,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同的人对此书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年轻人喜欢这本书,他们模仿霍尔顿的衣着、举止、言行等各方面。但很多成年人不喜欢,他们认为这本书废话连篇,一点好的影响都没有。本文以精神分析理论为依据从多个视角剖析其间的诸多原因,及该作品对当代青少年精神世界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叙述者兼主角人物霍尔顿用D.B.而不是像对其他人物那样用具体的名字来指称他的兄长,这有其特别的含义。作为人物叙述语言的特质之一的“old”出现于差不多所有的人物的名字前面,包括部分物体名称。其在不同人名前出现的频率也印证了霍尔顿对自己兄长的不寻常的态度,从中我们看到了表面文本与深层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语言的运用上除了从青少年视觉的第一人称直接叙述外,叙述者也即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大量使用了松散结构及粗俗言语,通过违背常规语言试图表达他对他眼中的虚假世界的抗争。  相似文献   

19.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局外人的形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过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杰·戴·塞林格(J·D·Salinger,1919-)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守望者》)的人都不难察觉到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尔德与周围世界方柏园凿,他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离心离德,而且不愿在现实社会环境中随波逐流,因此他决心存而避之,自行其道,成为一个游离社会的局外人.在关于局外人的定义问题上,多年米许各作家和评论家众说纷统各执一词.S·E·亨顿在她的《局外人》中将局外人描写为一群无视社会法律,危害社会生活,置身于社会边缘,与社会异道而驰的青少年.在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爱情——霍尔顿眼中的爱因斯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严勇 《创新科技》2007,(11):42-42
<正>杰拉尔德·霍尔顿(Gerald Holton)是哈佛大学教授,美国著名科学史家、文理科学院院士,获得过密立根奖章、乔治·萨顿奖章,曾任美国科学史学会理事、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