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得性无助又称习得性无能,是困扰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的危害出发,通过分析其形成原因,探讨习得性无助的防治措施,以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习得性无助感是个体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再度面临各种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是严重威胁学生身心健康的无形“杀手”。过多的失败经历、消极的失败归因、严重的自信缺失是导致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主要原因。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心理预防和调整: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习得性无助感”现象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研究动物行为时发现的,后又在人的身上得到证实。它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形成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很复杂,有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学生本身的因素。当学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时,会导致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缺陷,给学生一生的发展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防治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  相似文献   

4.
王琼 《科技信息》2013,(26):162-163
目的:探讨研究生完美主义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蒋奖等修订的简式父母教养方式(S-EMBU-C)和方新修订的完美主义问卷对江苏地区部分高校的250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研究生适应良好完美主义与父母关怀显著正相关(r=0.162,P<0.05);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父母控制显著正相关(r=0.461,P<0.01),与父母关怀显著负相关(r=-0.19,P<0.01);②条理性对父母控制有非常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01),个人标准对父母关怀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结论:控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可能阻碍研究生条理性的养成,关怀型父母可能促进研究生适当的设立高标准。  相似文献   

5.
从高校教师精神症状的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中得出,目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正处于亚健康状况,而造成这一状况的诱因有很多,除了教师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科别等因素的影响外,与当前社会变革与转轨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社会要求、学校管理、教育对象因素以及个人条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高校教师精神症状的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中得出,目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正处于亚健康状况,而造成这一状况的诱因有很多,除了教师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科别等因素的影响外,与当前社会变革与转轨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社会要求、学校管理、教育对象因素以及个人条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了解和分析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学生在学习数学的习得性无助的状况,提出对艺术类中专生数学学习中如何克服或减轻习得性无助的对策,并对其他同类学校起一定的借鉴作用。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调查结果发现:艺术类中专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数学的习得性无助,其程度存在年级、成绩差异。针对研究结论并结合文献分析,提出从正确归因、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等3个方面对艺术类中专生学习数学的习得性无助进行教学干预。  相似文献   

8.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1976年提出的关于无助感的创造性理论,他发现不论是动物还是人,在持续的失败情景中容易“学习到”无助的感觉,即使到了新的情景中仍旧保持这种“无助”而不进行新的尝试。由这一理论发展出了在无助情境下的归因、目标、信念等多种理论,并在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被广泛探讨和使用。本文介绍了习得性无助的内容、起源、发展及应用,并对在其发展中产生的争论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科学管理研究》2016,(3):101-104
从习得性无助理论视角入手,以精神型领导作为情景变量,构建一个跨层次调节效应模型。通过48家企业294名科技创新型人才为样本,本研究发现:习得性无助会削弱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造力、精神型领导通过跨层次增强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造力。同时,精神型领导还通过跨层次效应正向调节习得性无助对科技创新型人才创造力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艳 《奇闻怪事》2011,(12):29-30
独立性是指独立分析扫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体依据自身的需要、知觉、预见、经验和判断来进行反应或活动,雨不为环境的要求或他人的影响所左右,其人格便是独立的人格。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人的自我意识首先是他人态度的反映。也就是说,别人怎样看待我们,或者我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我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怎样看待自己。  相似文献   

11.
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归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及不同类型运动员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田径运动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心理特征进行剖析,以利于教练员在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能给运动员以正确的导向,在其原因有的心理定势下更好地完成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12.
“习得无助”感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生“习得无助”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成因既有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也有外在教育环境的客现影响。从学生心理干预、教师教育过程、班级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是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习得无助”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在大力发展教育的时代,不能忽视日益增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深层次的培养和管理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现实。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迅速的适应社会需求,是全体教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4.
成败归因理论及其对学生成就动机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就动机的水平决定着个体的发展,而归因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情绪、期望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成就动机.因此,研究归因对于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分析了三种成败归因理论,并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成就动机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健康与否,除了生理健康,还要看其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有无问题.艺术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部分,也是最为敏感和具有活力的群体,他们通过文化与专业考试才进入大学,入学后有的同学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行为,表现为学习消极,情绪失落,甚至放弃学业.该文阐述了我院艺术类大学生“习得性无助”行为的表现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学科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手段,中学语文教育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本文从和谐师生关系、语文教学过程、语文教学评价几方面入手论述语文教学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期借助语文教学这一桥梁帮助学生实现人格成长。  相似文献   

17.
《当代地方科技》2010,(3):90-92
充分了解这10种人类无法抗拒的心理习惯,你不但可以随时对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自审,更可以利用他人的这种心理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与抉择,甚至利用它去引导他人的行动向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语言习得研究可以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多方面入手。以心理语言学理论为依据,概述心理学对语言习得研究的影响,着重分析语言习得过程的心理活动,并讨论这些理论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面性的:对学生的自我概念、心理适应能力、社会化和心理需要的满足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还是多维性的:从言语和非言语、课堂内和课堂外等多维度地对学生心理健康施加影响;同时师生关系对教师心理健康也存在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